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紫砂泥料命名方式全方位解析,帶您深入了解泥料的內在精髓!

2024-02-18收藏

恭喜您已經初步了解到了紫砂制作的基礎知識!想必了解過之前的內容人,都會有所體會,我們的紫砂泥料可謂是種類繁多,異常精美,能夠被細分為紫泥、紅泥、綠泥以及共生礦段泥這四大類。然而,在這其中,每一個類別裏頭還隱藏著更多不同的品種呢!這讓不少初學者感到迷惘,對泥料的概念模糊不清。沒關系,今天就讓我們深入探討下紫砂泥料的命名方式吧。我相信透過這個介紹,您一定能更好地把握泥料的本質,對紫砂泥料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說起紫砂泥料的命名方式,可能並沒有那麽明確的規則,充滿了隨意性。這就像古玩界的爭執——既然沒有絕對的標準,那就尊重最初的發現者,按照他的命名方式來稱呼吧!不過正是因為缺乏這樣一個原理性的了解,使不少初學者陷入了誤解,以至於對某些泥料產生了錯誤的認知。因此,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泥料的成員構成,我將在此為大家解析市場上較為普遍的泥料命名原則。

首先,我們要談到的是根據礦料的顏色來命名的泥料——這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種命名方法。比如說,綠泥大類,其內部不同品種的礦料就能展現出從淺灰綠色到青綠色再到墨綠色等豐富的色澤,這也就促使了我們看到了綠泥、墨綠泥這種富有詩意的名字。對了,還有一種以成品紫砂壺的顏色來命名的泥料哦!紫砂泥料種類繁多,大多數燒制完成後都呈現出紫色調或紅色調,這兩類泥料可都是以成品紫砂壺的顏色命名的呢!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以產地命名的泥料吧。別看段泥這名字起得普通,其實原來是叫做團泥的,只是後來因為長在團山,又因為種種原因漸漸演變為現在的叫法「段泥」。再說回段泥,實際上它是一種共生礦物質,在上回的文章中我就曾經詳細解釋了它的特點。說到此,我相信您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

此外,關於以泥料質感效果來命名的泥料也是一門學問。如有些泥料在燒制之後,憑借獨特的質感特征脫穎而出。典型例子便是綠泥和段泥,當它們經過高溫處理後,便會在表面布滿像芝麻粒般的密集黑點,這些成功塑造出「芝麻綠泥」和「芝麻段泥」的美名。還有另外幾種綠泥呢,燒制出來色彩與質感類似於梨子果皮的效果,於是乎它們得到了「梨皮綠泥」這麽典雅的稱號。而且,有些紫泥土燒制後的色彩就像是石榴皮,故而名為「石榴皮紫泥」,實在是太有趣了!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剛剛講過的內容,您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了各種命名方式?從目前來看,最常見的命名方式是基於泥料的特性而來的,即礦料顏色命名、成品壺顏色命名、產地命名以及經過燒制之後呈現的質感命名等等,總共有四種命名方式。而且我們還會發現,這其中的前兩種命名方式不僅可以和產地命名相結合,甚至還能與其他命名方式相互巢狀,形成全新的泥料版本哦。

值得註意的是,除了以上談到的四大命名型別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泥料性質需要我們加以關註。例如紅泥朱泥,對熱處理的反應非常敏感,可以說是可塑性乃至窯溫的指示器。同時,部份泥料燒制完成後會展現出細膩的紋理,給我們帶來視覺和觸覺的雙重享受,這恰恰是另一種命名的依據所在!

總之,了解紫砂泥料的命名方式無疑具有拓寬我們視野、加深印象的重要意義,希望本文的分享能夠助您在探索紫砂世界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