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北京保利:古代上流社會「祝壽」,送什麽禮物才真的貴重?

2024-06-04收藏

▲清早期 黃花梨螭龍福祿壽紋框人物故事圖圍屏(12扇),局部

藝術自媒體/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圖/ 北京保利




清朝內務府檔案「木作」檔,有一條雍正九年(1731)二月的記錄:「二十八日,內務府總管海望傳:做深柳讀書堂平台內鬥尊圍屏一架,共十二扇。記此。此圍屏系工程處成造,京內造辦處裱糊,於本月三十日糊完,司庫常保持進,陳設在深柳讀書堂訖。其原拆下美人畫十二扇,交領催馬學邇訖。」


雍正十年(1732)八月又記:「二十二日,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日司庫常保、首領薩木哈持出美人絹畫十二張,說太監滄洲傳旨:著墊紙襯平,各配做卷桿。欽此。本日做得三尺三寸杉木卷桿十二根,並原交美人絹畫十二張用連四紙墊平,司庫常保、首領薩木哈持去,交太監滄洲收訖。」


揭秘了故宮博物院藏【胤禛十二美人圖】最初並非傳統掛軸或貼落,而是一架十二圍屏的屏心畫面,最初陳列於圓明園「深柳讀書堂」中。雍正皇帝登基後,曾作【深柳讀書堂消夏】【深柳讀書堂避暑】二詩,可見其很喜歡這個地方,而這架十二圍屏則是書堂的重要陳設。


作為明式家具中體量最大者,圍屏可折疊,又稱「軟屏風」,其裝飾效果往往更重於實用功能。此外,圍屏因形制碩大,制作費料甚巨,若以黃花梨、紫檀等名貴木材,造價甚昂。


故宮博物院藏有兩件「紫檀雲龍壽字紋大圍屏」,屏心裱絹地書法,嵌螺鈿,裙板雕刻雲龍紋、壽字紋等,殊為精美,被譽為圍屏的極致之作,是康熙皇帝六十歲「萬壽節」時,分別由十六位皇子與三十二個皇孫聯袂進獻的壽禮,堪稱至尊至貴的皇家重器。孝莊皇太後六十歲「萬壽節」時,康熙皇帝制【萬壽無疆賦】,亦親書圍屏進獻,以盛其美。



清 紫檀雲龍壽字紋大圍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曹雪芹【紅樓夢】中也有關於「圍屏」的描寫。如第七十一回賈母過壽時,王熙鳳對賈母說到:「共有十六家有圍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內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紅緞子緙絲滿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壽圖的,是頭等的。」


第七十六回賈府在「凸碧山莊」賞月時,亦記:「於廳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圍屏隔作兩間,凡桌椅形式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


第九十二回馮紫英以「廣西同知進京引見」,帶來四件洋貨,是可以進得貢的。其中一件是圍屏,馮紫英對賈政說:「有二十四扇槅子,都是紫檀雕刻的,中間雖說不是玉,卻是絕好的硝子石,石上鏤出山水、人物、樓台、花鳥兒等。一扇上有五六十個人,都是宮妝的女子,名為‘漢宮春曉’。人物的眉目口鼻以及出手衣褶,刻得又清楚又細膩,點綴布置都是好的。我想尊府大觀園中正廳上卻可用得著。」



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旅順博物館藏

由此可見,上至帝王貴胄,下及達官巨戶,將圍屏作為廳堂陳設或壽禮等,無疑彰顯著主人顯赫的權勢、地位與富貴。事實上,自明晚期始,奢靡之風便甚為盛行,尤其是壽典活動,則「凡壽之禮,其饋贈燕沃必豐」。慶壽儀式上,主人又往往請文人書寫壽序,或為吉語贈言,或敘壽者生平。 [1] 而圍屏因其貴重,屏心又可裱畫或書寫壽序,形制典雅華貴,壽宴上可供客人瞻仰品賞,遂成為壽禮的極佳選擇。


另據【東華錄】卷六十五,康熙四十一年(1702),禦史王度昭參奏戶部尚書李振裕收取屬員賀壽圍屏,應予革職查辦。而康熙皇帝駁斥說:「吏部此議甚謬。李振裕果如王度昭所參勒取屬員禮物,其罪寧止革職?若止收一圍屏,豈宜以細故輕黜大臣?凡堂官受屬吏圍屏,亦常事耳。」在康熙皇帝的眼中,堂官收受賀壽圍屏,亦是正常的事情,不值得大驚小怪。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此亦可見圍屏賀壽之風尚。



