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早期漢藏藝術交融的重要例證 | 中貿聖佳2023秋拍

2023-12-07收藏

中貿聖佳2023秋季拍賣會

梵塵妙相—佛像藝術專場

預展時間

12月11日-12月12日

10:00-18:00

拍賣時間

12月13日 20:00 B廳

地點

聖佳藝術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76號

早期漢藏藝術交融的重要例證

元代銅錯銀嵌銀珠嵌寶石觀音菩薩像賞析

文/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黃春和

Lot 1685

觀音菩薩像

中原 元代

合金銅錯銀嵌銀珠嵌寶石

高 23.5 厘米

估價:RMB 1,200,000-1,800,000

來源:2015年北京匡時秋季拍賣會【作意—佛教藝術專場】,lot3875。

在中國漢藏關系史上,佛教藝術的交流可謂源遠流長,早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初的唐朝時期,這種交流即已開始,逮至五代兩宋時期交流仍在繼續。但是在元代之前雙方的交流多在中國西北和漢藏交界的邊遠地區,較少深入到中原內地。從元代開始,隨著藏傳佛教傳入內地並得到廣泛傳播,漢藏藝術交流日趨頻繁,日新月異,並開創了元明清三代漢藏藝術交融的繁盛局面。對於雙方交流的藝術成果及藝術表現,過去人們比較側重於明清時期,如明清宮廷佛像、瓷器、絲織品等,而較少涉足之前的元代藝術。其實,元代是漢藏藝術交流的重要時期,創造的藝術成果也十分豐富,特別是其藝術形式不僅風格鮮明,特色顯著,而且對其後明清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漢藏藝術交流史上有著開風氣之先的重要地位。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尊銅錯銀嵌銀珠嵌寶石觀音菩薩像就是元代漢藏藝術交融結出的一個沈甸甸的果實。

此像結跏趺端坐,身軀渾厚健碩,造型恢弘大氣。頭戴五花冠,花冠下墜有串珠狀流蘇,耳側繒帶飄揚;頭頂束葫蘆形高發髻,余發結成發辮垂搭兩肩,發髻前安有小化佛;頭部發絲纖毫畢現,前後發邊扣出渦轉形的邊飾;化佛造型與常見不同,不是坐像而是站立姿勢,左手托於胸前,右手下垂,表現的顯然是阿彌陀佛接引像;大耳垂肩,耳下垂圓形大耳珰。觀音面相寬大飽滿,五官刻畫精細入微:上方是一條弓形的發際線,勾勒出精致美觀的面部輪廓;額心凸起一個圓珠狀白毫,象征菩薩法相之殊妙;雙眉上挑,連著高隆的鼻梁,形成一個形象逼真的倒人字形;雙目低垂,似盈盈秋水一般晶瑩明澈;嘴角微微上翹,於沈靜之中流露出關懷眾生的慈悲溫情;其他如飽滿的面頰和圓潤的下巴,無不彰顯著菩薩面相的莊嚴與圓滿。觀音身軀厚實,胸肌高挺,四肢粗壯,特別是兩手和兩足肥厚圓實,表現尤為突出。觀音上身披帔帛,胸前飾項圈和長鏈,項圈下又墜網狀的連珠式瓔珞;下身著長裙,腰間束帶,三個結頭從中間和左右分垂於身體前方;衣紋簡潔,僧裙的衣褶集中分布於小腿部,其余散落於座面,寫實流暢;手腕、手臂和足部佩有釧鐲裝飾;帔帛和僧裙上有銀絲錯嵌的纏枝蓮紋和雲紋圖案,而所有的裝飾(包括花冠和耳珰)上又有銀珠和珊瑚鑲嵌;全身衣著和裝飾的表現既繁復又別致,為同時期中原造像上所罕見。觀音兩手置於胸前,右手在上結說法印,左手在下結相同印契,兩手的手心同時各拈一蓮莖,蓮莖順兩肩蜿蜒伸展,於肩頭綻放出傘蓋狀的花朵。全像以合金銅鑄造,銅質細膩,表面油潤光亮。身下密封嚴實,與像身完全融為一體,標示內膛保有完好無失真的裝藏。通觀整個造像,可謂造型完美大方,法相莊嚴慈祥,裝飾繁縟華麗,工藝精巧別致,裝藏完好殊勝,堪稱一件美輪美奐的古代中原造像精品和神品。

