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輝煌淄川窯
——山東淄博古陶瓷研究文章之一
文|圖 魏傳來
淄川龍泉古窯
淄博,位於山東省的中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年輕的城市之一,其所轄的淄川區,就是【中國陶瓷史】所記載的著名的古代「淄博窯」所在地。
淄川境內有著豐富的柴木資源、煤炭資源和陶瓷原料資源。據史料記載,淄川的地下煤炭早在唐代以前就有人工開采,至宋代煤窯采掘技術已是非常發展了。淄川的陶瓷原料資源分布廣、品種多,主要有白藥石、焦寶石和各種陶土(青土)。在淄川磁村與大昆侖之間的宋家坊一帶,分布的優質陶土用一元配方即可直接用於燒制瓷器。這些都為淄川古代陶瓷業的長時期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基礎。
淄川最早的陶器生產要上溯到距今6500年的淄川口頭村大汶口文化遺址,已發現這時有手制燒成的泥質紅、白陶器。在距今4500年的淄川北沈馬和淄川三台龍山文化遺址,輪制磨光黑陶器的燒制已十分普遍和成熟了。在1976年對淄川磁村窯進行科學發掘的過程中,又意外發現了漢代的釉陶窯址,並在磁村的古墓中,出土了完整的漢代黃丶綠釉陶器。但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生產,是開始於北朝時期的淄川寨裏窯。
淄川北沈龍山文化黑陶瓶
位於淄川區東北部黌山腳下的寨裏大張古窯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北方最早的青瓷產地之一,初建於歷史上的北朝時期(公元386-581年),其產品主要有罐、瓶、缽、盤、碗、尊等,以青瓷餅底碗居多,其造型厚重,胎質灰白,雜質較多,燒結度很高。早期產品大都釉色斑駁,凡器外均塗半截釉,腰部以下露胎質,頗具初創時期的風格。晚期工藝改進,從胎料、釉料的選擇和配制,到成型、施釉、建窯和燒成,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成型技術上已熟練地采用了慢輪拉坯成型。產品質地細膩堅實,釉層加厚,釉色青中泛黃,明亮潤澤,造型更加秀美,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該窯燒造的青瓷蓮花尊(見圖),器形碩大,裝飾瑰麗,工藝復雜,頗具匠心。視覺效果高雅聖潔,華貴之氣盎然。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堪稱中國早期青瓷藝術瑰寶,是淄川窯早期青瓷的代表作品,1987年被國家定為一級文物。寨裏窯燒造瓷器的延續時間較長,直到唐代仍繼續生產,而且規模不斷擴大,產品更加豐富多樣。
淄川磁村窯漢代綠釉陶耳杯
唐代,除寨裏窯繼續燒造外,淄川城西二十多裏的磁村窯開始興起,窯址主要分布在南北窯窪,華巖寺和蘋果園一帶,面積較大,相傳村附近有「窯王殿」和「曬金場」兩個地方,是古代磁村窯場的作坊。磁村窯始於唐代而終於元朝。。磁村唐代初期燒制青瓷產品,造型輕巧別致,釉色純凈,唐代中期以盛產黑釉瓷獨秀一方,產量較大,品類豐富,品種主要是日用瓷,有瓶、壺、罐、爐、燈、碗及各類擺件玩具等,胎質堅實,雕、貼、鏤等裝飾工藝技法已很普遍,釉色晶瑩潤澤,色黑如漆。除黑釉產品外,已能生產白釉瓷和醬釉瓷,白瓷都用化妝土,釉色較純正,並盛行在白釉上點綠彩,開創了中國北方瓷器生產彩瓷的先河窯。在唐代晚期大量燒造色釉瓷的同時,開始試燒雨點釉和茶葉末釉等藝術釉瓷器,並在窯址發現了中國北方目前所知最早的雨點釉瓷和茶葉末釉瓷標本。
