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錢幣的二十三種稱呼(上)

2023-12-07收藏

上周有小泉友(後來知正讀小學六年級)留言:「爺爺」 (滿臉無奈) 你好,別人文章裏銅錢都稱「錢幣」,你怎麽寫得都是「泉幣」?孩子所問,清純可愛,也讓自己反思。確實,【俊林泉】五年多來,孤芳自賞,醉心自我有余,與90、00後,包括10後等Z世代新人缺乏互動, 普及基礎泉幣知識 不夠的問題非常突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唯有後來者綿綿不斷,泉界未來才有蓬勃朝氣。 下一步,【俊林泉】也計劃聯合諳熟平台運作的高手,打造一個集知識內容的內容形態、創新潮趣的互動形態、標準化保障的服務形態為一體的IP陣地,為推動中國泉幣文化不「高冷」,在 年青一代紮根發芽盡些綿薄之力。

(泉幣書籍)

農歷癸卯, 個人藏泉35周年。 接小泉友疑問,也拿出年青時曾經常翻閱的【古錢】、【古錢的鑒定和保養】、【古幣縱橫】等幾本書籍,那時泉識缺乏,買到本好書一天就讀完,如饑似渴的畫面 至今難忘。 如今萬物互聯,雖可透過百度、知乎等答題,但如何精準,規避資訊垃圾也成了大問題。

就拿 「錢幣」為何稱「泉幣」來說, 自己雖知悉,網上也一堆東西,但靜心翻典籍,收集整理,摒棄冗余,還真有小處見大,別有洞天的感覺。於此,將自己所掌握的泉幣稱呼一並收錄,供參考分析。當然,中華地大物博,同物不同名情況,極常見。各位如有新的發現,亦 歡迎文後留言,共饗見解學識。

金銀銅鐵鉛鋅鎳,秦漢唐宋元明清。 諸君莫嫌此物陋,已歷滄桑幾多回。三千多年來,中國古錢幣從早期的貝、布、刀、圜,發展到方孔錢、機制幣,衍生的叫法可謂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深度分析不難發現,任何一種稱呼與命名的背後,皆充分體現了特定時代文化對語言的影響,或源於經濟差異,或別於地域風俗,或凸顯精神崇拜,或出於歷史典故,或浸染社會心理…… 雅俗共存,蔚為大觀,若余音繞梁,驚嘆稱奇。

稱呼一:「泉」

泉是錢幣的總別稱, 又有泉幣、泉貨、泉金、泉布、泉刀的叫法。【辭源】載:「【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註:‘布,泉也。布,讀為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取名於水泉,其流行無不遍’。」「泉」此稱戰國時就有,又與錢是近音,既體現了古人企盼財富如潺潺流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樸素情結,又假借「泉」水 周流四方含義。

「始皇一聲令,方圓乾坤定。」 秦代統一幣制,外圓內方的半兩錢通行華夏後,「泉」這個詞更廣為流傳,一直沿用。唐韋莊【江上題所居】:「青州從事來偏熟,泉布先生老漸慳。」【二十四史系列舊五代史卷一百四十九職官誌】:「梁時乃置租庸使,專天下泉貨。」至今,錢幣收藏界稱「泉界」,古幣收藏愛好者稱「泉友」, 人所皆知。

(漢武帝 半兩)

稱呼二:「鄧通」

據【史記·佞幸列傳】和【漢書·食貨誌】載:鄧通是漢文帝時四川南安人(今四川夾江縣西北),善劃船,掌管船舶的小吏,時稱「黃頭郎」。 開創「文景之治」的劉恒, 有天做夢夢見自己要上天,使盡全力上不去,有個黃頭郎推他上了天。醒後,文帝就尋訪,恰好見到鄧通,認為他就是夢中貴人,歡喜非常,寵愛有加。文帝賜他億萬財產,並封他為上大夫,曾派人給他相面。相面者說鄧通「當貧餓死」,文帝即把四川嚴道銅山賜給鄧通,允他自行開礦鑄錢。文帝滿以為這樣鄧通就有一輩子花不完的錢,但他死後政治形勢變化,鄧通最終還是窮餓而死。因鄧通也算西漢時的央行行長,所鑄之錢遍布天下,「富埒天子」,成了比陶朱公還有財的人。所以 人們把他比喻成「錢」或者「財神」的代名詞也是順理成章。

且據史書載:鄧通要求每一個錢都要精工細作,因此從不在鑄錢時摻雜鉛、鐵取巧謀利, 成品光澤亮,分量足,厚薄勻,質地純。 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賈,下到販夫走卒,無不喜愛。近代四川地區出土了一些錢面上下凸起、穿孔偏大、錢文工整狹長的半兩錢,有人考證即為「鄧通半兩」。為何「鄧通半兩」錢面有突起,有說是鄧通錢比官府鑄使用更多銅材,以此炫耀財大氣粗;有說鄧通為感念文帝之賜,將錢面上下浮凸一塊肉,象征南極仙翁額頭,以 祝文帝福壽康寧、多福多壽, 日本錢界還將此類錢肉凸出的半兩取名為「多福半兩」。

無論如何, 鄧通絕對是那時的名人大亨。 兩千年來,文史家不斷在作品中提及此君。南北朝沈炯詩:「玉輦迎奇比,金山賞鄧通。」北宋蘇軾雲:「鄧通豈不富,郭解安得貧」。【金瓶梅】三十回言:「中富貴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鄧通成。」其中幫西門慶牽線的王婆一針見血:「大官人,你聽我說,但凡捱光(偷情,男人勾引女人)的兩個字最難,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驢兒大的行貨,第三件,似鄧通有錢,第四件,小,就要綿裏針忍耐,第五件,要有閑工夫。」這裏 形容極品男人的五大要素:「潘、驢、鄧、小、閑」, 「鄧」就是鄧通。

