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民國三寶銀幣全揭秘:從袁大頭到船洋,百年歷史與收藏價值

2024-09-09收藏

在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裏,談論錢幣似乎永遠是個熱門話題。今天,我們不談那高遠的三皇五帝,而是聚焦於民國時期的銀幣。民國銀幣的歷史如同百花齊放,種類繁多,但篇幅有限,我們只能挑選幾枚最具代表性的銀幣,放入這小小的「花籃」中。這些銀幣雖然不算特別稀有,但在錢幣界卻廣為人知,被稱為「民國三寶」。

第一寶:袁世凱軍裝像銀幣

袁大頭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圓「L.GIORGI」簽字版銀幣試鑄樣幣

成交價:178.25萬人民幣

泓盛2020年7月18日春季拍賣會

「民國三寶」中的第一寶,當屬民國三年至十年間(1914至1921年)鑄造的袁世凱軍裝像銀幣。當時,民國初立,百廢待興,竟然沒有統一的國幣,財政部只得暫時沿用清朝的舊模,繼續鑄造清朝銀幣。當時規定,黃河以北沿用北洋省造光緒元寶,長江以南使用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形成了「民國用清幣」的奇特現象。

直到民國三年,新國幣才正式問世。新幣的正面為袁世凱的軍裝像,背面是嘉禾環繞的「壹圓」字樣。銀幣含銀量為89%,設計簡潔粗獷,辨識度高,深受商民喜愛。然而,袁世凱是否有意透過銀幣展示其「大總統」的威嚴不得而知,但他的頭像確實占據了幣面的絕大部份,成為歷代人像幣中最大的頭像,因此民間戲稱其為「袁大頭」。

「袁大頭」金幣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圓簽字版金質樣幣

成交價:231萬人民幣

北京誠軒2007年5月12日春季拍賣會

「袁大頭」銅幣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背嘉禾紅銅試鑄樣幣一枚,鷹洋邊,銅質精良,此幣打模深竣規範,圖案細節表現淋漓盡致,人像形態生動傳神,栩栩如生,邊齒馬齒銳利,板底細膩無傷,原色巧克力包漿帶底光,光澤柔和悅目,品相頂級,完美無瑕,如此高分極為難得罕見,向來是民國人像幣大名譽品之一,值得藏家之神與推重。

袁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章

袁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章
參考價人民幣 60,000-120,000元
成交價RMB 166,750元

「袁大頭」銀幣分鑄於民國三、八、九、十年,據說總鑄量達到十億枚,是中華流通銀幣中數量最多的一種。其中不乏珍稀版別,價格高昂,成為錢幣收藏界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如今市場上的珍稀版別十有八九為近代偽造,偽造者以真幣為模,用電腦開版,制作得惟妙惟肖,真假難辨。一不小心,買來的「珍稀袁大頭」就可能變成「冤大頭」,讓人懊悔不已。

第二寶: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幣

孫中山頭像的中華民國開國年幣銀元價格成交記錄: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壹圓 無 5000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壹圓 背上五角星 6000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壹圓 背下五角星 8000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壹角 背「十枚當一圓」 20000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壹圓 英文錯版-RIBIH 25000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壹圓 英文錯版-倒T 25000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壹圓 英文錯版-F缺一橫 30000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壹圓 英文錯版-LIO 3000000元;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貳角 背雙旗 1000000元;

「民國三寶」中的第二寶,當屬1912年和1927年鑄造的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幣。該幣正面為孫中山的側像,背面是梅花環繞的「壹圓」大字,並有中英文對照。此幣最早鑄於民國元年,發行量少,知名度低,僅在南京周邊地區流通。不久,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袁幣大行其道,孫幣因此被冷落。直到1927年北伐成功,北洋軍閥下台,孫幣才重新被鑄造並大規模發行。

當時的意圖是希望孫幣能夠取代因復辟帝制而聲名受損的袁世凱銀元,選擇此幣也有民國再造、二次開國的深意。然而,民間以「大」為尊,孫幣因其較小的頭像被「以貌取人」,接受度遠低於袁幣,甚至有人嫌它不夠大氣,被稱為「孫小頭」。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雖然頭像較小,但刻畫傳神;背面的梅花雖寥寥數枝,卻鐵畫銀鉤;其篆書字型更是飽滿有力,古意盎然。孫幣在藝術造詣上遠高於袁幣,然而,陽春白雪的藝術品終究抵不過大眾的審美,孫幣一直人氣低迷。據說當時在一些省份,竟然出現了「袁貴孫賤」的現象,孫幣甚至不能與袁幣等值使用,令人費解。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元年發行的孫幣原始版,也就是俗稱的「上五星、下五星」,由於數量稀少,如今已價格不菲。而1927年北伐後大量鑄造的六角星版,價格卻只有「袁大頭」的四分之三,在銀元界算是價格最親民的「壹圓」主幣之一。

第三寶:孫中山帆船銀幣

孫中山帆船銀幣

「民國三寶」中的第三寶,是民國二十一至二十三年(1932至1934年)鑄造的孫中山帆船銀幣。當時的民國政府決心廢除銀錠,推行銀元,徹底結束中國幾千年來使用銀錠的傳統。為了設計新幣,政府吸取了以往孫幣發行失敗的教訓,將孫中山的頭像放大至頂天立地的程度。銀幣的背面設計為一艘帆船,下方是初升的紅日,光芒萬丈,天空中有三只飛鳥自由翺翔。此幣設計情景交融,寓意深遠,民間稱之為「船洋」。

然而,船洋生不逢時,正值日本出兵東北,民間開始對這枚銀幣進行各種穿鑿附會。有人說幣上的紅日象征日本軍旗,飛翔的海鳥聯想到日本轟炸機,甚至有人認為三只海鳥寓意東北三省將要「飛走」。這些傳言引發了廣泛的輿論壓力,國民政府不得不緊急收回1932年版的船洋並將其熔毀,但仍有約五萬枚流入民間,如今這些銀幣已成為珍稀之物。

改版後的孫中山船幣

次年,船洋進行了改版,去掉了紅日和飛鳥,僅剩一葉孤帆,在看不出時間和季節的深海中默然航行。這種設計似乎象征著當時中華民國的國運,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令人唏噓不已。盡管如此,船洋的發行仍然是極為成功的,孫中山的大頭像和獨特的帆船設計逐漸被民間接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袁大總統的銀幣。

船洋是民國政府在大陸廣泛發行的最後一款銀幣。此後,隨著時代變遷,銀本位逐漸結束歷史舞台,紙幣開始盛行,再也沒有鑄造出像「民國三寶」這樣家喻戶曉的銀幣。於是,「民國三寶」的輝煌,伴隨著它們背後的趣事和百年傳承的底蘊,只能深深留存在錢幣學家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