清早期 黃花梨螭龍福祿壽紋框人物故事圖圍屏(12扇)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6324

清早期

黃花梨螭龍福祿壽紋框人物故事圖圍屏(12扇)

單片 p18cm W53cm 加銅榫頭 54.6cm

RMB: 9,000,000 - 12,000,000

【備註】 西安戶出



此次,即將在北京保利2024春拍呈現的「清早期 黃花梨螭龍福祿壽紋框人物故事圖圍屏(12扇)」,完整成套,透雕紋飾,繁復精妙,以黃花梨良材制作,木質細膩堅密,木紋清晰絢爛,屏心裱畫亦基本保存完整,則百不存一。整作流傳至今,高過三米,寬逾六米,氣勢撼人,處處透著朱門氣派,殊為可貴。


本架圍屏,共十二扇,每扇圍屏以合頁相連,用五根橫材,又稱五抹式,邊框看面平素,黃花梨的紋理自然顯現無遺,內緣起銳利的委角線,以肩榫與腿足相交,榫卯謹嚴,腿足包銅,銅件亦包漿濃厚,古樸典雅。


上方楣板鑲裝委角長方形開光,周匝斜鏟地,使得開光鼓起。開光內透雕兩只螭龍紋,兩邊的圖案左右相對,螭龍體態舒展,龍身彎轉,其尾卷曲,長吻大口,作蹲立狀,尾部、爪部均呈卷草紋飾,造型生動清新,組成抽象的雙螭捧 「福」「祿」「壽」三種文 字,寓意吉祥。


楣板組成抽象的 雙螭捧「福」「祿」「壽」 三種文字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屏心中部的腰板,亦較為特殊,不設絳環板,而是另設一周黃花梨圈口為牙條為子框,內裱絹畫花卉或花果圖案裝飾。


下方裙板,開光內雕飾繁復,極為精美,圖案上下相對,浮雕兼透雕螭龍紋,周圍如意流雲紋環繞,螭龍全身草葉蔓轉,圓潤婀娜,兜轉有力,或升或降,或曲或展,盤錯蜿蜒,亦組成「福」「祿」「壽」紋飾,與楣板處呼應,足見匠人奇思巧構。布局則繁密得得當,層次豐富,線條流暢,螭龍亦是身姿夭矯,形態各異。遍觀國內外公私收藏,圍屏裙板有此神采者,亦屬少見。





亮角處飾以壸門牙板,拐子紋博古紋飾,沿邊起圓潤粗陽線,左右兩端延伸,圖案與其上裙板紋飾呼應,高低起伏富有變化,比例得宜,亦得玲瓏之趣。整架圍屏制作精美,雙面有工,工藝之精湛,用料之奢靡,體例之碩大完整,非大戶不可享,故尤為稀貴。文學家李漁曾言居室陳設:「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本架圍屏即可稱此雋秀精奇審美之典範,又為明式家具中最大體量之陳設,立於座席後或床榻前,可昭威儀,可護私密,更為難得。


以壽屏為例,圍屏屏心畫面一般為滿床笏、群仙賀壽、漢宮春曉、十八學士、萬花獻瑞等題材,然因歲月侵蝕,大多損毀。而本架圍屏十二幅畫面,紙本,保存基本完整,實是不易,所繪十二屏內容俱是文人雅事,既可單一成幅,亦可成通景畫,頂天立地式構圖,筆觸細膩,設色淡雅,意境清幽,生動勾勒出圍屏主人閑暇時的生活,充滿文人情趣逸致。


蘇軾有【清平樂·賞心十六事】 ,雲:「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暑至臨溪濯足,雨後登樓看山。柳蔭堤畔閑行,花塢樽前微笑。隔江山寺聞鐘,月下東鄰吹簫。晨興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開甕勿逢陶謝,接客不著衣冠。乞得名花盛開,飛來家禽自語。客至汲泉烹茶,撫琴聽者知音。」然人生慰懷之事,又何僅此十六事耳,凡可澄懷味象、蕩滌心塵者,俱有文心。


清早期 黃花梨螭龍福祿壽紋框人物故事圖圍屏(12扇),屏心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由左及右,第一幅繪「尋幽」。取山間一角,山麓下文士頭戴束發冠,執鞭策馬,似正欲與友人會合,仆童在前引路,山腰寫人物三位,身著寬袍,或對坐閑談或站立遠眺,亦是悠然自得。背景林木蔥郁,松針細密,山石巍峨,偶作苔點,淡青色寫遠山,隱約連綿,繪藝精湛。


