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中國的文化瑰寶,一亮相就驚艷世界

2024-03-06收藏

1915年,首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一款名為「地球墨」的徽墨,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胡開文制地球墨 安徽博物院藏

在這場歷史性的世界級盛會上,參賽國家多達31個,展品足有20多萬件,這塊徽墨為何脫穎而出,斬獲博覽會金獎,讓世界為之贊嘆?

大家可以細看一下,這塊「地球墨」,它的直徑其實僅有12.2厘米,厚1.5厘米,然而 在這局促的方寸之地上,匠人卻雕出了整個世界。

胡開文制地球墨 局部細節

墨的正反兩面,均為世界地圖,一面東半球,一面西半球。

地圖之上,不僅六大洲 (無南極洲) 五大洋、經緯線、水陸界清晰可見,就連世界各國的國界以及首都的中英文標註,都被刻在了墨塊之上。

這也是胡開文徽墨首次走上世界舞台,並且出場即是「巔峰」。

有了解過文房四寶的朋友,一定對清代的四大制墨名家 「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 不會陌生,其中胡開文作為清代乾隆時的制墨名家,在徽墨界更是一枝獨秀,並且於清乾隆三十年,創立了胡開文墨廠,用制作出的藥墨,創作出來的水墨作品,無論是山水人物,還是書道,均百年不蛀不爛,被封為「奇墨」,後來他的墨店也分布在大江南北,聲名遠揚,延續至今。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網路、電腦、手機已經占據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筆一畫的漢字書寫卻被鍵盤的敲擊聲所替代。

但「快」,也意味著某些功能的喪失。我也見過太多的字畫而毀於一「墨」,比如 批次生產的墨汁難以均勻暈開,當墨色都無法控制時,又如何能承載山水畫的高遠意境呢?

直到如今,提筆忘字也好像成為了一件見怪不怪的事了。很多時候我們對著一張白紙,腦子裏的字呼之欲出,卻怎麽都寫不出來。

今天,我們也是時候重新認識一下老祖宗流出下來的徽墨了~

且看且珍惜

,時長02:37

01:一縷墨香

氤氳千年

MOZAIHUIZHOU

徽墨的功能,一是行天地萬物;二是從於心,一團墨色在白紙上氤氳散開,便成了最奇妙的中國顏色。你且看夏圭(gui)的【溪山清遠圖】,淡淡幾抹山色;在看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寥寥幾筆水波,看似平平常常的一墨落紙,卻是焦、濃、淡、枯、濕躍然而顯,可似天上淡雲,也可濃烈如野馬,這就是墨的五色。

一錠墨,也濃縮著一個民族的文化、雕刻、裝飾、人文、藝術、涵養在其中,當一個文人,手執羊毫,蘸墨運筆,雲煙洛紙,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會因之活色生香、源遠流長。

尤其是在古代,人們書法作畫的時候,對於墨的要求十分嚴格,主要是因為在書法和繪畫中,筆法和墨法是相輔相成的,墨的存在也是文人們行走於世間的情感依賴和寄托,不同的墨甚至會直接影響作品的好壞與靈動性,所以也有了後來的「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的說法流傳於世。

當墨在硯中緩緩暈開,筆尖在墨中稍稍一蘸,或一氣呵成,或糾結反復,文人們的生命力也就在這濃墨中繾綣舒展,他們的作品也稱為「墨跡」或「墨寶」

毫不誇張地說,許多經典的書法繪畫能歷經千年墨色不減,流傳至今,徽墨的功勞不容小覷。

一方好墨,匠心傳承

任憑時代更替歲月變遷

古老的技法,傳統的手藝

一雙雙靈巧的手給墨註入了生命

於是,墨有了靈性,墨有了書香

讓你的每一次研磨

只多加一點水

便呈現出不同韻味

每一次揮毫,只濃淡不同

便是別樣風格

(長按辨識上方二維碼)

【結緣適合你的徽墨】

02:徽墨之精妙

源於制作之精絕

MOZAIHUIZHOU

一錠徽墨的誕生,要經過千錘百煉,歷時一冬一夏,民間也有著「一兩徽墨一兩金」之說。

徽墨主要分為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用桐油燒煙制成,呈暖調,黑而發亮。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制成,呈冷調,黑而不亮。