Lot1685 側面圖

Lot1685 背面圖

此像無論從整體造型到局部細節上看,還是從樣式、風格、工藝等不同角度來看,都具有諸多獨特的藝術特點,是中原造像中極為少見的特例。其中,最為突出的特點無疑是其融合漢藏不同元素的藝術表現,在它身上可以看到漢藏交融留下的諸多痕跡。先看漢地藝術元素,突出表現有五處:一是觀音結跏趺坐姿的造型,它是漢地觀音典型的樣式,西藏兩臂形象的觀音(一般稱蓮花手菩薩)多為左腿橫盤,右腿下垂的姿勢,類似西藏綠度母的造型特點 (參閱1) ;二是觀音頭頂的化佛,也是漢地觀音常見的表現形式,而且化佛的形象以寫實手法表現,具有宋元時期中原造像鮮明的風格特點;三是觀音胸前的網狀連珠式瓔珞,明顯來源於中原地區宋代造像的裝飾樣式(參閱2) ;四是觀音的帔帛和僧裙,無論樣式還是表現手法,也都遵循了漢地藝術傳統;五是造像的銅質,色澤沈美,表面瑩潤光亮,為漢地典型的合金銅鑄造。再看西藏藝術特征,表現更加突出和豐富,具體表現也有五處:一是觀音的軀體及結構,軀體渾厚健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時期西藏薩迦風格造像(參閱3) ,肩部寬闊,腰部收縮,也明顯受到了西藏造像量度的規定和影響;二是觀音頭頂的花冠和發髻,花冠由五個花瓣組成,發髻為葫蘆形,它們皆非漢地流行的樣式,而是西藏造像上常見的形式,明顯來源於同時期元代宮廷風格造像;三是觀音的肩花及手足所戴的釧鐲,明顯來源於西藏菩薩裝造像的固有裝飾,漢地造像鮮有這樣的裝飾形式;四是觀音周身的錯嵌工藝,也明顯受到了西藏造像的影響,具體而言受到了同時期元代宮廷造像的影響,因為在元代宮廷造像上鑲嵌寶石是其一大突出特點(參閱4) ,同時一些造像僧裙上鏨刻花卉圖案的現象也偶有所見(參閱5) ;五是造像的裝藏,這是西藏造像儀軌作出的明確規定,是藏傳造像最為顯著的特征,漢地造像沒有佛像裝藏的傳統。由上可見,漢藏兩種藝術元素在這尊造像上同時顯現,交相輝映,它們共同鑄就了此像漢藏融合的獨特藝術面貌。盡管此像西藏藝術元素的表現也非常明顯和突出,但基於此像的主體部份——表現題材及造型樣式是以漢地觀音為藝術母本,所以在地域和佛教派系上仍然屬於一尊中原地區的佛教造像。

Lot1685 底圖

參閱1(左):王世襄舊藏11-12世紀帕拉風格銅蓮花手菩薩像,高14、5厘米。

參閱2(右):首都博物館藏南宋青白釉入定觀音像,高30.1厘米。

參閱3(左):遼寧博物館藏元銅鍍金釋迦牟尼佛像,高50厘米。

參閱4(左):楊子藏元宮廷風格銅鍍金文殊菩薩像,高20.6 厘米。

參閱5:國內私人藏元宮廷風格銅文殊菩薩像,高約20 厘米。

由上分析可見,這尊造像上的西藏藝術元素主要是從元代宮廷造像上吸收借鑒而來,因此這裏需要簡單介紹一下元代宮廷造像。元代宮廷造像是由元帝王主導,由皇家禦用工匠和造像機構制作的佛教造像,在題材上屬於藏傳佛教造像,在風格上屬於漢藏結合的藝術形式。【元史】等元代歷史文獻對元代宮廷造像有明確記載,稱當時朝廷專門設有造像機構——「諸色人匠總管府」制作佛像,為宮廷佛堂和大都、上都等地的皇家藏傳佛寺服務,元初來華的尼泊爾工匠阿尼哥,以及他的兩個兒子阿僧哥、阿述臘和漢人弟子劉元等,都曾供職於這個機構。這些記載為元代宮廷造像提供了充分的歷史依據。多年來,隨著元代宮廷造像的頻頻現身,在國內外學者,以及一些佛像收藏、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元代宮廷造像已基本顯露出它的廬山真面目,現已發現並得到確認的元代宮廷造像有百余尊。這些造像雖然題材造型有所不同,但整體風格和鑄造工藝完全一致,表現出諸多明顯的共性特征:造型端莊,軀體健碩;面相方正,額部高廣;蓮座規範,蓮瓣周匝環繞,形制寬大飽滿;合金銅鑄造,工藝精致細膩。這些共性特征構成了元代宮廷造像的統一風格,它們無不共同指向一個統一的產地,即元代宮廷造像機構——諸色人匠總管府 (參閱6) 。