(西漢 五銖)

稱呼三:「赤仄、赤側」

古代鑄錢在輕重和厚薄上都不統一,有奸商就把厚的銅錢用銼刀銼小銼薄,銼下來的銅料再重新鑄銅錢。 為了防止這種行為, 漢武帝下令鑄造一種外沿為赤銅的錢幣。【史記·平準書】稱:「郡國多姦鑄錢,錢多輕,而公卿請令京師鑄鐘官赤側,一當五,賦官用非赤側不得行。」裴駰集解引如淳曰:「以赤銅為其郭也。今錢見有赤側者,不知作法雲何。」司馬貞索隱引韋昭曰:「側,邊也。」【漢書·食貨誌下】作「赤仄」。南朝齊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但赤側深巧學之患,榆莢難輕重之權。」【北史·隋本紀下論】:「赤仄之泉,流溢於都內;紅腐之粟,充積於塞下。」清代陶煒【課業餘談·器】: 赤仄錢,以赤銅為其郭,錢紺色也。

赤仄作為 郡國五銖向三官五銖過渡時期的作品, 其鑄工精致,銅質精良,顏色黃赤,幣面平整,形體較厚重,五銖二字優美深峻,朱字上部筆畫方折,精修穿廓,背郭特征顯著。但因只能用五個郡國錢換一個「赤仄」錢,充以賦稅,「民不便」,「赤仄」只鑄行了一年多即廢,又於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改由上林三官統一鑄造的三官五銖錢。「赤仄」此後就泛指錢幣。南宋陸遊【老學庵北窗雜書】曰: 「不恨囊中無赤仄,且欣案上有【黃庭】」。

(新莽 一刀平五千)

稱呼四:「錯刀」

王莽在居攝二年(公元7年)進行第一次幣制改革,除原有五銖錢繼續行使外,又發行了三種新的貨幣,即大泉五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 一刀平五千被稱為「錯刀」、「金錯刀」。 【漢書·食貨誌下】王先謙補註:「錯刀長二寸,文曰‘一刀平五千’。‘一刀’陰識,以黃金錯之;‘平五千’陽識」。「錯刀」是一種刀幣,分環柄和刀身兩部。環柄為圓形方孔錢,面有「一、刀」二字,刻字下凹的地方填充黃金,字面與錢面平齊。刀身上鑄有陽文「平五千」三字,「平」乃「值」意,表示一枚刀幣價值五千錢, 後引申為錢幣的通稱。

當然,「錯刀」包含的黃金重量遠不值五千文銅錢的價值,這種「不足值」貨幣實際上是王莽掠奪民間財富的一種途徑。但因此幣鑄工精美、造型奇特、名貴古雅而傳世稀少,後世 文人雅士對它素來情有獨衷,贊不絕口。 留下了諸如兩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唐代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杜甫【對雪詩】「金錯囊徒罄,銀壺酒易熔」,韓愈【潭州泊船呈諸公】「聞道松醪賤,何須吝錯刀」,宋代梅堯臣【送甥蔡骃下第還廣平】「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錢昭度【句其一二】「荷揮萬朵玉如意,蟬弄一聲金錯刀」等詩詞,使得 王莽被歷代墨客及藏家譽為「鑄錢第一高手」。

(新莽 貨泉)

稱呼五:「白水真人」

王莽稱帝後,十分嫉惡劉氏。因「錢」字有「金、刀」,而「劉」字亦由「卯、金、刀」組成(繁體字), 王莽便改稱錢為「貨泉」。 貨泉始鑄於新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材質青銅,尚有鐵質和銅夾鐵者,錢文懸針篆,泉中豎筆斷開。【漢書食貨誌】載:「徑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與貨布二品並列。」 貨泉傳世多,品類雜, 有傳形、異書、異範、合背、呈月、決紋、剪邊、圓穿、花穿等近百種版別。

劉秀建東漢以後,對王莽貨泉十分欣賞,繼續沿用達16年之久。如今存世貨泉,絕大多數為東漢新鑄。 劉秀為何喜歡貨泉? 據說是因他十分信讖緯之學。有人謂:真人既出,可復漢滅莽。劉秀即位後認真品味了「貨泉」二字,「泉」字可拆成「白水」兩字,「貨」(貨的繁體,字形如同亻+真)字又可拆成「真人」兩字,合起來就是「白水真人」。而劉秀恰生於南陽郡舂陵白水鄉,起兵又滅王莽於南陽白水。張衡【兩京賦】的「我世祖忿之,乃龍飛白水,鳳翔參墟」,李白【南都行】的「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闤」等詞句亦是明證。因此,他就以此把貨泉視為受命中興之征兆,把自己比作「白水真人」,把 貨泉也改稱為「白水真人」錢, 遲遲不肯廢去。

也有人說,貨泉之所以被劉秀沿用,是他看重了 「貨泉」的美感。 「貨泉」錢上的「貨」字,乃是一非常突出明顯的「美女」造型,猶如清晨河邊美女沐浴,奇妙的身姿,雙腿、纖腰和頭部,與曲折舉起的手臂,十碎形象生動。 「白水真人」成為錢幣雅稱,當之無愧。

版 / 權 / 聲 / 明

原創作品,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圖片:泉全

版權:俊林泉

俊林泉

因泉起事,由泉溯情,品泉論道,以泉言誌。

329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點選圖示,關註 俊林泉

因泉起事,由泉溯情,品泉論道,以泉言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