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道中華| 聽說你們愛集章?老祖宗笑了

2023-12-07收藏

「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閱讀原文

今年,「集章式旅遊」火了,不少人「日行上萬步,集章數百枚」。特別是套色印章,由不同印色的印章先後疊加印蓋,從而組成一副完整畫面,以其精巧的構思與精湛的技藝,受到人們的追捧。

印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春秋戰國時期已經較為普遍使用。而套色印刷的書籍在宋元時期就已出現。所以說,「今天我們玩的,真真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都江堰景區限定套色印章。(圖片來源:青城山都江堰官方網易號)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被譽為「文明之母」。印刷術為何如此重要?它產生於什麽時候?經歷了哪些技術改良?怎樣影響文明行程?讓我們一同回溯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的發展歷程。

印刷術發明前,古人如何記錄文字?

早在商朝,中國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文字型系。文字產生後,知識才能被記錄下來,並得以傳承與傳播。

為了更好地記錄文字,古人想盡了辦法。

最初,文字刻鑄於龜甲獸骨、鐘鼎金石,或書寫在竹簡、木牘、羊皮、絲帛,費時費力且不便於保存。

國家博物館館藏甲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出土於成都老官山漢墓的「天回醫簡」。(中新網發 張浪 攝)

東漢年間,蔡倫總結前人造紙的經驗,制成了便於書寫的植物纖維紙,這種紙制造容易、價格便宜,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傳統造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紙質書籍的出現,打破了知識由貴族壟斷的局面。然而,想要獲得知識依然不容易。

在這個時候,書籍主要依靠手抄,費時費事,還有抄錯抄漏的可能。另一種更準確且更省力的方法,是拓印。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類似於小時候我們把硬幣放在白紙下,用鉛筆塗畫留下的墨點。拓印是把紙張放在刻有文字、繪畫的器物上,輕輕敲打,在紙上形成凹凸的紋路,用拓包蘸墨,輕拍凸痕或凹跡,凹下的字(畫)不著墨呈白色,這樣字(畫)便完美地浮現於墨色之上。

但是,這兩種方式依然不便於書籍的大規模復制。

中國古代印刷術怎樣實作「復制貼上」?

根據現有的資料,無法確定印刷術的具體發明時間。但從文獻資料和印刷實物來看,印刷術起源於隋唐之際。

刻制雕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隋唐時期,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特別是科舉制度的興起,讀書的人越來越多,對書籍的需求越來越大,雕版印刷術應運而生。

工人選取細紋理、硬度較大的木材制成平整的木板,將需要印制的圖畫、文字畫(寫)在透明輕薄的紙上,將紙反面貼在木板上,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紋路,這樣就制成了一張雕版。在雕版上均勻刷墨,鋪上紙張,均勻加壓後揭起紙張,就得到一張正向的、清晰的印刷品。

印制雕版財神年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雕版可重復使用,書籍的大規模復制得以實作,價格更加親民,人們更容易接觸書籍、學習知識。知識的傳播半徑擴大,甚至可以跨越階級、地域、語言的限制,教育向更廣泛的社會階層開放。可以說,印刷術推動了知識的普及,從而極大推動了人類文化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唐代的雕版印刷品有佛經佛像,以及日常所用的年歷、字帖等。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唐代【金剛經】,是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工藝精美。

敦煌雕版【金剛經】局部 大英博物館藏。

五代時期,開封、杭州、成都等地成為印書活動的中心,大量農書、醫書、歷書、字帖由此流傳到全國各地。

遼宋夏金時期,雕版印刷業進入鼎盛時期。印刷業遍及全國各地,還出現了紙幣、廣告等印刷品。北宋在益州設「交子務」,發行紙幣「交子」。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廣告銅版,是世界上最早的「廣告」實物。

北宋交子舊版拓存 遼寧博物館藏。

「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西夏設有紙工院和刻字司,專門造紙和刻印書籍。山西應縣木塔出土的彩色木雕版印刷品【熾盛光九曜圖】,顯示了遼代雕版印刷的高度成就。金代創新使用絲織物印刷錢幣。

