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探究哥窯酥油光的奧秘!

2024-06-15收藏

哥窯瓷器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釉面為「酥光」,即現在人們常說的「酥油光」。可是酥油光到底是個什麽樣,恐怕多數人沒有見過酥油。即便見過的人,也因酥油品質不同,用途不同,也無法說出怎樣的才算酥油光。這個問題在羊脂玉辨認中也同樣存在。

上圖是一個現代仿品,釉面反光並不「賊」,也沒有經過 化學處理 。有人認為這就是酥油光,就像臉上微微出汗一樣。實際上,我認為這就是「橘皮釉面」,不算「酥光」。

上圖是另一件仿品,做的比較好了。釉面的反光是不是「酥光」呢?我認為這是起司光,還不是酥光。不過這種光還是很能忽悠人的。

上圖這件仿品可能是清代仿品。釉面反光強於上面兩種,但仍不能說是酥光,倒像是施水後的水光。

上圖這種我以為就是酥光了。猛一看好像釉面「酥」了,其反光形成了散射。這是放大5倍左右的照片。可以看到釉面上有無數像 小線蟲 大小的溝溝壑壑,但又不是酸堿腐蝕形成的斑坑的形態。正是這種極細小的線溝,把光線折射形成了「酥光」。

再看下圖,還是這件器物,只是照片放大了10倍。在光亮處的周邊應該可以看到細小線溝的形狀。我有一把15倍放大鏡,觀察表面的線溝非常清晰,而其他仿品則不存在這樣的線溝。

如果還有人認為這是腐蝕出來的,請看下圖這件真正被腐蝕了釉表面的蓋盒。這是一件現代仿品,釉表面被生石灰燒過了。雖然釉表面起了摺,從開片縫和凸筋釉薄處可以明顯感覺到堿燒的破壞力。

如果不用生石灰做舊,仿哥窯器的釉面應該是下圖這樣的,很平整光潔。

如果本文的體會是正確的。我們只需準備一把15倍左右的放大鏡就可以了。對地攤上的哥窯器,先檢查釉表面有沒有細小的線溝。如果沒有,立馬走人就是了。如果有,還要看看其他方面再做決定。因為只憑這一條還不能確定是真品。

宋代哥窯青釉魚耳爐,高9厘米,口徑11.8厘米,足徑9.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哥窯瓷器的名貴吸引了無數仿造者,從明代開始就有大量的仿品,到清代,仿品的品質和數量都達到了頂峰。

據說到目前為止,傳世哥窯瓷器的三個特征還不能仿制:

一是瓷器釉面不光亮,有一層酥光,看上去好像器物釉面出汗;

二是瓷器上的「金絲」和「鐵線」各自形成一個網,兩網又重疊又互不相幹;

三是器物底足有鐵銹紅顏色,還有近千年歲月氧化的自然包漿。


明或更早 哥窯葵瓣洗 估價: 80,000 — 120,000 港幣 成交價: 3,720,000 港幣

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一尊元哥窯倭角方洗以人民幣26,450,000元成交, 超出最低估價9倍之多

本文轉載自網路,侵權必刪!

華豫之門視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