參閱6:故宮博物院藏元大德九年(1305年)銅鍍金文殊菩薩像,高18厘米。

對比標準的元代宮廷造像,這尊造像受到元代宮廷造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毫無疑問,元代宮廷造像是其西藏元素的主要來源,同時也為其年代判斷提供了重要依據。值得註意的是,類似風格造像現在也有不少發現,據筆者初步調查有數十尊之多。其風格與宮廷造像非常接近,只是造型和工藝上不如宮廷造像端莊和精致,題材大多為寂靜形佛陀和菩薩型別。如北京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青白釉加彩描金釋迦牟尼佛像,是一尊出自元代江西景德鎮的瓷佛像,時代和產地都非常明確,但佛身的一些特征如頭頂的塔狀高肉髻、端莊的面部、收束的腰部等,就明顯來自元代宮廷造像的影響 (參閱7) 。再如河南開封博物館收藏的銅漆金水月觀音像,它的整體造型選取了漢地流行的水月觀音樣式,但風格和工藝上又表現出與漢地造像的諸多差別,觀音腰部有明顯的收束,耳下垂掛圓形耳環,雙肩配有肩花,下身的衣紋及裝飾繁縟精致,這些都明顯具有元代宮廷造像的特點(參閱8) 。這些造像充分反映了元代宮廷造像對中原傳統造像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同時也見證了元代宮廷造像真實存在和流行的歷史事實;基於它們與元代宮廷造像相互影響的歷史事實,今天也無可置疑地成為了元代宮廷造像和漢地受宮廷風格影響造像在年代、產地和風格上互為印證的重要科學依據。

參閱7(左): 北京藝術博物館藏元青白釉加彩描金釋迦牟尼佛像,高51.5厘米。

參閱8(右):開封博物館藏元銅漆金水月觀音像,高131厘米。

綜上所述可見,此像是在元代漢地佛像風格的基礎上吸收、融合藏傳藝術元素而形成的新的藝術形式,是元代漢藏藝術交融的重要例證;其西藏藝術元素主要來自元代宮廷造像,因此又是元代漢地造像受宮廷造像影響的一個典型例項。雖然它不是標準的元代宮廷造像,但其藝術表現及藝術價值與元代宮廷造像相比毫不遜色:它集漢藏優美的風格和工藝特征於一身,互攝互融,相得益彰,展現了獨特新穎的藝術風采和魅力,見證了早在中國元代即已開始的漢藏藝術交流與融合的歷史事實,具有歷史、藝術、工藝和宗教多重豐厚的文物價值。

Lot 1681

水月觀音像

中原 明代

銅 通高 25 厘米 佛高 12.8 厘米

估價:RMB 500,000-800,000

Lot1681 側圖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文章內容)

水月觀音是佛教中一尊著名的觀音種類和形象,出自唐代畫家周昉(740-800 年)的創作。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 10 記載:「(周昉)妙創水月之體。」這是周昉創作水月觀音的重要文獻記載。因周昉所造觀音畫像與水中之月有關,所以被當時人稱為水月觀音。水月觀音由周昉創出後,很快為時人接受和喜愛,晚唐時已廣為傳播,唐代至今一直相延不絕。在其傳播歷史上,五代是一個最值得註意的重要時期,不僅傳播十分廣泛,遍及全國各地,而且留存的實物最多,藝術形式最完美,風格樣式最接近唐代面貌。據調查,在中國西北的敦煌莫高窟、敦煌藏經洞、重慶大足石窟、四川安嶽石窟和江南寺廟遺址等地,都保存和發現了一定數量的五代繪畫和雕塑形式的水月觀音像。

