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東西問丨勾海燕:天門軍之印與古渤海國曾是怎樣的存在?

2024-06-15收藏

中新社哈爾濱6月13日電 題:天門軍之印與古渤海國曾是怎樣的存在?

——專訪黑龍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勾海燕

中新社記者 劉錫菊

作為中國現存唯一一方古渤海國印,天門軍之印於1960年在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該印為青銅質,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為漢字篆刻「天門軍之印」,印背楷書「天門軍之印」。這枚印與唐朝官印一樣,用漢文篆字入印,是渤海國使用漢字的重要例證。

天門軍之印如何被發現?有何特別之處?體現了渤海文化的哪些特點?黑龍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勾海燕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天門軍之印是如何被發現的?渤海國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勾海燕: 1960年,天門軍之印出土於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外城中,是當地農民翻地時發現的,出土地點距今寧安市東京城鎮北門約250公尺,1963年調撥至黑龍江省博物館。1993年,天門軍之印經國家文物鑒定組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作為國內現存唯一一方渤海國印,天門軍之印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天門軍之印。受訪者供圖

天門軍之印。受訪者供圖

渤海國的開創者大祚榮是靺鞨七部之一的粟末靺鞨人。隋末唐初,部份靺鞨人從白山黑水徙居營州(今遼寧朝陽)一帶,歸附唐朝,其首領被唐授以官職。7世紀末,營州之亂爆發,靺鞨人避亂東奔,據險自守。698年,大祚榮自立建國。之後唐朝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國正式成為唐朝的邊州屬國。713年,唐玄宗遣崔忻出使渤海國。返回途中,崔忻於旅順黃金山南麓及西北麓各鑿井一口,並在西北麓井旁巨石上刻「敕持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字樣,以此紀念。清光緒年間建石亭對刻石予以保護,取名唐碑亭。20世紀初,此刻石被日本人掠至東京。鴻臚井碑的發現,印證了渤海國從屬於唐朝這一史實。

唐鴻臚井碑及碑亭原址。受訪者供圖

唐鴻臚井碑拓片。受訪者供圖

926年,渤海國為契丹所滅,共傳十五世,歷時229年。兩百余年間,渤海國仿唐厘定地方行政體制,「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縣」,五京即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中京顯德府(今吉林省和龍市西古城)、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省琿春市八連城)、南京南海府(今北韓鹹鏡南道北青郡北青土城)、西京鴨淥府(今吉林省臨江市),並先後以中京、上京和東京為王都,其中以上京為都時間最長。

中新社記者:天門軍之印的文字與唐印有何關系?從中可以看出渤海文化的哪些特點?

勾海燕: 該印為青銅質,由銅片鑲成。通高4.3厘米、邊長5.25×5.3厘米、厚1.4厘米。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為漢字篆刻「天門軍之印」;印背楷書「天門軍之印」。印文筆畫細挺有力,圓潤活潑,與「雞林道經略使之印」「涪娑縣之印」「大毛村記」等唐代官印篆字風格基本一致。印文凸起,筆畫之間形成0.9厘米的溝槽。印紐扁平,中穿一圓孔,呈橋狀。根據這些特征,可以認為這是一方唐代官印。又因其出土於渤海上京龍泉府,因此推測天門軍之印是一方渤海國印。

渤海國的主體民族是靺鞨,靺鞨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土著民族之一,其風俗文化有自身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與唐朝的交流,讓渤海文化在其發展和繁衍過程中不斷向中原王朝學習、靠攏,逐漸形成了與華夏同風的海東文明。

唐朝是絲綢之路發展的繁榮鼎盛時期。絲綢之路的暢通,不僅促進了各地的思想文化交流,更對社會和民族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唐朝與東北地區的交流往來,可以說是絲綢之路在邊疆地區的延伸。「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是唐代著名詩人溫庭筠送一位渤海王子回家鄉時寫下的詩句,也是對當時渤海文化與中原唐文化趨同的評價。可以說,渤海文化是中原盛唐文化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分支,體現了兩者的統一關系。

渤海國出土文字瓦拓片。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渤海國與唐朝之間有哪些交流?能為了解渤海國的歷史、經濟、社會、文化等提供哪些重要資料?

