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見證歷史!下面這些老物件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也是一個時代的記憶!都能叫出名字暴露你的年齡了。時代在進步,人類在發展,好多老物件都淘汰了.....回不去的記憶,叫人難忘,回不去的鄉愁,魂牽夢繞,彈指問,兩鬢斑白,不見兒時伴,純真的少年夢,而今只為一日三餐地為生活而生活!
1、犂,我家鄉把犂地的叫犂(即裝有犂耳,使土單向右翻的)。 供種地用的犂是雙向分土,可開溝播種的,我們方言叫它【坌子】。
2、【搪瓷盆】我收藏了兩個十成新的洗臉用搪瓷盆。當塑膠盆和不銹鋼盆普及時,白,這搪瓷盆就淘汰了。
3、這蓑衣可是名副其實的老古董啊,古詩中就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馬燈。因過去趕大車掛在馬車上照路用的,所以叫馬燈。過去馬車走夜路叼掛在車轅子上照路用的。雖然照明亮度微弱,但在短距離內也能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我們這裏叫提燈。一般情況是用手提著的,所以叫提燈。
在沒有通電的農村,可是照明燈具中的貴族。 記事的時候,家裏用的是碗燈。就是小酒杯碟子什麽的,淺淺一點菜籽油,碗口一根棉線燈芯,點燃後,總是生燈花,沒辦法,要撥動燈芯出碗口,要剪燈花,要添油。 後來,舍得買洋油(火油、煤油)了,記得,我用剪菜的剪刀剪了一個馬口鐵空罐,墊上一根洋釘(鐵釘),敲打卷成筆桿粗的鐵管,另外剪以瓶蓋大小的圓片、用鐵釘鑿一個洞,插入細鐵管,找一個農村合作醫療的小藥瓶,一個土法洋油燈做成了…… 長大了,第一次自主到集鎮上去,狠狠心,自作主張,買了兩盞美孚燈。 狠狠奢侈了一回,至今都記憶猶新。 幾十年了,曾經的洋油、洋火、美孚燈古老的詞匯已經淡出人們的詞匯。 那曾經高大上的美孚燈已經無人認識。
5、饸饹床子,五.六十年代用過。 為增加玉米面,高梁面的粘度,把軋細的榆樹皮面做添加劑,混合好裝在下邊木槽中,(木槽下面用金屬片制做有如香頭粗細小孔)再將木柱壓在槽裏的增粘的面上,手壓槓桿饸饹條落在開水中煮熟為飯。 這是困難時期粗糧細作的典範。
是用來壓面條的。用這個機構壓下去的面叫河撈。壓下的面有的放在籠廳裏蒸熟,有的直接壓到開水鍋裏煮熟,撈起來調上拌料即可食用。
6、倒閘自由車,看著像大國防以前騎它經常挨摔,摔的鼻青臉腫的那時候只知道騎它不知道它是倒閘的
7、煤油爐就是方便快捷,中午下班下面條一會兒就得。吃完睡一會兒。就是下出的面有股子煤油味兒。早先的煤油爐子是兩個寬撚子以後才進步到這樣的一圈撚子的。鍋底也熏得黝黑。70年代,我們家有一個煤油爐,武漢風動工具廠生產的,非常好用,當時也非常貴, 煤油要計劃,
8、「繒」,我家有全套的織布機,箸是筐裏有一排薄薄的竹片,經線從繒裏分成上下兩層,緯線留子(口音)穿過,經線上面的線到下面,下面的線到上面,在用箸輕輕地壓一下二下,反復操作,土布就是這樣織成的!
9、東北人叫套包子,所說驢馬拉套時套脖子上用的。驢紮把子我們山東這邊叫驢纓包子,是給驢騾馬耕地拉車套在脖子上用的,這樣牲口能用上力,還能保護牲口的脖子。但是它不是給牛用的!牛用的是梭頭,樣子像「人」字形差不多,「人」字兩頭各鉆一個圓孔,中間挖一個淺淺的槽,然後穿上一根粗壯的繩就可以用了,我們這邊管這個叫牛耕!拍子我們這邊叫「蓋頂子」!
10、升子,我們這兒量具沒有統一.這鬥在我的記憶裏有兩種標準,原縣城管轄區是40斤一鬥,但計量時常用20斤的(半鬥子)。非縣轄區用的量具則是27斤為一鬥。 各位網友:你家鄉的鬥原是多少斤一鬥?有(半鬥子)的量具嗎?
11、風箏(板鷂)上的哨子,放飛時在天空發出響聲,現在還有,大的一般用老了的葫蘆制身,哨口用竹片雕刻而成,小的用竹子,蠶蛹殼制作,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不同,整體聲音就是交響曲。現在由於高壓線太多,好多地方已禁放風箏了。
12、千萬別小看這氣燈,打足了氣可亮著呢,相當於300瓦大燈泡,七十年代初我作為知青插隊農村當上了民辦教師,那時學校還不通電,晚上辦公備課改作業全都依靠它。
13、東方紅-28,在70年代就知道長春生產的膠輪拖拉機有28馬力,40馬力,還沒聽說有50馬力的。沈陽生產的好像是三缸30馬力的。東方紅-28拖拉機裝配2125柴油發動機,采用獨特的啟動方式:拔動轉換開關,增大燃燒室容積、降低壓縮比,開啟汽油開關向發動機供油,人工轉動發動機,磁電機打火點燃混合汽啟動發動機;發動機啟動後拔動轉換開關增大壓縮比,柴油機開始工作。 特定歷史時期的產品,體現多快好省的方針。
14、風箱,那是鄉村生活漸漸遠去的夢境,我也是吃拉著風箱的飯長大的,記憶猶新。勾起我的回憶,也有同樣經歷,坐在鍋台前燒火,拉風箱。
15、水汆子,汆子,放火爐內快速燒開水用,比壺快。因為他是有底的,不通透,燒水用的
16、自古以來大部份地方叫這個油梆子,賣油人用的,趙匡胤的結拜兄弟鄭子明(鄭恩)用的就是這玩意兒,三打陶三春送的定情物就是油梆子
17、烙石 用火把它燒熱,然後用它把濕東西烙幹。
18、這個物件你們知道叫什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