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曾風靡全國的「騙局」,被捧上神壇炒到「天價」,今白菜價沒人要

2024-09-09收藏

以前讓人高攀不起,現在只在地攤撿漏,花花世界迷人眼,你看是否還像從前。

當我們衡量一個物品的價值時,我們往往會受到那些莫名其妙的影響。

例如 價格標簽,商品廣告,商品的價值說明 等等,我們總是被這些左右。

很明顯,這件東西看起來是昂貴的,它需要我們做決定,拿不拿我們口袋裏的錢去支付這個物品。

思來想去,終於買了。買了之後很開心,開心了很久。

滄海桑田,也並沒有多久, 也就幾年的時間,這個物品竟然變得廉價了。

當時需要考慮很久很久才下決心買的東西,現在只需要某寶幾塊錢,還包郵。

傻眼了,可是當初怎麽就那麽貴呢?

也許這是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些難題,一起來看看那些起初價格高到嚇人,現在卻淪為地攤貨的東西吧。

糖,這可不是什麽一直都平易近人的甜蜜存在。

最早的時候, 糖可是金貴得很,貴得讓人舔一口都要心疼。

糖從甘蔗裏來,那就只能在特定的熱帶地區種植,而且還得人工收割,非常非常麻煩。

最早的糖,只能從印度、東南亞這幾個熱帶地方運過來,路途遙遠,運費自然是個天價。

這還沒完,弄來之後還得進行復雜的提煉工藝,沒啥技術含量但特費工人,費力氣。

那些糖塊一開始是用人手工磨出來的,這樣一下來,那價格自然就上天了。

中世紀的時候,糖是貴族們的心頭好,吃糖可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兒。

糖居然還被當成藥材,連小塊糖都能拿來當禮物送人。

皇宮貴族們為了顯擺,還把糖堆成各種奇形怪狀的雕塑,擺在宴會上供大家瞻仰。

那會兒的老百姓,別說吃糖了,能見到一粒糖都算是運氣好的。

就這麽貴貴地過了幾百年,糖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可是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形勢忽然發生了驚天逆轉!

當時的歐洲人開始發瘋似的種植甘蔗,尤其是在加勒比海的那些殖民地,大片大片的甘蔗地像蘑菇一樣冒了出來。

這些地方氣候適宜,甘蔗生長得極為茂盛,再加上奴隸勞動的「貢獻」,成本一下子就壓低了。

大量的甘蔗種植和糖的生產讓供應猛增,價格自然就往下跌。

再加上一項重大科技突破的助力,糖的價格簡直像坐了滑梯似的往下掉。

19世紀初,歐洲人在甜菜中發現了含糖的秘密。

甜菜是太普通的作物了,它可是能在歐洲的大部份地區種植。

拿著甜菜煉糖的技術一普及,糖的生產成本直線下降,甜菜糖成為了甘蔗糖的強勁對手。

再加上歐洲各國政府為了擺脫對殖民地甘蔗糖的依賴,大力推廣甜菜種植和糖廠建設,糖的產量更是瘋漲。

於是乎,糖不再是貴族的專屬,它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

糖果店一時間開滿了大街小巷,孩子們抓一把糖果那叫一個幸福!

糖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貴族,如今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平民小甜甜。

這種價格大跳水,真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有趣變奏。

珍珠

珍珠,這可是古時候的頂級奢侈品,誰脖子上掛幾顆珍珠,那不是娘娘就是貴妃。

尤其是那種圓潤透亮、光彩奪目的珍珠,簡直就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

不誇張地說,古時候的珍珠,真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為什麽呢?

珍珠不但稀有,而且獲取難度堪比中彩票。

珍珠最早是天然的,就是說,得靠運氣才能撈到。

漁民們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深海,拼了老命去找那些藏在蚌殼裏的小寶貝。

找到一顆圓潤光滑的珍珠,比找到一塊鉆石還難。

珍珠的價格也是一路飆升,弄得只有皇室貴族們才會花錢買,平民百姓連見一面都算奢望。

不過,這個「珍珠撈得跟撿寶一樣」的時代,並沒持續多久。

19世紀末20世紀初,某些靈光一現的中國人突然想到, 既然珍珠是蚌殼生的,那咱們能不能人工幹預一下,讓蚌殼「多生點孩子」呢?