此像是一尊早期水月觀音像的典型代表。它頭頂束高發髻,余發垂肩,髻前安化佛阿彌陀佛。面相豐滿,五官清晰明朗;眉弓高隆,雙目俯視,鼻梁挺直,雙唇抿起,下頜圓潤,生動刻畫出慈和寧靜的菩薩形象。身軀柔美,細腰軟腹。上身袒露,下身著長裙,胸前掛一串瓔珞,左肩斜披一條絡腋,衣紋流暢,衣褶柔順自然,具有極強的寫實感。遊戲坐姿,右腿支起,左腿自然垂下,右臂搭於右膝,左臂後撐於巖石之上,姿態輕松自如,儀態閑適優雅。身下和身後配有造型別致的台座和背光。台座分上下兩層,下為四足坐床,上方為觀音所坐之寶榻,都有蓮花形壸門;背光呈鏤雕的山石形狀,山峰聳立,層巒疊嶂,形態生動逼真。整體造型優美,氣韻生動,形象莊嚴,裝飾華麗,不僅精準地刻畫了水月觀音的形象特征,而且充分彰顯了水月觀音具備大慈悲和大智慧的宗教特質,達到了形式與內容、世間與出世間審美的高度統一,是一尊難得的早期觀音造像珍品。值得註意的是,與此像造型、風格相似的早期水月觀音像現存有多尊,分別收藏於國內外公私博物館中,據考古發現資料判斷,它們的產地應在中國陜西西安及其周圍地區。

從左到右參閱1-3

參閱:

1.浙江省博物館藏五代銅鍍金水月觀音像,高 50.2 厘米;

2.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五代銅菩薩坐像,高 28 厘米;

3. 國內私人藏明代銅水月觀音像,高 24 厘米,2019 年北京中貿聖佳秋季拍賣會「梵塵妙相」專場lot1677。

Lot 1677

釋迦牟尼佛禪定像

中原 明代

銅 高 8.4 厘米

估價:RMB 100,000-150,000

Lot 1677 底圖

此像結跏趺端坐,雙手置雙膝結禪定印,兩手呈抱握之式。頭頂現球狀大肉髻,面形寬大,眉弓高隆,雙目俯視,鼻子扁闊,神態安詳。五官輪廓有些模糊,足顯年深日久的歲月痕跡和古樸凝重的歷史韻味。削肩,身軀圓實健碩。身著通肩袈裟和僧裙,胸前衣紋呈 U 字形垂落,兩臂衣紋呈階梯狀分布,腿部亦有幾道豎條狀衣褶,衣紋立體寫實,刀工深峻粗獷,時代特征鮮明突出。台座正面兩側雕有雙獅,雖雕刻簡率,依稀可辨其造型特征,但韻味十足。後部平坦,頭後凸出一榫,顯示其原來配有背光。全像造型端莊,包漿醇厚,風格古樸凝重,盡顯時代藝術風貌;其樣式和風格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所藏後趙建武四年(338 年)銅鍍金釋迦牟尼佛禪定像完全一致,可以參考比較。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此像整體為實心鑄造,胎體極為厚重。同時期金銅造像現今發現不少,國內外公私收藏總量應有百余尊,但實心鑄造的佛像極為少見。目前所知可靠的實物有兩尊,一尊為河北省博物館,另一尊出自日本新田氏舊藏,2018 年現身於北京古天一秋季拍賣【清玩聚珍】專場。這兩尊造像除鑄造工藝特殊之外,造型和風格一如常規造像,可以充分見證當時實心鑄造佛像流行的事實,亦可為此像年代和風格的判定提供可靠依據。因此,此像以其由來有自的獨特鑄造工藝,值得大家特別關註。

參閱:

1.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所藏後趙後趙建武四年(338 年)銅鍍金釋迦牟尼佛禪定像 , 高 39.7 厘米 ;

2. 河北省博物館藏十六國銅鍍金釋迦牟尼佛禪定像 , 高 18.1 厘米。

Lot 1675

觀音菩薩像

中原 明代

銅鍍金 高 8.5 厘米

估價:RMB 80,000-120,000

此像跣足站立,儀態端莊。頭頂束高扁狀發髻,繒帶垂肩,面形長圓,五官刻畫簡率,神態沈靜。上身披帔帛,下身著長裙,脖頸戴項圈。帔帛順肩而下,交叉於小腹前,明顯繼承了南朝造像遺風。衣紋稠密厚重,線條剛勁有力。兩手置於胸前,右上左下,分別結施無畏印和施與印。身後有桃形頭光,頭光外區刻畫放射狀火焰紋。身下是單層覆蓮座,蓮座上刻有寬扁的大蓮花瓣,時代特征鮮明突出。整像雕工粗獷,造型古樸,打磨精細,加之施金厚重,品相完好,是一尊十分難得的早期造像佳作。