第二幅「行旅」。畫中溪水潺潺,普都依依,山石樹木勾勒嚴整 。另寫騎馬者二,仆童挑擔緊隨其後。其一騎馬者腰佩寶劍,或透露著主人「武將」身份,作手指高處狀,表情略顯錯愕驚奇,而白馬脖系紅纓球,鬃毛揚起,左前蹄及右後蹄微起,呈行進突停之勢,造型精奇,頗得韓幹、龍眠之妙。近山巔處寫一野牛,身體半露,軀體淡墨略作暈染。主人翁亦應是發現野牛,頗感訝異。


第三幅「聽笛」。遠山重巒疊嶂,淺青、淡墨、赭褐色皴染山體,屋舍掩映其間。近景處亭閣臨水而建,屋檐整齊精美,攢格圍欄作數個長方形開光。溪畔有一小舟停泊,翠竹搖曳,船頭童子吹笛,留白作溪面,淡綠色點染描寫浮萍或荷葉,亭中高士束發,倚欄側坐,作傾耳聆聽狀,旁邊一位小童身著青衣,手拿搖扇,目光卻直視前方,亦應是被笛聲吸引。亭中亦寫長方桌、小幾、格子窗等,有立體透視效果,可見繪者在構圖上將透視法運用入文人畫中,尤其是對建築空間內部的進一步呈現,更是精妙入微,功力不俗。


聽笛,局部


第四幅「撫琴」。宋代【琴論】雲:「攻琴如參禪,歲月磨練,瞥然省悟,則無所不通,縱橫妙用而嘗若有余」。文人畫中以「撫琴」為題材表達知音者可謂比比。是作亦為小青綠設色,山腰平台處兩個高士其一側膝撫琴,另一盤膝靜聽,琴樂之悠遠,躍然於紙。下方另寫一人背手而立,兩漈飛瀑於窮坎之下,又如星漢綿長。


第五幅「踏雪」。雪山巍峨,高聳入雲,天際以淡墨暈染,作傍晚黑雲低沈之遐想,山石或皴或留白,則若漫山白雪初霽,古木枝椏伸延,遠山則隱現,又寓之層次。崖岸下一高士觀此素白味清景象,似欲吟哦。文人踏雪有尋梅之意,梅花耐寒亦表達主人高潔性情。


踏雪,局部


第六幅「濯足」。屈原的【漁父】中有雲:「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其有隨遇而安的處世之道的寓意。畫中山勢奇峻,巖石崚嶒,古木蒼郁,流水潺潺。而畫眼處為一高士坐於船頭,褲腿高挽,悠閑濯足,神情超邁清脫。一旁擺放著酒壺、酒杯,仆童手端盤子正欲出船艙。山腰處另寫一樵夫,身背柴薪,對高士之忘我,頗有羨慕之情。


濯足,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程邃【山水圖軸】」,亦繪一高士泛舟濯足,船身稍斜,人物用筆不多,卻形神兼備,為程邃寫意山水畫之代表作。



清 程邃【 山水圖軸 】,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第七幅「對弈」。深山中隱居雅士對弈,旁邊亦立著一碩大山水屏風,四周蒼松古柏,蓊蓊郁郁,遠山雲霧繚繞,一只白鶴獨立庭院,紅色圍欄亦細膩刻畫。六朝煙雨,魏晉風流,遠離塵囂,大概如是。另寫一人手執佩刀,牽馬而至,應是訪友而來。杜甫曾有詩「楚江巫峽半雲雨,清簟疏簾看弈棋」,亦是表達文人山水間對弈的閑適情景。


上海博物館藏「仇英【臨宋人畫冊】」其中亦有一開「弈棋圖」,兩位弈者促膝手談,另一僧人觀棋,神情甚是投入。旁邊設一座碩大屏風,屏心繪虬松圖。



明 仇英【臨宋人畫冊】,局部,上海博物館

第八幅「看山」。杜牧有詩【山行】,雲:「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描寫了山林秋色,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滿山雲錦,如爍彩霞。而詩人在路途之中也不禁停下欣賞這經霜之美。畫中高士翹腿坐於巖石上,望著寒山裏被白雲繚繞的楓樹,若有所思,其余點景之物如蒼松、野草等亦傲立於清霜冷霧中。不遠處兩位仆童站立於驢車旁,既襯托高士的逸興,又更清晰地表達詩意。


