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印章的真偽鑒別:古銅印

2023-12-11收藏

印章的真偽鑒別

古銅印辨偽

北宋以降,金石之學悄然興起,愛好金石的文人雅士搜集古璽印章,鈐拓古璽印譜,一時蔚然成風,這對普及印學,認識古璽的歷史,是起了很大推動作用的,但同時也誘發了古璽印贗品的產生;一些好利之徒為中飽私囊,窮其所能,多方仿冒歷代古璽,以至於出現像清代乾隆年間吳好禮【秦漢印集】所披露的情形:「遇有售者,不敢獨斷,與二、三鑒古君子考校真贗,辨析毫芒。」說明清乾隆之前偽造古璽印已經不是個別現象。到了晚清民國間,這股偽造古璽之風竟愈演愈烈,偽造的技藝也日益高超,還出現了以北京、蘇州、濰坊三個地區為代表的偽造銅質古璽的作坊,有些高手作偽幾可亂真,甚至混跡於清末名家所編篆的古銅印譜中,也未被發現。如今,隨著印章收藏熱潮的掀起,偽造之風也悄然吹來。有鑒於此,對印章收藏愛好者來說,印章的真偽就不可不辨了。

先說古銅印辨偽的一般方法。古銅印的辨偽,可以從印章的造型鈕式、印台的高低、孔眼的大小形態、古銅印的銹色和古銅印的文字、著錄等幾個方面進行辨析、判斷。

(一)看造型

這是古銅印鑒別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鑒別方法。因為,古璽印的造型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單以印鈕來說,戰國古璽盡管鈕式多樣,但絕沒有魏晉時期所出現的那種駝鈕。如果從印台方面來說,西漢早期官印的超薄形印台就與東漢以後漸趨加厚的印台形成鮮明的對照。因此,如果對歷代璽印的形制、鈕式能先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然後來鑒別古璽印,那就駕輕就熟得多了。

例如,如果遇到一方彩繪西漢式銅印,乍看以為是漢印,經仔細鑒定乃是後人仿冒的假貨。為什麽是偽造的?因為它的鈕式不對。首先,漢印中凡覆 鬥鈕者多為玉質,間或為瑪瑙,極少有銅質者;其次,漢印中的覆鬥鈕,印台沒有這麽高,斜坡較平,印頂較寬,穿孔和印側自然嵌合,也不像此印,印頂凸起,穿孔如此醒目;第三,最明顯的,漢印中從未發現彩繪印身的銅印,作偽者 煞費心機,畫蛇添足,反而露出了作偽的痕跡。又如帶鉤印中的帶鉤造型,戰國(包括

秦)的與漢代以及漢代以後的都有明顯的 區別。首先,戰國帶鉤印背面的鈕印處在帶鉤尾部,鈕呈釘狀,而漢代帶鉤印之鈕位於帶鉤中部,鈕呈菌狀,且時代越晚鈕就越靠近帶鉤的頭部;其次,戰國帶鉤印的鉤首和鉤身相交的角度大,而漢代帶鉤印的鉤首其角度小,幾乎與鉤面呈平行狀。

看造型還有很重要的一面,就是看其印鈕中的孔眼,古銅印是透過翻砂撥蠟鑄成的,其孔眼必然是外部稍大,內部稍小,而偽制的印鈕孔眼,有時是用槍鉆之類的機械穿孔,內外孔眼一致,機械痕跡明顯,所以比較容易辨認。

(二)看銹色

銹色的鑒別在古銅印的辨偽中具有重要意義。真印上的銹色是由於長期埋藏在土裏,一點一點、一層一層地長出來的,它堅硬,不易駁落,且銹層厚,有些古銅印上面的銅銹一層復一層,竟有四層之多:第一層為黑銹,第二層為棗紅色銹,第三層為綠銹,表面一層則是土與銹結合的硬塊。偽印上的銹由於生長時間短,銹層較薄,像是用顏料塗沫了一層,比較松軟,容易被刮掉,層次也不復雜。有的假銹看似比較好,也較有層次,但是有一股強烈的化學氣味,它是用塗料、樹脂及矽膠等一層層塗抹出來的,或銹色分布得過分均勻,或集中於某一部份,都顯得不自然。

鑒別銹色還必須參考其出土區域,因為銹色的好壞、厚薄、銅質氧化的程度,都同土壤中的水分和酸堿度有密切的關系。例如湖南出土的古銅印,人稱「水坑印」,它的地子顏色多碧綠,亮晶晶的,北方出土的古銅印多為「旱坑」印,地子顏色多呈灰白或灰黑色,也比較光亮,我們統稱為「生坑印」。生坑印的銹是自然生成的,顏色雜列很自然,附在地子上的一般為紅銹層,其次為綠銹層、亮銹層,都很堅硬,指甲摳不動,即使用刀錘敲剔,脫落的也是銹斑塊,而不是銹沫,這與偽印有著明顯的區別。