淄川磁村窯漢代醬釉人面足陶鼎
淄川磁村窯在經過五代進入宋朝以後,迎來了它的全盛輝煌時期,燒造瓷器的地點迅速增多,燒造規模日益擴大,以磁村窯為龍頭向周圍迅速擴充套件。現已發現的窯址為淄川嶺子鎮的郝家窯,鞏家塢窯,淄城鎮東關窯以及當時屬淄川縣的顏神店(今博山)各窯(大街窯、八陡窯、山頭窯等)。燒制的產品,燒制工藝和特點與磁村窯相同,說明了當時制瓷工藝技術是以磁村為中心,逐漸向周圍發展和擴散的,從而奠定了淄川磁村窯燒造瓷器的核心地位。這時期的產品仍以黑釉產品為主,白釉產品次之,在裝飾技法上已較多地采用模印、劃花、剔花等工藝,產品胎質灰白堅致,瓷化程度高,且多薄胎器。這時期的標誌性產品是「粉杠瓷」,又稱為「黑釉粉棱瓷」。這種釉色裝飾手段多用在花口瓶及罐類器皿上,民間稱之為「線條瓶」、「線條罐」。是先在胎上立粉作杠,然後醮掛黑釉,由於粉杠高突脫釉,燒成後,在杠突處便露出條條由白色粉料顯示出來的白線條,這種縱列線條雖不規整,但是黑白分明,極為美觀。從發掘的窯爐遺物中可以看出,疊燒方法有所改進,即由原來的「支釘」「墊餅」 疊燒法,改為「澀底」 疊燒法。這種疊燒方法比支釘、墊餅疊燒法省工省料,增加了窯爐容量,減少了粘疤結連現象。在器物類別上除大量燒制日用生活器皿外,開始較多生產美術玩具瓷,且種類繁多。
淄川磁村窯漢代醬釉雙耳紋陶罐
據史料記載,北宋初期官府在磁村專門設「務」收稅,故磁村時稱磁窯務,進而證明當時燒制瓷器的規模和產業的興隆盛況。
公元1127年,金人南侵,北宋滅亡。時山東為金政權統治。這時淄川為金山東東路之大縣,張店(今淄博市政府所在地),顏神店(今屬博山)、金嶺(今屬臨淄)是著名的淄川三鎮。雖社會動蕩,淄川陶瓷業較宋代仍有較大發展。在燒制工藝上普遍采用了匣缽套燒,燒成方法由燒柴發展為燒煤,產品型別增加,裝飾技法更加豐富多彩,這一時期的瓷窯仍以磁村窯為中心,鞏家務窯、郝家窯和顏神店各窯同時興隆。品種多為日常用瓷,整器多用單色釉,有灰、白、黑、褐釉等,另外還有絞胎瓷、三彩瓷和粉杠瓷等裝飾工藝,雨滴釉、兔毫釉、茶葉末釉丶鷓鴣斑釉等結晶釉瓷器產品燒制已十分成熟,白地點綠彩釉瓷更加精美,並偶有少數「窯變」釉瓷器,在白釉綠彩上泛出不規則的紅色斑片,鮮艷美麗。
淄川寨裏窯青釉陶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生產的以黃、綠、褐釉為主的三彩陶瓷,更是別具一格,使用了高溫燒胎、低溫燒釉的二次燒成法,既沿襲了唐三彩的制造工藝,又在諸多方面有所創新。其三彩產品大致可劃分為建築構件類,生活器皿類及擺件玩具類。從出土實物和殘品標本看,數量非常之多,而各種人物造型是其中最多的一個品種。這些尺寸不大的人物形象有擊鼓者、打鑼者、執鏡者、持扇者、抱祖者、擎鞠者,雖姿態各異,但形神兼備,令人贊嘆。此類小人形象,在宋金廣為流行,名為「麽喝樂」。據宋代 孟元老 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七月七夕,潘樓街東……皆賣麽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反映的是北宋時的一種社會習俗。沿襲至金,仍然不衰。
淄川磁村窯五代白釉點綠彩渣鬥
這一時期,淄川的另一處古窯異軍突起,其白地黑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界有很大影響,這就是位於淄川城東南約十五公裏的西河鎮坡地古窯址。
