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研墨先謝贈硯人—— 這一刻我感受到蘇轍收到禮物的欣喜

2024-07-28收藏

多年以前去大理喜洲駐村采訪,借宿在一戶村民家中,幾天的時間感受到了白族群眾的淳樸熱忱。適逢春節前夕,喜洲當地群眾請幾名專題小組的記者為他們寫春聯。一時找不到放墨汁的容器,便尋了只白瓷大碗盛墨。我借宿那家的主人忽然想起碗櫃背後有個老輩人用過的硯台,就去翻找出來洗凈送我。

此硯非石,也無題字,硯池光潔,硯蓋上刻繪著童子牧牛的場景。當時沒仔細看,到工作完成後洗凈墨痕擦拭才發現雕刻很是生動,不是庸手之工。其造型簡潔古拙,呈現蟹甲青色,包漿舊痕渾厚自然。手指輕彈,金石之聲清越。以我那時候的鑒賞能力,雖不認得硯品,但也知道是好硯一塊,故此以貴重為由推辭不受。奈何主人家相贈之意甚切,我回程返家後才發現,此間主人用厚紙包裹硯台後悄悄塞到行李箱的夾層中。不禁感嘆,深感厚意。

此硯伴我日久,期間隨著收藏知識的增長,也熟知了硯品,方才認出這是一塊澄泥硯。

澄泥硯以黃河漬泥為原料,經選泥、采泥、澄清、過濾、陳腐、做坯、陰幹、雕刻、打磨、燒制、精修……10余道工序制成,質堅耐磨,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列以四大名硯之中。

我獲贈的這方澄泥硯,胎體厚重堅硬,金沙遍身閃現,雕工生動,雖無款識題字算不得上品,但與當今市場上的眾多仿品比較,仍是一方不可多得的古運河泥澄泥硯。時用它研墨,果真是「易發墨,不損毫。」後從市場上購得一方現代工藝制作的澄泥硯,與之比較差距明顯,研墨直打滑。

中國地域廣闊,文化傳統深厚,不少地方都出產名硯。早在唐代就有「四大名硯」之說,分別是廣東端硯、安徽歙硯、甘肅洮硯以及山東紅絲硯。待到宋代,紅絲硯原料逐漸稀缺,產自山西的澄泥硯逐漸取而代之,列入四大名硯之中。

澄泥硯與其它幾大名硯有別,它並不是采石斫制而成,而是用河泥燒制的陶硯。古籍記載,將用雙層絹制的袋子吊在汾河內,絹袋對河水裏的泥沙雙重過濾,最終沈入第二層絹袋裏的細泥就是澄泥。「取之於水而成之於火」的澄泥硯質地細膩,一經成硯便是文人追逐的上品。

自古愛硯人中,東坡先生必然算得上一位,澄泥硯在他的詩作中也有出現:「舉世爭稱鄴瓦堅,一枚不換百金頒。豈知好事王夫子,自采臨潼繡嶺山。經火尚含泉脈暖,吊秦應有淚痕潸。封題寄去吾無用,近日從戎擬學班。」據稱這首詩是蘇軾29歲時與弟弟蘇轍的一首唱和之作。

彼時蘇軾得到一方上好的澄泥硯,轉贈給弟弟蘇轍。蘇轍很是開心,寫了一首詩感謝:「早與封題寄書案,報君湘竹筆身斑。」白話的意思是:「趕緊把包好寄過來,我回贈你一枝湘妃竹的毛筆。」以上詩作就是蘇軾回給弟弟,說明贈送硯台的理由:「世人都說鄴瓦最堅硬,以百金為代價,也換不到一方鄴瓦硯。但是我現在暫時用不上,我要像班超一樣,投筆從戎報效國家去了。」

古代文人與文房四寶關系非常密切,不但經常把硯台互贈友人,也把書齋中的各種文房器物都看作朋友,硯台也因此獲得了「石友」「石君」的美稱。

我獲贈了一方硯台,每當使用它的時候,就會想起贈硯人的厚意,也因此感受到了古人獲贈硯台的欣喜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