勾海燕: 渤海國在典章制度、都城建制、墓葬形制、貨幣經濟、紀年與歷法、語言和文字等各方面,無不深受唐朝文化的影響。唐玄宗在給渤海二世王大武藝的敕書中就有「卿地雖海曲,常習華風」字樣。

渤海國曾先後有六條水陸交通幹線貫通中原及周鄰地區。經濟上,渤海國力求與唐朝接軌,既有較先進而發達的農業,門類眾多、分工很細的手工業,又有頗具規模、十分活躍的海內外商業、貿易。文化上,大量渤海生徒、僧侶隨朝貢使團入唐求學,漢文經史典籍因此源源不斷傳入渤海地區。宗教上,渤海國亦追隨唐朝,禮佛行事更成為上層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與中原唐文化的頻繁交流和往來,促進了渤海國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時稱「海東盛國」的繁盛局面。

中新社記者:天門軍之印有何特別之處?為什麽說該印是渤海國使用漢字的重要例證?

勾海燕: 歷史文獻對唐朝職官制度有較為詳細的記述,但不見「天門軍」之設。遼金兩朝亦無「天門軍」之制,歷年出土的遼金銅印同樣無此種形制。渤海國常派官吏和學生到長安城「習識古今制度」,其政治、職官、經濟等制度均與唐朝一致。【舊唐書】【新唐書】記載,渤海國仿唐朝中央的典章官制,亦置有「三省、六部、一台、七寺、一院、一監、一局」等機構。

【舊唐書·文宗本紀】記載:「大和六年十二月,內養王宗禹渤海使回,言渤海置左右神策軍,左右三軍一百二十司,畫圖以進。」雖然此處將渤海國建制與唐朝中央政府的神策軍相混淆,但至少表明渤海國設有同類的禁兵組織。因此「天門軍」可能是類似唐朝中央十軍的王城禁軍組織。

天門軍之印出自渤海上京龍泉府皇城內,可作為研究渤海國設有與唐朝中央禁軍類似軍事組織的重要線索。這枚印使用了蟠條焊接工藝,是唐代官印的重要特征之一。書法家沙孟海先生提出:「唐代官印統用朱文,字畫用小銅條蟠繞而成,遇有枝筆,用短條焊接上去。這是一種新的制法。印史上未見有什麽名稱,我們稱之為‘蟠條印’。」天門軍之印以漢文篆字入印,是渤海國與中原唐王朝交流的證明,也是渤海國使用漢字的重要例項。

中新社記者:目前,在天門軍之印發掘地還有何發現?

勾海燕: 唐代史料記載,渤海國「以肅慎故地為上京,曰龍泉府」。自渤海國三世文王大欽茂時期起,上京龍泉府曾兩度為渤海國國都所在地,先後長達一百六十余年,是當時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和渤海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對外交往中心。

上京城仿照唐長安城的形制營建,分為郭城、皇城和宮城三個部份,三重城垣層層相環。全城除宮城坐落於北部中心區之外,其余以中軸大街為線,分為東西兩半城,作棋盤狀布局,宮室、衙署與裏坊嚴格區分,功能分明。郭城東西長4.5公裏,南北寬約3.5公裏,總周長約16.3公裏,呈橫向長方形。

渤海上京城與唐長安城基本布局對比圖。受訪者供圖

渤海上京城宮城航拍照片。受訪者供圖

迄今為止,遺址內出土遺物數量甚多,其中尤以建築材料文物最多,如蓮花紋瓦當、寶相花紋磚、文字瓦等。此外,還有許多其他類別的珍貴文物,如銅鏡、銅人等。這些文化遺存都為我們了解渤海國的歷史、經濟、社會、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完)

受訪者簡介:

勾海燕,黑龍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歷史研究部主任,黑龍江省歷史學會理事,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客座教授。長期從事黑龍江古代史研究、黑龍江省博物館展覽內容設計等工作,是「黑龍江歷史文物陳列——以肅慎族系遺存為中心」「黑水文脈——黑龍江歷史文物陳列」大綱主要撰寫人之一。先後發表【黑龍江稱謂考】【渤海樂曲目中「大靺鞨」、「新靺鞨」相關問題辨析】【「渤海郡」與「渤海國」關系新考】等文章,出版著作【嘎仙洞吊古——鮮卑人出大興安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