坡地窯周圍群山環抱,好象一個天然盆地,窯址面積綿延很大,所燒瓷器多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花口瓶,橄欖形四系瓶,玉壺春瓶以及枕、盆、盤、碗、甕等日常生活器皿。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以白地黑花裝飾的瓷器,它以強烈的黑白對比色調,用手工彩繪的技法,以毛筆為工具,用彩料直接在施白色化妝土的胎上作畫,然後施一層透明釉進行燒制。著名陶瓷專家馮先銘曾認為,這種釉下白地黑花技法的創造發明,直接導致了元明時期中國青花瓷器的大發展。
淄川磁村窯宋代白釉大筆洗
以文字作為裝飾是坡地窯瓷器裝飾藝術的又一顯著特征。在裝飾題材上,匠工們大多取材於民間生活小景,不僅有精工細繪的花鳥蟲魚,也有千姿百態的飛禽走獸,更有繪畫生動的山水人物以及結構嚴謹的幾何紋樣,再配以詩詞佳句,名言吉語。有的甚至直接在瓷器上寫上「官」、「忍」、「香」等字樣作為裝飾的主紋樣,這是坡地窯匠師們的一種大膽創造,更是當時民間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生氣勃勃的藝術形式,為我們今天留下了許多不朽的陶瓷藝術作品。
到了元、明,白地黑花裝飾成為坡地窯最為流行的裝飾手法,在風格上,一方面仍有一些精彩的人物故事畫和花葉草紋畫的瓷器制品,另一方面絕大部份產品變得草率而單調,呈現出衰落跡象。
元末明初,山東地區戰火紛起,淄川的陶瓷業一度受到嚴重破壞,磁村等窯就此先後停燒。明、清時,在今淄川區的西河和渭頭河一帶淄川陶瓷業得以迅速復興,能尋找到的文獻是這樣記載的:「1622年(明天啟二年)西河窯坊殊盛,有窯百座,產缸、盆及黑釉碗等,業陶者在村中建窯神廟。」「明崇禎15年,淄川大昆侖西山一帶發現白釉石(白藥石),淄川龍泉渭頭河窯空前繁榮,以制作黑釉、白釉產品為主,陶者近千,並建有窯神廟」。「清康熙元年,淄川渭頭河窯已達到數十座,產品銷周圍數縣」。「1723年(清雍正元年)劉氏、韓氏在淄川渭頭河橋口南北分別建圓窯,以生產碗、盆等」。「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淄川峪頭河村(今渭頭河村)孫氏建窯生產黑陶碗」 。「1819年(清·嘉慶二十三年)淄川峪頭河村業陶者發展到六七家,生意興隆,於村西建窯神廟」。
至清末見於記載的謂頭河一帶窯廠就有致和、大成、松林、王繼隆、孫兆壁、司仲言、戚治普、劉繼廣等八家。總資本過一萬大洋,從業工人已超千員。
民國時期,渭頭河一帶有順和、義昌、德盛、三畝園、新生、福興、西信等20余家窯廠,共有缸窯、碗窯、盆窯44座,均為圓直焰窯(饅頭窯)。陶瓷生產制作仍沿用舊法,先將原料置於牛拉石碾中研磨成粉,攪和成泥,然後用泥條手工盤築制坯,烘幹上釉後入窯燒制而成。並逐漸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傳統產品——「渭頭河大甕」。
在經歷了漫長的從陶到瓷的歷史過渡後,從1400多年前的北朝時期到民國,淄川制瓷業歷經輝煌。余韻延及至今。
各個窯址銜接有序,存續關系清楚,窯址集中,綿延不絕,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不多見的,應該說,今天的「淄博陶瓷 當代國窯」,就是淄川古代制瓷工藝的繼續和發展。
