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11個老物件,認出一半就算你厲害,能叫出名字都40歲以上了吧

2024-05-23收藏

「懷舊」已經成為當今人們生活的另一種流行,那些帶著時代「郵戳」的物件你還認識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開放程度擁抱世界。從那個時候開始,各種新奇的事物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下面,大家來看看這些令人感到熟悉的老物件吧。

一、搪瓷制品

老搪瓷杯、老搪瓷痰盂、老搪瓷臉盆是七八十年代的人們普遍使用的產物。那時人人都用搪瓷杯喝水,用搪瓷痰盂起夜,用搪瓷臉盆洗臉,其實它本質上就是一個不銹鋼外塗了一層瓷釉。

而當時搪瓷制品受到人們的熱情追捧,不僅是由於耐熱、手感好,更是因為它兼具瓷的溫潤和不銹鋼的堅固。又加上當時的工業能夠大量生產搪瓷制品,價格還算親民,普通人家買上幾個也不心疼。

至於它沒能流傳下來的原因是經濟成本高,比不上如今使用的塑膠耐摔,加上它接觸多了也會對人身體造成傷害。

二、理發推子

每個七八十年代的人童年的「陰影」之一,必有去理發店理發。伴隨著推子「哢嚓」的聲音,心裏一下一上的,有時還有可能被推子夾住頭發,痛苦不已。

手動的推子是很慢的,理發師每剪一寸就得開合一次。去晚了,人們還要花上漫長的時間等待。當然,手動的推子更考驗師傅的手藝,能不能笑著走出理發店還得看運氣。所以在那個時代,位於家附近的理發師一定是有口皆碑的,至於技術不好的久而久之也就沒什麽人光臨了。

三、縫紉機

縫紉機是以前新婚夫婦置辦新居必有的一個物體,可想而知它的地位之高。不同於現在隨處可見的服裝店,那時候人們還是傾向於自己動手制作。

自己在家用縫紉機做衣服,一來是由於價格,二來人人都有一副好手藝,外面衣服上有的花樣,自己琢磨琢磨也能做出來。

七八十年代的人一聽到縫紉機的「吱吱呀呀」和「哢噠哢噠」的聲音,就會盼望著自己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四、BP機

BP機也叫尋呼機,在當時也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懷舊的物件,還是因為它只出現在那個時代。最初尋呼機一經問世,價格不太親民,後來價格逐漸隨著產品的成熟而下降後,尋呼機又被大哥大取代了。

人們大都記得那個時候它的廣告,無論是從收音機還是黑白電視,各種渠道宣傳的尋呼機深入人心。緊追時尚和科技的人,喜歡用它來互相發送資訊,出入政府和高檔酒店的人們身上就掛著一台尋呼機。

五、收音機

和縫紉機一樣,收音機也算得上是新婚夫婦中的幾大件之一。在那個資訊傳播仍然靠口耳相傳的年代,人們收聽國內各種新聞還得靠收音機。

收音機逐漸發展,可以收聽的頻道也越來越多,自然而然,人們可以收聽的內容種類多了起來。既有戲劇歌曲,又有評書。

當然功能如此先進,能買得起的人還是少數。一到晚飯的時候,大家都端著碗,在收音機前,聽來自天南海北的聲音。

六、黑白電視

收音機日益普遍之後,人們便不滿足於只聽聲音了,於是黑白電視就誕生了。最早的黑白電視是北京牌的,此外有名的黑白電視還有來自上海的昆侖牌。黑白電視只有兩種色彩,但有的人家會利用一種神奇的紙,貼在電視機螢幕上,這樣能看到彩色的電視。

在很多人童年的記憶裏,一到吃飯都會不約而同地圍到有電視機的人家。如果遇到訊號不好,還要調節天線。即使只有黑白兩色而已,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七、彈子鎖

這彈子鎖是那個年代人人家裏都用的鎖,沒有什麽花裏胡哨的功能。它的結構非常簡單,鎖芯裏有個彈珠,彈珠落下卡住凹陷即能鎖住大門,其一般都配一個圓圓的頭的鑰匙。

家裏有事出門,大人總會把這個鑰匙連一個繩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又或者將鑰匙分散藏著,磚縫、櫃子、門墊,只有家裏人才會得知這個鑰匙究竟在哪兒。當小孩自己回到家,輕車熟路地取出鑰匙開啟家門後,總有種掌握全域的豪氣。

八、二八大杠

二八大杠是那個年代一種尺寸為二十八的自由車,那個年代裏,二八大杠也不是人手一件,城市裏普及度還算高,然而到了村裏,或許只有書記和有錢的知識分子才能擁有。

那個時候的二八大杠,就如同現在的小汽車那般,既能騎著載人,又能在大杠前、座位上放貨。可車子尺寸很大又重,座椅還高,只能由成年人駕駛,偶爾載一載小孩,還得人先起步,抓住時機上車。上了車,還要防止腿被卡進去。

九、上海牌手表

如今,可以在各大購物軟體上買到各種手表。但七八十年代的手表著實珍貴,被稱為年輕人結婚的「三大件」之一。最大的制表廠還得是上海制表廠,它的歷史悠久。在那個年代,工人薪資不高的時候,一塊表就需要兩三百塊。

追求時髦,或者有工作需要的人會配一塊上海牌手表。和人說話,總愛掐著表,時間一到,手一放,說一句幾點幾分該走了,這讓那個年代的小孩格外羨慕,回到家央求著戴一戴家人的表,幻想著自己成為大人的模樣。

十、玻璃彈珠

說了這麽多老物件,接下來的兩個更貼近七八十年代的童年回憶。玻璃彈珠就是其中之一,經常能看到街上的小孩把手插進口袋,然後發出清脆的撞擊聲。毫無疑問,一定裝的是彈珠。

彈珠也能玩得講究,手到眼到,一個厲害的彈球手幾乎能稱霸整條街。玩比賽還有規則,如同司諾克一般,先打什麽色,最後打那顆球。當然,畢竟都是小孩,玩得高興,什麽也不顧了,那種無拘無束的彈球相信也是很多人的回憶了。

十一、洋畫

最後介紹的老物件也是童年回憶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份——老洋畫。洋畫,也叫煙牌,是從很早就流行在香煙盒子上畫的精美人物畫。

後來有專門的一整張,對於孩子來說,更為珍貴,那得多少個一百分才有的超級「VIP」待遇。回到家裏,拿著勝利品,裁成一片一片,立馬就沖出家門,和小夥伴來一場刺激的「拍畫」。多的人現拍,有技術的一「拍」到底,越來越多,沒技術的就只能期待下一次的獎勵。而這一「拍」,就是一個童年。

結語

能知道這些物件,差不多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算到如今,該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中年人愛懷舊,其實是因為那些老物件的背後是一代人辛勤勞動的記憶。正是那一個個努力勞動的七八十年代的人為祖國的建設前仆後繼,才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而這些老物件也讓無數人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擁有一個與過去自己獨處的時刻。

參考材料:

【中國生活記憶(第三版)】錢躍、陳煜

【1949~1978年中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歷史評價】朱高林

【中國生活記憶——建國60年民生往事】陳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