寧夏博物館館藏西夏文木雕印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宋元時期,雕版印刷術發展成熟,發展出雙色、多色套印技術。現存最早的朱墨雙色套印書籍是元代的【金剛經註】。明代在此基礎上發展出饾版印刷的工藝,按照圖案的不同顏色分別刻版,顏色從淺到深依次套印,最後形成完整的彩色畫面。

中國印刷博物館藏清康熙年間內府朱墨雙色套印本【詞譜】。

明代是古代印刷發展的高峰時期。官方設立印刷工場——司禮監經廠,有制版、印刷、裝訂等工匠千余人。民間印刷業遍布全國,大量刻印平話、小說等通俗讀物。

清代,不僅印刷大量的滿文、蒙古文書籍,還將印刷技術套用於年畫、契約等領域。

開封博物館內展示的朱仙鎮木板年畫木印版及年畫印制場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雕版印刷的發明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大裏程碑。但是一頁書需要雕刻一塊版,一副雕版只能印刻一部書,書版一旦雕錯、不便改正,還容易受潮受蛀、不便保存。

經過不斷改良,一種更為靈活的印刷技術在宋代出現。

改良,改良,再改良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活字印刷文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宋慶歷年間,畢昇從兒子捏泥巴的遊戲中得到啟發,將每個字單獨刻成一個印章,一個個印章按需排版後印制。

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了畢昇膠泥活字印刷的一整套工序。

用膠泥制作成大小規格統一的單字印章,透過火燒讓它變得堅硬,然後把活字排列到鐵模子裏排版,刷墨、壓紙、印制。印完後,將活字取下存放。

北宋(1103年前後)印制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活字印刷殘頁。(圖片來源:溫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膠泥活字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但也不完美。膠泥活字燒制麻煩、不易保存,印刷中還可能出現上色不均的問題。

後世的能工巧匠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改良,造出了木活字、銅活字、錫活字、鉛活字等,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木活字。

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續】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1297年到1298年間,擔任宣州旌德縣縣尹的王禎,設計並請工匠刻制了一套木活字,試印6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一書,不出一月,就印成百部。為了方便排字工人撿字,他還發明了最早的排字機械——轉輪排字盤,將木活字按韻和型號排列在木制大轉盤中,工人轉動轉盤取字排版,省工省時。

王楨更為人熟知的成就,在於他編寫的集農、林、牧、副、漁技術之大成的【農書】。他將自己發明的木活字技術及其實踐寫成【造活字印書法】,作為【農書】附錄。

轉輪排字盤。(圖片來源:【農書】)

清代,乾隆下令編撰的【四庫全書】,以木活字印刷,先後制成大小活字25萬余枚。這些木活字,被用於乾隆、嘉靖時期的大規模官方印書活動,共印書138種,合為一部叢書【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

主持叢書刊刻、刷印工作的金簡編寫【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詳細記載了這次印書的情況。此書先後被譯成德、英、日等文字,廣為流傳。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網站)

從雕版印刷的發明,到活字印刷的普及,印刷技術經歷了長期的發展過程。印刷技術向北韓、日本、越南等地傳播,並透過絲綢之路傳往西亞、北非和歐洲。

1310年,波斯(今伊朗)史學家拉席德丁【世界史】,介紹了中國的雕版印刷術。

1443年,安南(今越南)派遣使者來中國學習雕版印刷技術。

15世紀中期,在中國活字印刷技術的啟發、影響下,德國人約翰・古登堡用鉛錫合金制作拉丁文活字,使用機械印制【聖經】。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哲學家培根在【新工具】中說,「印刷、火藥和磁石,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認為,「紙張被證明是表達人類思想的最令人滿意的書寫材料,而如果再加上印刷術,一個人的思想就能飛越時空的鴻溝傳播給大眾。」

美國史學家愛森史坦在【作為一種變革動力的印刷機:歐洲近代早期的傳播與文化變革】中,分析了印刷術對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產生的重要作用。

典籍版本是印刷技術的直接產物,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圖為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標誌性建築文瀚閣。(中新網發 趙文宇 攝)

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出版史,一千四百年印刷史。從手抄、拓印到印刷,從雕版到活字,從泥活字、木活字到中文雷射照排領域的技術革命,印刷技術不斷革新,展示出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和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

監制 | 王翔宇

稽核 | 藍希峰

制作 | 胡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