在眾多的銹色中,還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古銅印表皮會出現黑漆水銀鈷」(黑銹),其表皮漆黑發亮,光可鑒人,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銹色。我們不能粗糙地斷定它為偽品。因為真的「黑漆水銀鈷」與銅印渾然一體,而偽品的「黑漆水銀鈷」是用大漆和現代人采用的矽膠做上去的,反復擦試後才出現光亮的黑底子,可是用指甲一摳,邊緣的「黑漆水銀鈷」頓時脫落,原形畢露。

(三)看文字

這是指透過識辨銅印上的文字來鑒別真偽。識辨銅印上的文字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看制字的技術痕跡,因為古銅印絕大多數是鑄造出來的,其中包括印面上的文字。鑄印文字的特點是其筆劃底部呈「U」形,上窄下寬,壁與底的連線處並非直角而顯微圓;筆劃內有時留存範土或紅綠銹,而偽印的文字底部往往呈倒梯形,上寬下窄,這不是鑄印而是鏨刻工藝的特征,鏨刻時,鏨子擠壓刻道所造成的,並且它的文字筆劃底部平整,與四壁的連線處呈直角,無圓渾感。

清末和民國時期,還有用腐蝕法來做假印文字的。那是在印章的底部塗上蠟,在蠟上刻字,然後將三氯化鐵溶劑註入刻好的字痕中進行腐蝕,最後將臘除去,字就出來了,但字跡凹凸深淺不一,所以辨別也不難。當然,察看制字的技術痕跡只是鑒別的一個方面。羅福頤先生曾經指出:鑒別方法更主要還是熟悉古璽印的文字書體,熟悉真品文字結構上特點,如果能這樣,作偽者的漏洞也就容易察覺出來。如:

1.審篆法是否有誤

2.察點畫組合是否符合時代特征

漢字形體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特

征。

3.辨形體布局是否合乎規律

這裏所說的規律,指某一時代璽印文字形體布局的通例和常規,例如秦印多有日字格或田字格的界欄;戰國官璽多為白文鑿制等等。如果一方璽印文字的形體布局連這些最基本的規律都沒有遵守,鑒別其真偽就極其容易了。

(四)舊印新刻

在古銅印的辨偽中,還發現有真中參假,假中存真的,如有一方仿造的「軍司馬」印,印面極小,僅1.5×1.5厘米,比通常所見的「軍司馬」印小得多,印文排列也明顯地不合常規,印面文字是近人在磨去原印文字後草率地刻上去的。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刀刻銅印,盡管刀具鋒利,一刀下去就會留下用刀的痕跡,但一道筆劃不可能只用一刀就刻成功,第一刀與第二刀也絕不會完全重合。這樣,刀與刀的交合處必然有比較明顯的刀痕。然而,古銅印絕大部份是用陶範鑄成的,偽造的古銅印與刻印迥然不同。即使古銅印中有刻印,由 於銅印長期埋在土裏,印麵包括字跡凹口裏會產生氧化層,這與偽刻印章的字口不同。偽印即便也有氧化,字口上的氧化覆蓋層與古印也不一樣。但是,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而去觀察其材質或形制,就上當受騙了,因為這方偽印的印鈕形制表現為漢代私印中常見的一種鈕式,再細察其印章質地,印體亦非假,確是漢物。這方印章實際屬於舊印新刻。

(五)真中摻假

也稱之為「雨中夾雪」,指銅質子母印中,母印是真,子印是偽。人們在鑒定時,往往註意力集中幹母印,發現母印是真,就忽略了對子印的審視;另指帶鉤印中的帶鉤是真,而下部的鈕印是偽(或是偽刻,或是焊接上去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六)看銅質

戰國前後的銅印,均系青銅質(銅、錫、鉛合金),其中錫的成分較多,所以呈很淡的灰色色澤,材質也純凈,無砂粒。宋代銅印由於青銅裏加入了少量的鋅,因而色澤泛紅。明代銅印色澤黃中泛白,清代銅印黃中透黃,是銅印中錫的成分減少,或鉛、鋅成分增加了的緣故。

戰國、秦、漢銅印的重量與宋以後乃至新仿銅印相比較,後者的重量超過前者,偽品的重量超過真品。因為贗品(不管是什麽時期的)埋入土中的時間總不如真品那麽久遠;這個年代上的差異至少是一千年以上,這樣由於受外界腐蝕的程度大不相同,再加上合金成分不一樣,重量差別也就比較明顯了。

戰國、秦、漢銅印在泥土中埋藏了幾千年,有一股泥土氣味,剛出土的氣味更濃烈,而贗品無此氣味,卻有汗腥味;至於用化學方法制作的偽印,則有一股酸味。

以上就是古銅印鑒賞常用的幾個鑒定點,能幫助我們很好地解決一般的造假品。也有很高水平的仿制品,這就需要我們更加仔細謹慎的針對實物進行逐一特征的分析,才能保持鑒定準確性,不被仿品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