看山,局部

天津博物館藏「鄒一桂 杜牧詩意圖」,亦是取【山行】詩意,繪遠處山峰高聳,雲霧圍繞,近處平地數人停息,觀賞秋景紅花。



清 鄒一桂【杜牧詩意圖】,局部, 天津博物館藏

其余片幅內容包括「觀棋」「讀書」「訪友」等,亦是雅人深致,不一而足。縱觀此十二幅畫作,設色皆淡雅,構圖飽滿宏闊,人物的神態亦刻畫入微,背景環境清幽,圍屏中所表達主人翁高逸逍遙的形象亦可謂生動鮮活,呼之欲出。同時,每幅尺幅甚大,展開一步一景一樂事,與黃花梨繁復精美的紋飾又相得益彰,令人激賞不已,亦不禁感慨若非主人家資萬貫,地位尊崇,焉能用這麽大體量的名貴木料、又請巧匠畫師,費經年累月之功,制成此大圍屏。而能成套傳世並且保存如此完好者更屈指可數。


訪友,局部

關於圍屏制作之奢靡費工,東漢王充【鹽鐵論】中有記 :「一杯盞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其為害亦多矣。」言及一架屏風需要動用萬人勞力,此語難免誇大,然窺斑知豹,亦足可見在古代圍屏作為大型家具,是一個制作工程方可完成。


其高昂價值,另有數例可證。如順治時福建學政宋祖法收到三架款彩圍屏,姓名標示的祝賀者以洪承疇、黃景昉為首,大小文武官員竟達399人,幾乎囊盡彼時八閩才俊,其之貴重亦可知矣。料想宋祖法壽辰時,將圍屏陳列室內,富麗典雅之余,壽星翁的威儀與受人尊重也展露無遺。此三架圍屏現存駐馬店市博物館,被譽為鎮館之寶。



清 宋祖法壽屏(其一),駐馬店市博物館藏

亦或故宮博物院藏「紫檀木嵌銀絲邊嵌染牙廣西府州圖圍屏」,圍屏的邊框用紫檀木制作,其上以銀絲鏨夔紋和蝙蝠紋。圍屏共十二扇,分別以圖案和文字描述廣西歷史上十二府的風貌,應是乾隆初期廣西進奉的貢品。故宮另藏「木包錦邊嵌紙織字圍屏」,屏面以極細的紙絲編織而成,邊框全部以彩錦包鑲。屏風下部鑲絳環板。屏心計有乾隆皇帝禦筆題行書七律十二首,禦制詩收錄於【高宗禦制詩文集】,顯然屬禦制之物,亦是珍罕。



清 紫檀木嵌銀絲邊嵌染牙廣西府州圖圍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 木包錦邊嵌紙織字圍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目前傳世的大型多扇圍屏以黃花梨透雕螭龍紋圍屏、款彩圍屏、紫檀圍屏最為珍貴。然存例甚罕。如 Ruth 及 Bruce Dayton 伉儷舊藏一組十二扇圍屏,屏心嵌山水畫,現貯明尼亞波利斯美術館,載於 Robert D. Jacobsen 及 Nicholas Grindley,【 classic Chinese Furniture】,明尼亞波利斯,1999年,圖版54;另一組,原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藏,錄於王世襄及柯惕思,【明式家具萃珍】,舊金山,1995年,圖版73,後售於紐約佳士得1996年9月19日,編號107;及一例,售於北京保利2019年6月5日,編號5445。


綜上,北京保利2024春拍所呈現的本架 「清 黃花梨螭龍紋圍屏(十二扇)」五抹式,連體展開,煌煌巨制,堂堂氣派,透雕的螭龍紋工藝考究,組成的 「福」字、「壽」字,有著祥瑞祝福,亦 極盡巧思, 屏心的十二幅畫作繪事精湛,承載著文人十二般雅事,單一成畫,又如通景畫,有統一的整體內涵,足可展示主人家之悠遊閑適,誠可謂集地位、富貴、權勢、文心、逸趣於一器,既雍容華美又古樸典雅,在室內陳設中當屬不可或缺重器, 彌足珍貴 。





參考資料:

[1] 張輝:歷代「落地屏風」——八字三折圍屏的變遷

▲ 同古堂堅持原創

感謝關註並歡迎轉發,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