Lot 1692

觀音菩薩像

中原 石叟風格 明代

銅 高 28.5 厘米

估價:RMB 200,000-300,000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細節

此像跣足而立,身軀頎長優美。頭頂發髻束成圓盤形,余發下垂披散於肩部;面龐豐腴,眉間飾圓珠狀白毫,雙目宛若未開敷的蓮苞,美麗動人;眼瞼低垂,目光下斂,含情脈脈地俯視著蕓蕓眾生;鼻若懸膽,嘴似櫻桃,盡顯女性娟秀嫻靜之美。上身披寬大袈裟,下身著長裙,袒露的頸脖及胸部掛一串連珠式瓔珞。衣紋大起大落,飄逸流暢,如迎風飄拂一般,頗有吳帶當風的遺風。兩手抱握腰間,右上左下,姿態優雅嫻靜。身下是象征海水波浪形台座,表現觀音菩薩渡海救苦救難的情景,造型生動逼真,寓意殊勝美好。海水座下又配以方形四足台座,明顯是從明代宮廷造像或其他風格造像中吸收借鑒而來,使整體造型更趨完美大氣,賦予了石叟風格造像新的元素和變化。整像造型完美,風格典型,工藝精細,品相一流,充分展現了明代石叟風格造像的典型特征。

石叟風格造像是由明代僧人石叟開創的一種中原造像樣式,主要流行於中國江南地區。它以婉約之韻、圓潤之軀、精細之工、體態之妙獨步明清佛像藝壇,深受世人的青睞。石叟生卒年和生平事跡不詳,僅見【蘿窗小牘】有一段簡單記載,稱他「善制嵌銀銅器,所作多文人幾案間物,精雅絕倫,款石叟二字多在底,體兼篆隸,亦樸拙無俗韻」。此像雖無鐫刻石叟款識,但神韻、體態、銅質、衣紋等與帶款石叟造像別無二致,特別是其形如懸膽的鼻子與標準的石叟觀音像以及同時期何朝宗塑造的德化觀音像如出一轍,都完美呈現了明代江南地區對於女性的審美標準。而從身下的海水波浪形台座以及其下承托的四足方座來看,應當出自同時代藝匠之手,是在石叟造像風格基礎上吸收和融合約時期何朝宗造像和中原官造佛像的藝術元素創雕而成。因為海水波浪形台座多流行於何朝宗創雕的德化觀音像上,而方形台座和端莊的造型樣式又多為官造佛像追求的審美標準。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石叟款銅觀音菩薩像,高 51.6 厘米;

2.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石叟款銅觀音菩薩像,高 31.7 厘米;

3. 首都博物館藏明代德化白瓷觀音像,高 29 厘米。

Lot 1678

布袋僧像

中原 明代

銅 高 10 厘米

估價:RMB 80,000-120,000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文章內容)

此像跣足遊戲而坐,姿態閑適自然。頭部圓大,面部刻畫生動寫實。額間現出幾道皺紋,雙眉微促,高高隆起,雙目細小,炯炯有神;短鼻梁,闊鼻頭,笑口大開,手法盡乎誇張,是其最具身份標誌的特征;兩邊面頰各有一個凹陷的小坑,猛然一看以為是人為毀損,但仔細端詳卻是兩個小酒窩,這無疑是開口大笑形成的酒窩。身軀肥胖,袒露的胸腹隆起三塊肌肉,表現效果真實自然。上身著寬袖袈裟,下身著僧裙,衣紋流暢優美。右手置右腿執布袋,左手置左膝持念珠。身下有六邊形束腰台座,台座束腰處五面開窗,底部有六個尖足,形制簡潔大方。整體造型獨特,品相完美,手法寫實,風格鮮明,是一尊不可多得的中古時期中原造像精品。

布袋和尚是五代後梁時浙江奉化的一位僧人,法名契此,圓寂後人們認為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因此千百年受到人們普遍崇奉。據調查,布袋僧造像最早出現於五代和宋初,其早期形象皆體肥皺眉,袒胸露腹,面部表情沒有笑意,肩頭荷一柱杖,柱杖一頭挑一布袋,與經典記載完全相符。此像與早期布袋僧形象比較顯然有所不同,既無柱杖,亦非肅穆之情,而是闊口大開,露出了笑意,右手拿布袋,左手持念珠,亦與早期布袋僧持物相左。根據這些特征,可以明確判斷它非早期作品。但它與明清時期流行的布袋僧形象也明顯有別,明清布袋僧大多袒胸露腹,笑口大開,左手持布袋,右手持念珠,造型非常統一,完全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類似造型特征的布袋僧造像現存有一件著名的例項,即杭州飛來峰石窟第 68 龕中的南宋布袋僧石雕像,可為此像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據。而從此像面部、身軀、衣紋等處極度寫實的表現手法,和形制獨特的六邊形束腰台座等特征來看,也符合南宋雕塑藝術特點。因此此像年代定為南宋應當沒有問題。

