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博物館裏過大年|這些展出的「老物件」,記錄著時代的變遷

2024-02-14收藏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春節期間,在江蘇多個博物館可見到「老物件」展。不少物件已離我們遠去,但它們見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見證了社會進步和時代變遷,也帶給無數人美好的回憶。

時代服裝店

在蘇州太倉市博物館展出的「記憶的溫度——婁城懷舊風物展」,以懷舊老物件為主要載體,透過「時光裁縫店」「80年代客廳」「兒時課堂」「懷舊郵局」「光陰影院」等場景,帶領觀眾開啟回憶的閘門,重溫往昔歲月,開啟一段有溫度的懷舊之旅。

80年代客廳

兒時課堂

老電視機墻

生產工具

糧票、米票、車票,購煤證、液化氣供應證……各種票證大小不一,種類繁多,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百姓衣食住行的叠代更新;撮箕、簸箕、搭鬥、擋席,這些傳統農耕用具無不散發著古樸自然的氣息;黑白電視機、老式收音機、鐵皮水壺、二八杠自由車、鐵皮水壺、老風扇等一件件留下生活銘印的老物件,帶著觀眾「穿越」到上個世紀,如同一部「時光留聲機」記載著城鄉文明進步的歷程。

你還記得上學時用的課本是什麽樣嗎?幾百年前的學生上學用什麽樣的課本?教授的科目、內容和現在差別大嗎?

清代武進縣溪南書院試卷

教科書裏濃縮了中國近代化行程的滄桑,見證了百年中國經歷的磨難和坎坷,承載著民族復興的變革和希望。走進常州武進博物館,可見「春誦夏弦 書聲瑯瑯——百年老課本展」,展出清末至當代的教育文物,種類齊全、自成體系,其中不乏精品、孤本。

【詩經精義】,清嘉慶七年。

展品中既有近代蒙學、經學課本,也有清末民初各地學堂所啟用的新式教科書;既有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解放區使用的教科書,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行的課本,重點展示了從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教材。

語文(一),北京市高級小學課本,1964年6月第3版

除常規的語文、算術課本外,這裏還展出了小學、初中、高中使用的常識、農業生產知識、工業基礎知識等課本,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此外,展覽還展出了不同時期與教育相關的其他物件,比如畢業證、教師聘書、學生獎狀等。

私立武進毓菁初級中學1950年畢業證明書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一代代教師的智慧和貢獻、一代代學生的發奮和努力。這也激勵著當代青少年們,自覺肩負起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註入青春力量。

在武進博物館,同時可以看到「‘龍’會貫通·2024年新時代主題藏書票展」。藏書票,標明藏書是屬於誰的,也是書籍的美化裝飾,一般是邊長5—10厘米見方的版畫作品,上面除主圖案外,要有藏書者的姓名或別號、齋名等,藏書票一般要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本次展覽匯聚了國內外優秀的藏書票作品,透過多樣化的展示形式,向遊客展現藏書票藝術的獨特魅力。

票據是歷史長河中的微觀縮影,如同一個時代的銘印,忠實地保存了過去的生活記憶,並記錄了世事的演變與變遷。那些逐漸泛黃的票據不僅是財稅、金融領域的珍貴收藏品,它們更承載著過去經濟、民生、文化、政治的深刻印痕。

清代至近現代票據展

「清代至近現代票據展」正在連雲港市灌南縣博物館展出,展出豐富的古代至近現代票據,包括清代地契、分家協定,以及改革開放前夕的金融憑證。

展出的票據

比如地契,作為土地權屬變更的關鍵憑證,詳細記錄了土地的位置、面積、價值及轉讓條件等資訊,在封建社會,地契的擁有意味著財富和安全。從「白契」到「紅契」的轉變,揭示了官方在土地買賣中的角色及其對交易的正式認可,為我們研究過往的土地制度、經濟活動及社會關系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展出的各種票據

展覽透過精心挑選的展品,呈現出從封建社會到現代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中國票據與金融制度的發展與變遷。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