說幹就幹,聰明的中國水產養殖戶們開始琢磨怎麽大規模生產珍珠。

這一下,珍珠的「身份」可就從天上掉到了人間。

中國人發明的淡水養殖珍珠技術,簡直就是給珍珠業開了個「量產工廠」的大門。

最早的時候,他們發現把一顆小小的「核」,其實就是一小塊貝殼或別的材料,把這個材料植入蚌殼裏。

然後再把這些蚌放進水裏養起來,蚌殼會自覺不自覺地開始分泌珍珠質。

把這「核」包裹起來,慢慢就形成了珍珠。

這技術一普及,那簡直就是給珍珠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從前珍珠只能看著幹流口水,現在家家戶戶都能戴上一串了。

中國淡水養殖珍珠迅速占領了全球市場,價格也是嘩啦一下子降了個大台階。

珍珠不再是那些達官顯貴的專屬了,普通人也能在重要場合美美地戴上一串珍珠項鏈了。

更有意思的是, 中國的珍珠養殖不僅僅是「多快好省」,還講求品質。

那些養殖珍珠的形狀、光澤、大小,真是不輸天然珍珠。

想想那些曾經戴著珍珠項鏈的娘娘貴婦們,要是知道現在珍珠竟然成了這麽普遍的東西,不知道會不會氣得把珍珠項鏈扯斷呢?

藏獒

想想看,那些擁有天價的東西,到今天變成僅僅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地攤兒貨。

中間經歷的是人類機械化大生產的時代,大規模量產讓那些東西不再金貴。

但是藏獒這個東西,價格從天下掉到地下,那純純就是人的欲望。

藏獒是一種狗,看這個名字,就是來自西藏的土狗。

其實在早些年,中國這邊還不是很流行養寵物狗,家裏有個貓啊狗啊的,其實就很稀罕。

何況養的是烈性犬,大狗,藏獒,威風凜凜,長得像個小獅子。

那時候還沒有狗狗管理辦法,遛狗是可以不牽繩的。

而且養過狗的都知道,養這種大型狗,家裏沒有個二三百、三四百平米是不行的。

狗都轉不開,那時候中國的房價不高,但是這麽大的平米還是要點錢的。

所以想想藏獒火的那些年代,養狗的本來都是些有錢人。

藏獒怎麽被一下子炒到上千萬一條的。

還記得那時候是05年前後,有一本書,太火了。

叫【狼圖騰】,後來還有一本,就叫【藏獒】。

這兩本都是說動物的,書裏寫的那種呼喚一種強者的姿態,讓多少人血脈噴張。

也和那個時期人們的那種慕強心理有關,人人都想有一只藏獒。

藏獒就被炒到了天價,上千萬一只,有北京小夥伴千裏迢迢上西藏弄這麽一只狗。

2005年,藏獒的全盛時期,一只純純種藏獒據說賣到了1500多萬。

後來藏獒是怎麽跌下神壇的呢?

養藏獒的人普遍發現了藏獒吃的好多:

第二個藏獒咬人傷人的報告屢屢出現,第三個藏獒是西藏高原上的狗,被賣到很多例如北京那些地方,適應不來。

就這樣,藏獒似乎從一夜之間,就又變成了西藏土狗。

那些當時配種的藏獒販子們也都賠光了。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就是,狗販子們怕賠錢,把這些藏獒當狗肉一樣賣,賣不了就遺棄到大街上。太殘忍了。

當初炒到天價,現在一文不值,土狗一個,藏獒招誰惹誰了,不過是人類的畸形的欲望作祟罷了。

互聯網

互聯網當年有多金貴呢?

當初互聯網只有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還有那些大公司才能勉強沾個邊兒。

普通老百姓估計連「互聯網」這三個字都沒怎麽聽說過,更別提用上了。

那時候上網可不便宜,網速也慢得讓人抓狂。

撥號上網,連上網還要聽那「滴滴答答」的奇怪噪音,等了半天頁面才蹦出來。

最初的互聯網,還真是富人的玩具,網速慢,內容少,還貴。

那些年裏, 能上網沖浪的,那可是有點科技小優越感的。

還記得家裏一撥號上網,電話就打不進來的情景嗎?

家長在旁邊急的大罵,等到月底去付通訊費,結果根本沒怎麽打電話一下子就幾百塊錢。

後來知道是家裏孩子撥號上網了,孩子少不了一頓被揍。

但是,科技這東西,發展起來就是個「速度與激情」的現場。

進入21世紀之後, 互聯網簡直像是脫韁的野馬,一下子就跑進了每個家庭。

寬頻來了,光纖來了,Wi-Fi也來了,網速蹭蹭往上漲,費用卻不斷往下掉。

互聯網不再是個小圈子裏玩耍的「秘密」,而是成了人人都離不開的日常生活。

更有意思的是,互聯網不僅改變了資訊傳播的方式,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想當初, 我們得花時間排隊買電影票、翻黃頁找電話、給親戚朋友寫信。

現在只要開啟手機,啥都有。

看電影、購物、交友、學習、工作,全都在網路上搞定。

曾經你得費半天勁才能辦好的事兒,現在輕輕一點就搞定,簡直像是魔法一樣。

像現在這樣,我們當初以為的那些很貴很貴的東西,現在卻變得廉價無比。

這些資訊,我們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

一個東西的真正價值並不是根據價格來判定的。

曾經無比貴現在變得便宜的東西,是社會的變遷,是歷史的進步,是人類聰明才智的大發展,也是人類欲望的膨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