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儲蓄」郵票

2023-12-07收藏

「儲蓄」郵票

盧 雲

圖:英國國民儲蓄郵票

今天所說這個「儲蓄」郵票,不是1956年發行特17【儲蓄】郵票,也不是1987年發行T119【郵政儲蓄】郵票。而是我們常在集郵資料中看到特殊用途的「儲蓄」郵票。

零存整取是銀行定期儲蓄的基本型別。是指儲戶在進行銀行存款時約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種儲蓄方式。

所謂「有獎」,這個獎勵也就是銀行本來就應該給儲戶的利息,無非商家變個花樣給你。

英國早在19世紀40年代十分盛行,鼓勵人們把零錢省下來存入名為「便士儲蓄」銀行。英國貨幣單位為英鎊,先令(Shiling)和便士(Penny)是輔幣單位,「便士」也就類似中國人民幣「分」。

1861年英國郵局接受此類便士儲蓄銀行的業務,英國便士儲蓄銀行也就逐步消失。

這裏應該說明,世界上許多國家郵政都開辦「郵政匯款」業務,英國皇家郵政很早就是「集團型」,所承擔郵政業務外,還包括匯款、儲蓄、物流和一系列商務禮儀服務等業務。這個與現在中國郵政開辦郵儲銀行,有些類似。

時間到了1880年,英國郵局開辦了「儲蓄條」業務,每張條子可貼12枚便士郵票,如果貼滿,就可將1先令(最低存額)存入儲蓄帳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國民戰時儲蓄委員會也開始發行「郵票」,這個郵票就是類似郵票的印花,上面印有「國民儲蓄」(National Saving)的字樣,由郵局出售,並一直用到了1936年。

此類「印花」最初被叫做息票,後來就被稱為「儲蓄」郵票。

但此類節儉的觀念保存了下來,後來英國一些銀行和公用事業部門也開始發行此類「儲蓄」郵票,並將其使用範圍擴充套件到交納電話費、煤氣費、電費和電視費,一直持續使用到了1976年。

其實此類用途類似郵票「印花」,中國也有。

圖:「貼花儲蓄」

中國也有此類「零存整取」業務,民國時期不知,但在1949年以後,銀行也開辦。按專業說法,稱「零存整取小額儲蓄」,簡稱「貼花儲蓄」。「零存整取憑證儲蓄」中國在農村1950年就開始,但采用「貼花」形式各地開辦時間不等,大約是1959年至1963年之間。

零存整取小額(貼花)儲蓄,是使用者以「貼花」為存取款憑證的儲蓄。儲戶存款時,銀行出售像郵票一樣有固定面額的存款憑證,面額有1元至5元,也有地方僅開辦1元、5元兩種等,由儲戶在銀行提供的空白單本子上貼上(也就是前面所說英國人的「條」),每月儲存一次,按存期貼滿12次不同月份的憑證即為1年到期,支取本息。如果你中間有一個月忘了購買,也就是要延長一個月支取本息。

現在年輕人,他們是絕對無法理解此類幾元錢的儲存方式。當時人們收入很低,一個月幾元錢就可以維持生活,當然1元錢也不是小數目。

為什麽當時要推廣此類零存整取小額(貼花)儲蓄,最大優點,在一個行政區域,如上海,就全市範圍內可通存、通兌。只要是銀行網點,都出售「貼花」。

圖:現在看到也稀罕

「貼花儲蓄」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收入提高,現在早已消失了無影無蹤。我記得在上世紀80年代應該已經停辦。但查資料,也傻眼,上海地區銀行1981年12月1日起增加5元面額憑證,而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通知,全國有獎儲蓄業務停辦。

也許有人會說,你在談郵票,而說這些幹嘛。其實我也是圍繞「儲蓄」郵票展開。

中國郵政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可以追溯至1919年,但國情不同,在2007年3月以前,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未批準成立前,銀行的許多業務郵局是不能經營的。因此,也不存在此類「郵票」。

其實,英國儲蓄貼花,票面上明確標註「National Saving」(國民儲蓄),盡管是由郵局出售,但它不是郵票(POSTAGE STAMP)。

相關連結:

你知道「跑差郵票」嗎?

你知道「鐵路」郵票嗎?

你知道「輔幣」郵票嗎?

你見過「附言」郵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