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青銅獨秀——淮安高莊戰國墓出土青銅器精品展

2024-04-01收藏

淮陰高莊戰國墓1978年發掘於淮安市郊城南鄉高莊村,是迄今為止江蘇省境內出土青銅器最豐富的先秦大墓。墓中出土的器物以刻紋銅器、車輿銅飾件和原始瓷器最富有特色,出土了青銅器176件。這些青銅器以鑄造精美和紋飾繁縟而著稱,是中國南方青銅器的重要器群。特別是其中的青銅禮器成組成套,是戰國時期重要的銅器組合之一,從中反映了其高度發達的禮樂文化,是研究古代禮制的重要實物。

此次展覽共展出文物121件,一級文物21件,包括禮器、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容器等。其中展出的一套完整的車輿銅飾件,包括國內罕見的青銅插座、矩尺形輿飾和凹槽板式輿飾、較飾、軫飾、軾飾等,裝飾精美,是迄今為止出土的裝飾最豪華、紋飾最精美的先秦時期馬車飾件之一,也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車制的重要實物資料,是淮安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從出土青銅器的規格和樣式來看,墓主人身份應該非常高貴,但由於所有出土文物都沒有銘文,因此至今無法確認墓主人是誰。

銅方策、銅節約 戰國

車輿銅飾件 戰國 國寶級文物

欄柱銅飾 戰國

現藏於淮安市博物館。縱140厘米,橫170厘米。質地銅。該套車輿銅飾件包括較飾6件,輢飾8件,軫(zhen)飾2件,軾飾、軨(ling)飾、銅鍤座、達常各1件,共20件,重約200余公斤。其中的一套龍形較飾,由兩兩相對的較首、較身、較尾組成。系車輿緣上的銅飾,形成了縱140厘米,橫170厘米的方形車輿。這種方形車輿正和軾飾、軨飾相配,再加上輢飾和軫飾,組合成一輛車的豪華裝飾件。該套車輿銅飾件,氣勢宏大,紋飾精美,分為地紋、主紋和浮雕三個層次,所有器物的表面幾乎全為紋飾所覆蓋。此器出土不久即引起中國著名科技史專家王振鐸先生的關註,他指出,這是古代車輿銅飾件,並進而考證是【周禮·巾車】中的「金路」,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戰國車輿銅飾件,是目前中國出土的先秦青銅車輿飾件中唯一的一套數量最多,種類齊全,紋飾精美的實物構件,為中國的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車輿的一種型別和有關的基本數據。

高莊墓金簿繆龍形金較,是首次出土的大型金較,而且有文獻與之佐證,是研究古代車制的重要資料之一。【說文】雲:「較,車輢上曲銅鉤也。」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曰:「按較之制,蓋漢與周異。周時較高於軾,高處正方有隅,故謂之較。較之言角也。至漢時乃圜之如半月然,故許雲‘車上曲鉤’。曲鉤,言勾中鉤也。【西京賦】雲:‘戴翠帽,倚金較’,荀卿及【史記·禮書】雲:‘彌龍以養威也’。彌,【許書】作‘靡’,解雲:‘乘輿金耳也。’皆謂較為龍形,而飾以金。司馬氏【輿服誌】‘乘輿金簿繆龍,為輿倚較’是其義也。」阮元【考工記車制圖解】雲:「至其直立軫上,上曲如兩角之木,則謂之較;重出軾上,故名重較。崔豹【古今註】曰:‘車較,重耳也,在車轝上,重起如兩角然。’此固謂車耳重出軾上,如兩角之觭勢也。」孫詒讓【周禮正義】曰:「其較上更設曲銅鉤,向外反出,則是在較耳上重累為之,斯謂之重較重耳也。以【荀子】彌龍養威之文推之,則周時已有金簿繆龍,明金耳不徒為漢制也。」高莊墓金簿繆龍形金較,為上述說法提供了實物例證,把金簿繆龍形金較的歷史由漢代上溯到先秦。概言之,高莊墓金簿繆龍形金較,不但是研究古代車制的重要實物資料,在古代輿服史和典章制度史上亦有重要價值。

