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景德鎮禦窯:別樣的弘治正德官窯

2024-08-12收藏

青花是明清時期每個皇帝都燒造的品種。弘治朝青花瓷是在成化青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器形比成化時期豐富。其青花料采用國產青料,呈色較為淡雅,眾多紋飾中尤以穿花龍、蓮池龍最為常見。

正德青花使用的是江西樂平所產的「陂塘青」,又稱「平等青」,在適當溫度中能燒成柔和、淡雅、透澈的藍色。正德青花構圖層次清晰,青花色澤明快,釉質瑩潤。這一時期的人物繪畫猶有宣德、成化朝之遺風,筆意渾厚和纖細工麗兼而有之。正德官窯青花器處於明中後期的轉變階段。

由於弘治皇帝提倡勤儉,致使此朝的釉上彩瓷燒造進入低潮。最為出名的品種為黃釉瓷。統觀歷史上的黃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產品最受稱道,被視為黃釉瓷器的典範。其釉面光潔,釉色淺淡嬌嫩。

正德,弘治帝的兒子、嘉靖帝的堂兄,因為繼任者是外藩入主的堂弟,所以現在記載的正德的一些荒唐行為可能是被堂弟刻意抹黑過的。別的不說,就是瓷器,正德朝瓷器可能也被低估了,很多名品並不像其他朝的那麽出名。

皇帝少年登基,其興趣和審美趣味的改變以及整個社會風氣的變化,造成正德禦窯瓷器在造型、釉色、品種和紋飾等方面,呈現由成化、弘治朝向嘉靖、隆慶、萬歷朝過渡的現象,也是明代各朝禦窯瓷器上色彩較為豐富的一朝,品種有五彩、鬥彩、素三彩等諸多低溫釉彩瓷,可謂復興了彩瓷燒造,為嘉靖、萬歷朝「大明五彩」瓷的大量燒造奠定了基礎。

正德朝的彩瓷名品,素三彩雖自明代成化時已初具形制,但直至正德時才享有盛譽,成為顯赫一時的名貴品種;孔雀綠釉亦稱「法翠」、「翡翠」或「吉翠」釉,從傳世品和出土物看,宣德時已有燒造,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各朝均延續燒造。若論成色之佳,則首推正德時產品;黃地綠彩瓷器始燒於明代永樂官窯,以後各朝多有燒造,但以正德官窯制品評價最高。

此外,明正德時期伊斯蘭教盛行,受其影響,官窯瓷器上流行以阿拉伯文、波斯文裝飾,這成為該朝瓷器的時代特征之一。

在景德鎮禦窯博物館看到很多由弘治、正德官窯瓷器碎片拼出的展品。再好的窯工,也是「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件走進紫禁城的瓷器背後是無數個「問題」瓷器。禦窯廠對那些不夠完美的瓷器管控很嚴,都要砸碎掩埋。想想都怪可惜的。好在,幾百年後被考古發掘。它們有了被拼回去的機會。其實,精品固然難得,這些殘了的也並不一無是處,它們為本朝瓷器提供了樣本,可以讓人具體看到瓷土、瓷胎、釉料的細節。

從禦窯博物館展出的弘治正德瓷器,可以看到兩朝青花特點,可以看到弘治朝以黃釉瓷燒造為多,正德朝彩瓷逐漸豐富起來。

正德 青花纏枝蓮紋碗。

弘治 黃地青花雲龍紋碗。

弘治 黃地青花折枝花果紋盤。

弘治 黃地青花獅子戲球紋盤。

弘治 黃釉盤。

弘治 外瓜皮綠釉內黃釉盤。

正德 黃地紅綠彩錐雲龍紋盤。

正德 綠地黃彩錐卷草紋碗。

正德 鬥彩幾何紋六足斂口盆。

正德 綠地青花填紅彩團螭龍紋碗。

正德 綠地青花團螭龍紋碗(半成品)。

正德 澀胎塑龍紋盤。

正德 青花海水龍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