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大名鼎鼎的馬未都終究不過就是一個古董販子

2024-07-03收藏

你聽說了嗎?那個在電視上侃侃而談的馬未都,最近可鬧出了不小的動靜。這位曾經在【百家講壇】上講解文物收藏的"大師",如今卻因為一紙解雇令惹上了麻煩。

說起馬未都,誰不知道啊!在國內,他可是收藏界的泰山北鬥。私人創辦的觀復博物館,據說價值超過100個億。平時看他在節目裏談古論今,一副儒雅君子的模樣,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大師"也會有翻車的一天?

事情是這樣的。前不久,北京觀復文化有限公司突然釋出了一份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一下子就讓80多名員工失業了。最讓人吃驚的是,公司事先居然一點風聲都沒透露,就這麽突然把人給辭了。你說這事兒幹的,夠不夠意思?

有個叫張先生的,在公司當了四年多的攝影總監。他說自己收到解雇通知的時候,簡直懵了。哪有這麽幹事的?連個招呼都不打,說辭就辭。更過分的是,那些參與勞動仲裁的員工,五月份的薪資都不給發。公司還威脅說,要讓一個在群裏發過仲裁情況的員工應對八個官司。這操作,簡直是又當又立啊!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一起普通的勞資糾紛嗎?公司裁員很正常啊。但是,別忘了,這可是馬未都的公司啊!那個在電視上侃侃而談,滿口仁義道德的馬未都。他不是一直標榜自己是個有修養的文化人嗎?怎麽到了關鍵時刻,就變成了一個不近人情的資本家?

記得馬未都曾經在公開場合說過,一個人在巨大財富中死去是一件恥辱的事。聽起來多麽高尚啊!可是現在呢?面對員工的權議,他選擇了沈默。這讓人不禁想起了作家王朔的評價:馬未都終究不過是個古董販子。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覺得失望。是啊,我們總是希望那些在公眾面前光鮮亮麗的人物,在私下裏也能保持同樣的品格。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名利場上的光環,有時候只是一層薄薄的外衣,一旦被揭開,裏面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這件事就完全否定馬未都。畢竟,人無完人。馬未都在收藏界的成就是實打實的,他為普及文物知識做出的貢獻也是不可否認的。只是,這次的事件讓我們看到了他作為企業家的另一面。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不要把任何人當成偶像。因為偶像總有倒下的一天,而你可能會因此而失望。與其把希望尋求於他人,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成為那個讓自己尊敭的人。

回到馬未都這件事上來。其實,這個事件反映出的問題遠不止馬未都個人的品格問題。它暴露了中國勞動法執行中存在的一些漏洞。為什麽公司可以在不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突然解雇員工?為什麽參與仲裁的員工會受到威脅?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同時,這個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媒體和公眾輿論的力量。如果不是有人把這件事曝光出來,可能那些被解雇的員工就只能默默承受這種不公平對待。但是現在,這件事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相信相關部門會進行調查和處理。

不過,我們也要警惕一種傾向,就是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馬未都一個人。要知道,觀復文化有限公司雖然馬未都持股95%,但日常營運可能並不是由他直接管理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陳某表示,目前此事正在走程式。這意味著,事情可能還有轉機。

但無論如何,這件事都給馬未都的公眾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它提醒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公眾人物在鏡頭前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都可能在某些時候做出違背自己宣稱的原則的事情。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人喜歡收藏古董,partly是因為古董能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仿佛透過擁有它們,就能擁有一份歷史的榮光。但是,真正的品格和修養,不是靠收藏來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的。

馬未都的事件,或許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課。它告訴我們,不要輕易被表象所迷惑,也不要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別人身上。相反,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我們所信奉的價值觀。

同時,這個事件也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遇到不公平對待,要勇於站出來,透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變得更加公平胡正義。

最後,我想說的是,盡管這次事件讓人失望,但我們不應該因此就全盤否定馬未都的貢獻。人性是復雜的,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候做出讓人失望的事。重要的是,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反思自己,努力成為更好的人。

也許,等這場風波過去,馬未都會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也許,這次事件會成為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讓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以平胡的心態看待這件事,既不盲目崇拜,也不隨意貶低。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聞和觀點。面對這些資訊,我們需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輕易被表象所迷惑,也不隨波逐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所以,下次當你看到某個公眾人物的光鮮表現時,不妨多想一想:這是真實的他/她嗎?在鏡頭之外,在利益面前,他/她會是什麽樣子?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或許能更清晰地看清這個世界,也更清晰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