基於以上判斷,此像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意義:其一,在布袋僧造像史上,此像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它繼承了五代北宋時期布袋僧「蹙額皤腹」的造型特點,同時又開啟了笑口大開、手持布袋、念珠的新的造型樣式。其二,此像大張的笑口和手持布袋、念珠的形象特征,為後來流行的布袋僧形象奠定了基礎,具備了後期布袋僧形象的雛形,堪為後期流行布袋僧形象的最原始母本。因為後期布袋僧形象大致也是如此,只是手持的布袋和念珠方位上有所變化,大多變成了左手持布袋,右手持念珠的形式。

從左到右參閱1-3

參閱:

1. 國內私人藏北宋開寶元年(968 年)銅布袋僧像,高 17.3 厘米;

2. 杭州飛來峰石窟第 68 龕南宋石雕布袋僧像,高 1.9公尺;

3:首都博物館藏明代銅布袋僧像,高 20.5 厘米。

Lot 1679

釋迦牟尼佛像

中原 明代

銅鍍金 高 9.5 厘米

估價:RMB 100,000-150,000

Lot 1679 側圖

此像頭飾螺發,頭頂肉髻平緩,面形方正,雙目俯視,直鼻小口,形象生動自然。軀體寬厚,雙肩圓潤。上身披雙領下垂式袈裟,下身著僧裙,腰間結帶。衣紋平形分布,頗具早期雕刻粗獷質樸的特點,但衣褶的強烈質感和轉折的圓轉自如又體現了當時寫實的藝術新風尚。全身結跏趺端坐,右手置胸前結說法印,左手置身體左側,惜兩手均殘缺。兩手手腕殘留的孔洞平整自然,說明原來兩手與手腕是分鑄拼接而成,完全符合宋代鑄像的工藝特點。下身裙擺明顯不整,細審亦為殘損所致。此像雖然多處有殘,但頭及軀體等主幹部份十分完好,開臉端莊平胡,身軀寬厚結實,衣紋深峻有力,時代特征鮮明突出。尤其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宋代銅材稀缺,銅材主要用於鑄錢,鑄銅為像大為減少,目前遺存的宋代金銅造像實物也寥寥無幾。由此可見,此像雖有不足之處,但在風格的典型性和存世的稀缺性上實屬難得,值得大家特別珍視。

Lot 1705

毗盧遮那佛像

中原 明代

銅泥金 高 32 厘米

估價:RMB 50,000-80,000

此像頭飾螺發,頂戴高大的五佛冠,花冠上枝蔓盤曲,結構繁復別致,造型誇張奇特,最下層枝蔓盤繞成五個圓圈,各圓圈內安一坐佛,標顯出五佛冠的鮮明特征;耳邊各垂一條繒帶搭於兩肩。面龐飽滿圓潤,五官小巧秀麗,低垂的雙目和緊閉的雙唇彰顯出肅穆的神情。上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下身著僧裙,腰間束帶。袈裟上雕飾蓮花化佛,袈裟衣邊刻畫纏枝蓮紋,兩膝處雕大花瓣,腰帶似圓繩一般,所有這些雕飾樣式新穎,手法寫實,極具時代特點。結跏趺端坐,右手舉於身體右側,伸出食指,左手置左膝上,拇指與中指相觸,手印極為特殊。身下承以圓形台座。整像風格獨特,韻味無窮,一眼觀之即有一股古樸之風撲面而來。全身多處特征表現出古樸的風味,如高大別致的花冠、生動寫實的面部、形象逼真的腰帶結、衣邊花紋,袈裟上浮雕的佛像等。這些特征生動寫實,清新自然,具有宋金時期中原北方地區造像的鮮明特點。在宋金時期中原北方寺廟的塑像和壁畫上可以找到其風格的淵源,而國內外公私收藏中也可見到一些相似的例項,如山西臨汾市博物館所藏金代銅大日如來像、國外私人藏金代銅漆金西方三聖中主尊阿彌陀佛像等。據此,可以明確判斷此像屬於一件中原地區中古時期的藝術作品,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和收藏研究價值。

參閱:

1. 山西臨汾市博物館藏金代銅大日如來像;

2. 國外私人藏金代銅漆金西方三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