淄川古代窯址生產的瓷器,主要是民窯產品。清乾隆八年縣誌稱當地產瓷器為「農氓器也」。是否生產過「官窯」瓷器?據【宋會要輯稿】一書記載,北宋時代朝廷在開封設「建隆坊」,專門有瓷器庫,「掌受……饒州、定州、青州白瓷器。」當時的饒州(即今景德鎮)、定州(河北定窯)是北宋著名的瓷器工藝中心,把青州和饒州、定州並列,說明在宋代青州也應是一處重要的制瓷工藝中心,但直到今天,青州(益都)本土也未發現古瓷窯址。而淄川與青州搭界,宋代時今山東地域的最高行政機構是京東東路,治所設青州,轄淄州。將京東東路從淄州磁村窯征集的進貢白瓷,文獻記載為青州貢白瓷,應是很自然的事情,就象今天將山東從淄川征集的產品說成是山東產品一樣。這樣就可能得出一個結論:宋代的青州貢白瓷就是指淄州磁村窯的白瓷,但這是一個需要關註和深入研究探索的課題。需要註意的是,淄川磁村曾一度隸屬顏神店鎮,而顏神店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始劃歸益都縣,宋代磁村的行政區域歸屬尚需進一步考證。淄川陶瓷歷史的發展和沿革雖然極為漫長,但有價值的可供參考的古代文獻資料卻很少,所以,我們的實物證據和標本就更顯得十分重要和珍貴。
淄川發現的多處古窯址,在分布規律上有著很大的一致性,大都建在地勢相對平坦但靠近山坡丘陵這些原料、燃料、用水和傾倒垃圾較為方便的地方。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淄川古窯的分布與煤礦的分布關系密切,在有古瓷窯的地方,地下或附近必定有煤礦資源,但這並不說明淄川古窯都是用煤作燃料的煤燒窯。煤炭的熱量雖高,但卻不如木柴的火焰長,從燒柴到燒煤的過渡,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窯爐結構的變化和燒成技術的改進。這個過程在淄川古窯燒瓷歷史上是很漫長的。根據窯址發掘報告,淄川各窯用煤燒瓷的年代主要開始在金代,在此前基本都是用柴燒窯。而且淄川地處丘陵地帶,柴木資源十分豐富,因而古瓷窯與煤礦的關系,不只是個燃料問題,還應與制瓷原料有關。淄川古窯所用的制胎原料,主要是堿石和青土,這些陶土是煤層的伴生物,一般都處在煤的上、下層或夾層中,且埋藏較淺,容易開采。
淄川古陶瓷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是肯定的。但現在在學術界,一般認為古淄川窯屬磁州窯系,是受磁州窯影響而發展起來的,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還是要進行商榷的。和淄川窯一樣,磁州窯(今河北磁縣觀台鎮,宋屬磁州,故名。)也是中國北方負有盛名的一處瓷窯,始於宋,盛於宋金,終於元。縱觀淄川古陶瓷發展的歷史,淄川寨裏窯址和磁村的唐代窯址都大大早於磁州窯,而且淄川各古窯各時期存續關系明確,應是獨立發展起來的相互沿襲和自成體系的窯群系統,至於淄川古窯和磁州窯的產品風格相一致,應該是相互交流或許是磁州窯受淄川窯系影響的結果。
淄川古代陶瓷業的輝煌成就,是淄川先人們對中華文明的偉大貢獻。淄川厚重的陶瓷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更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文化資源,這將激勵並吸引著每一個熱愛家鄉的淄川人不斷去進行研究和探索
劉般伸,特型演員,著名書法家。
有需要劉般伸先生書法作品或者蒞臨現場演出鼓勁加油的請聯系【都市頭條·濟南頭條】。
劉般伸先生毛體書法作品欣賞
史誌年鑒、族譜家史、
各種畫冊、國內單書號、叢書號、
電子音像號、高校老師、中小學教師、
醫護、事業單位晉級
策展、推介、評論、代理、銷售、
圖書、畫冊、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