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和田玉「荔枝凍」的前世今生

2024-06-21收藏

在珠寶世界裏,有些名字就像老酒,越陳越香。比如「荔枝凍」,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忍不住咽口水。據說,這個名字的誕生,得追溯到上個世紀末的福州壽山村。那裏有兩棵荔枝樹,樹下的石頭,就是這名字的由來。

當地人習慣將這個名字寫作「荔枝洞」,專指那個礦洞。而寫作「凍」,則是在形容那石頭的質地,仿佛是果凍凝固後的樣子。

玉友第一次見到荔枝凍,是在2002或03年的冬天,北京的一個展會上。那時候,他還是學生,對這種石頭充滿了好奇。展會上,荔枝凍雖然不多,但每一塊都被放在了顯眼的位置,讓人無法忽視。

後來,玉友再去福州考察,卻發現荔枝凍已經難覓蹤影。據當地的老前輩說,這種料子只產了一小段時間,大多數都被台灣的藏家收走了。那時候,咱們這邊還不夠富裕,有好東西也留不下來。

不過,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八九年前,福建的玉商又將這個名字套用到了細糯化亞冰種的翡翠之上,這個名字再次煥發了生機。它的品質,大概在冰糯種與藕粉地之間,形象而又貼切。

再後來,這個名字又被引入到了和田玉的領域。起初,主要是用來銷售水透單薄的青海料。但很多行家對此頗有意見,因為這些玉石的質地太過脆嫩,根本就不具備荔枝凍的凝膩感。

不過,很快,有幾位蘇州的玉雕名家嘗試著將透明度略高、結構細膩的和田子玉表面丟擲亮光來,沒想到還真的與荔枝果肉的甜蜜、凝膠的「凍地兒」相似。於是,這種較為另類的和田子玉才被廣泛的接受。

玉友還曾經見到過一枚用這種料子制作成的印章,正猶豫間,就被一位朋友給收入囊中了。而更可惜的是,這種和田子玉大概也就產出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後來就沒怎麽在市場上見到了。

試想,一塊荔枝凍的軟地壽山石,在20年前就已經能賣到數萬元了。那麽一顆同等品相的和田子玉,又當價值幾何呢?這個問題,恐怕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了。

但別急著感嘆,故事還沒完呢。荔枝凍的傳說還在繼續,就像一部精彩的連續劇,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集會發生什麽。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荔枝凍又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了珠寶市場上,再次引起一場轟動。

所以,別小看了這個名字,它可不僅僅是一塊石頭那麽簡單。它承載著歷史,承載著文化,更承載著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向往。就像那句老話說的,"石頭不言,下自成蹊",荔枝凍就是這樣,靜靜地在那裏,卻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