這件線刻紋銅盤是1978年在清浦區城南鄉高莊村出土的。淮安高莊戰國墓出土的線刻紋銅器數量占全國出土線刻紋銅器總量的一半。淮安市博物館這件參展的銅盤器壁上部有四個鋪首銜環,器壁很薄,錘打制成,內外磨光,然後在內底、腹內壁及口沿外部刻劃紋飾。銅盤刻紋工藝精美,彰顯了古代淮安人民的智慧。

高莊戰國墓出土了18件刻紋銅器,接近或超過已知全國其他地區出土的戰國時期刻紋銅器總和,刻紋銅器中的神怪影像是研究中國美術史、古代神話和民俗制度的珍貴資料。「可以確定墓主人身份非常高貴,但由於所有出土文物都沒有銘文,因此至今無法確認墓主人是誰。」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特意被抽調到北京參加【奇跡天工中國古代發明創造文物展】。

1978年淮陰高莊戰國墓出土,口徑長軸14厘米,短軸12厘米,通高13厘米,為國家一級文物。該器口呈橢圓形,方沿平折、曲口、束頸、垂腹、圜底,口沿上有對稱附耳,底有三蹄足。在雙耳之間的前沿上,有一獸首昂首聳立,高出器表,與獸首對面的口沿外,有狹條狀獸尾與之對應。其獸首雙耳高聳,雙目圓睜,就連嘴唇胡須,也刻畫細微,生動逼真,活像一只憨態可掬的野兔,著實令人喜愛。耳飾三角形雲雷紋,吻飾點紋,頸、腹部飾雲雷紋,近底處飾蟬尾紋。整器造型渾圓,紋飾精美,體態憨厚,風格獨特。

獸首鼎,又稱犧鼎,此種形式的犧鼎,因在安徽舒城、懷寧、廬州均有發現,而舒城在春秋時期為群舒故地,故視為群舒器物。群舒是諸多偃姓小國的統稱,夏代時已存在,春秋末滅於楚國,地理位置在今安徽江淮地區西部。後在江蘇徐淮地區也有發現,如邳州九女墩徐國墓和淮陰高莊戰國墓都有出土。徐是中國最古老方國之一,西周時期,曾率九夷而伐宗周,一度威脅到西周的統治。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徐)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裏,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中國古代文化史中自古就有徐舒同源之說。因此,這種器物就是徐舒同源的一個例證,由此把安徽江淮地區的群舒和江蘇徐淮地區的古徐國聯系起來。此外,這種器物在浙江和江西地區亦有發現。

在形制上,獸首鼎主要融合了中原商周時期的觥、獸形尊和垂腹鼎的因素,以鼎為器,以獸造型,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器種。比較各地已出土的獸首鼎,雖造型相似,但略有差別,表現出鑄鼎象物,匠心獨具。如舒城揚家牌獸首鼎獸首所鑄造的應是馬的形象;邳州九女墩徐國墓的獸首鼎所塑造是一只尖嘴猴腮的老鼠造型;而淮陰高莊墓的獸首鼎則是一只憨態可掬的兔子形象。這些動物形象雖各有差異,但都鑄造的體態憨厚、栩栩如生,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水平。有的獸首鼎上還配有密合的鼎蓋,有的獸首雙目還鑲嵌綠松石,表現出發達的鑄造工藝和裝飾水平。它反映出這一時期的青銅裝飾藝術已經從莊嚴肅穆開始向世俗審美轉變,反映了社會進步和不斷成長的過程。在紋飾上,它繼承了西周中晚期以來的各種紋飾,同時使用蟠龍紋、變形蟠虺紋、雲雷紋和蟬尾紋。這些繁縟精細的紋飾大多采取模印法鑄造,這說明淮河流域的青銅工藝已同步於中原地區。總之,這件獸首鼎作為中國南方青銅器的代表,是徐舒民族所創造的一種異型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器中的藝術珍品,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