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古錢世界的(珍稀品)

2024-09-05收藏

在中國歷代錢幣中,每個時期的錢幣書體都有它的主流風格。
如秦統一六國後,以小篆作為法定書體。漢承秦制,小篆在漢代得到廣泛流行和推廣,隨著社會文化發展,隸書逐漸演變產生,成為漢代的主要書體。同時,草書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楷書從隸書脫穎而出,成為繼篆、隸、草之後的第四種書體。
隋唐時期,楷書成為官方正式書體。由於此時期文化盛行,書法大家都具風采,書體開始向行、草轉化。
宋元明清時期,中國書體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高峰,即宋體字的出現。宋體字是適應印刷術而創制的字型,它將筆畫中出現的裝飾性斜勢改為垂直平勢。
可見,伴隨著中華燦爛文明的發展延續,官方書體也在不斷變化,作為承載文明的鑄幣,也給予充分體現。
在古泉世界裏,主流書體的鑄幣中,也會有異書體的出現,為古泉文化增添驚喜。下面就來盤點一下

一、皇宋九疊篆

北宋的皇宋通寶鑄於宋仁宗年間,【文獻通考】載:「……及改元寶元,仁宗特命以(皇宋通寶)為文,有篆真二種,又有鐵錢。此皇宋通寶屬於北宋的非年號錢。因南宋也鑄有(皇宋錢),故此種皇宋通又被稱作北皇宋。」
皇宋通寶鑄造量大,版式豐富,多為普通品種,篆書和真書可成對。但有一種錢文是九疊篆書體,存世非常罕見。
九疊篆書體主要用於宋、元時期的印章,而反映在歷代鑄幣上也僅此一例。

二、元符隸書

北宋的元符錢鑄於哲宗元符年間,錢文多為元符通寶,以篆書和行書最為常見,可做版式配對。還有一種楷書體,多為鐵錢,銅錢為鐵母或鐵範銅。
而最為少見的是隸書體,有通寶和重寶兩種,存世稀罕,鑄造精美,為試鑄樣錢的性質。

三、紹聖隸書

北宋的紹聖錢鑄於哲宗紹聖年間,多為元寶和通寶。其中,元寶多為篆書和行書體,可做版式配對。通寶多為楷書體的小字版。
有一種隸書體的紹聖元寶小平錢,存世稀罕,鑄造精美,為試鑄錢性質。還有一種隸書體的紹聖重寶錢,形制大小類似折二錢,風格特征同隸書體的紹聖元寶小平錢,也應為試鑄錢性質。

四、聖宋隸書

北宋的聖宋錢鑄於徽宗建中靖國年間,以篆書和行書最常見,版式豐富,鑄造精整,是徽宗錢的熱門品種。
聖宋錢中以隸書體最為少見,元寶和通寶都有。其中元寶有小平錢和折二錢,小平錢稱為「木宋」版,屬於名譽版式;折二錢為鐵母版。通寶為背當五的試鑄版式,為聖宋錢的頂級大珍。

五、大觀行書

北宋的大觀錢鑄於徽宗大觀年間,書體為宋徽宗自創的瘦金體。宋徽宗藝術造詣高超,他的禦書錢文在崇寧、大觀、政和、宣和錢上均有體現。
「風流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少,任憑頑鐵買江山!」此詩句便描述了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
除了瘦金體外,大觀錢中還有一種行書體,即「行書大觀」。行書大觀鑄有鐵錢,銅錢為鐵母。此版書體瀟灑勁美,藝術氣息濃厚。

六、宣和行書

宣和錢亦為宋徽宗鑄幣,有篆書、隸書、瘦金體等,鑄造精美,頗受泉友喜愛。

此外,還有一種極罕見的行書體,應為試鑄性質。此錢為折二型,筆畫細膩如行雲流水,再次體現了徽宗鑄幣的藝術美感。

七、光定篆書

西夏早期鑄幣粗糙不精,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後期鑄幣呈現出精美規整的特征,而光定元寶就是代表之一。

光定元寶鑄於西夏神宗光定年間,距西夏滅亡僅有十余年,也是西夏的最後一種鑄幣。光定元寶常見為楷書體,鑄量較多。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寧夏賀蘭山地區發現一枚篆書體的光定元寶。此錢形制特征同楷書體,可為對錢,文字纖細俊秀呈玉箸篆風格,彰顯西夏鑄幣中文化後高超的藝術造詣。

近年來,篆書體的光定元寶發現數量漸多,但仍為古泉中的稀罕之品。

八、天盛行書

天盛元寶亦為西夏鑄幣,鑄於西夏仁宗天盛年間(1149-1170年)。常見的天盛元寶為楷書體,也是西夏鑄幣中鑄量最多的品種。
近年新發現一枚行書體的天盛元寶,從字型風格看與北宋的聖宋元寶行書體相近,特別是「元寶」兩字氣息一致。聖宋元寶鑄於北宋建中靖國(1101年)年間,而天盛元寶鑄期晚於聖宋元寶,結合錢文風格,推測此枚行書體的天盛元寶應為聖宋元寶的改範錢,存世僅見,未正式鑄造流通,或為試鑄樣錢。

九、天啟篆書

歷史上,使用「天啟」作為年號鑄錢的有兩種,即徐天啟和明天啟。徐天啟為元末義軍鑄幣,明天啟為明代鑄幣。相比之下,徐天啟屬於珍稀品種,多為楷書,存世量不多。
但即使是珍稀品種,徐天啟裏還有一種篆書體,更是鳳毛麟角,為泉界名品,有泉友認為屬於試鑄性質。

十、昭武篆書

昭武通寶為三藩錢之一,是吳三桂在三藩之亂後期,窮途末路之時於衡州稱帝期間鑄造。
常見的昭武通寶多為楷書小平錢,還有一種篆書體多發現於甘陜地區,有小平胡折十型兩種,折十型背有壹分兩字,為折銀錢。
篆書體的昭武通寶地域性比較明顯,形制特征和鑄造工藝也與楷書體的小平錢有明顯不同

十一、鹹豐戴書


鹹豐戴書體是鹹豐錢的名譽品種,此書體相傳是清代著名書畫家戴熙所書寫,錢文瘦勁,筆鋒剛勁有力,在鹹豐錢中風格顯著。除戴書外,其他書體在鹹豐錢中也多有展現。

戴熙為道光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他既是一位書畫家,也是一位古泉學家,其在古錢幣方面很有造詣,著有【古泉叢話】一書。
相傳戴熙收藏過一枚古泉珍品「大齊通寶」,由於這枚「大齊通寶」有殘缺,因此被稱為「缺角大齊」。鹹豐十年,太平軍攻破杭州城,在走投無路下,戴熙懷揣此錢投水而死,「缺角大齊」從此杳無音信。

十二光緒篆書

清代制錢以楷書為官方書體,其他書體變化非常少見,而光緒錢中有一種篆書體殊為奇特。

此光緒通寶面文為篆書,背有左月右日紋飾,據考證為寶福局鑄造。此錢整體鑄工精美,形制規整,錢文秀麗,書體勻稱,風格與普通光緒小平錢明顯不同,當為試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