制作步驟大致分為取煙、熬膠、和料、形成墨餅、入模成型,還有晾曬、描金等。

一款墨能否傳世,墨跡是否歷久彌新,其中煙和膠才是基礎。無論點煙,還是和膠,對溫度、濕度等,要求都很高。

比如冬天天氣冷,出油率低,影響品質,做不了,夏天溫度太高也無法正常工作。尤其是點煙,油料的配比,以及取煙的時機,都要隨著季節和溫度的變化而調適。

等到了合適的季節,收煙的工作也是對匠人的一種考驗。火大則煙粗,煙還會飄出碗外;火小則無煙,忙碌到最後徒勞無功。

即使是熟練的集煙工,平均每40分鐘掃一次煙,一天掃10-12次,也不過收四兩左右。

將煙灰收集後,也並非馬上和料做墨,還要擺放兩年,待其火性褪去,黑度完全揮發出來才可做墨。

為了增加墨的效能,制墨時要在煙灰中加入動物皮膠,再摻以天然麝香、金箔,冰片、牛黃、熊膽、蛇膽等中草藥。

這個過程中,為了讓煙灰與輔料混合得足夠均勻,還需要「輕膠十萬杵」。

就是先取出一塊墨餅,放在墨墩上,在用墨槌不斷地翻轉捶打,捶至「十萬杵」,才能使煙、輔料、膠充分混合均勻。這樣做出來的墨塊才能「堅如玉,紋如犀、黑如漆,寫數十幅字畫,不耗一二分也。」

然後還要將墨塊放在在室內、常溫、自然通風的地方,中間要定期翻面,一刻都急不得。等到六成幹時,方可挫邊,至八成幹時,才上包定形。

整個過程需要整整一年時間,再經過一冬一夏的穩定期,墨內的水分才能全部散發幹凈,等黑度亮度完全揮發出來,最後才能進入描金環節。

為保證圖案的藝術性,必需要靜下心來,凝神屏氣,眼要準,手要穩,將圖案一筆一筆地描摹出來。

完完全全經過二十多道工序,千萬次的搗練後,一塊上乘的古法徽墨才會逐漸露出嬌容,這也正是古法徽墨的迷人魅力所在。

03:一兩徽墨

千金不換

MOZAIHUIZHOU

據文獻記載,唐代以前,制墨的中心在北方,隨著唐末戰亂的頻繁發生,南唐奚廷珪(gui),從易水遷居歙(she)州後,用當地的制墨原料,制造出了「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後來受到南唐後主李煜的賞識,遂賜國姓,隨之「李墨」便名滿天下,一度還形成了「黃金易得,李墨難獲」的局面。自此歙(she)州成為全國的制墨中心。宋宣和三年(1121),「歙(she)州」更名為「徽州」,徽墨自此便登上歷史舞台。

並且在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有乾隆禦制的「蘭亭高會」墨、乾隆朱砂禦墨等。各地官員和各墨家也紛紛將徽墨作為貢品上貢給上級。現在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曹素功漱金紫玉光墨,相傳就是曹素功在康熙皇帝南巡期間向其進獻的漱金「白嶽圖」集錦墨。康熙皇帝看到後,對曹素功大加贊賞,並將這塊徽墨賜名「紫玉光」,列為當朝第一貢品,並將曹素功官銜連升三品。

於是在文墨圈裏便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黃金易得,徽墨難求,對於制墨匠人來說,「一方墨雕刻一年」的制作過程,也是歷練人生的一種過程。當今社會,一塊上好的徽墨價格在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而且現代人很少再用毛筆寫字,也就造成了現在徽墨的收藏價值逐步高於實用價值。

墨香雅韻,氤氳千載

輕逸、深邃、渾厚

一紙淋漓,墨色暈染的記憶

自用、收藏、傳世

04:落紙如漆

萬載存真

GUFAZHIMO

俗話說:無徽墨,難存真,墨一研,松香的香氣散開,筆一落,五色氤氳雲煙落紙,墨,它可以留住筆的痕跡,濃墨厚重,淡墨清而不薄,而且在紙上沈澱之後,各個部位的濃淡,還會在綻開一次,水和墨又會分開一層,讓作品更立體,厚重,富有靈魂,一方好墨,可歷百年不朽不蛀。

不研磨,不成書,在使用墨錠前,同樣也奢求使用者的付出,靜心研磨至少二十分鐘,磨完如果墨塊能立於硯中,說明磨者心定,創作狀態也佳,人墨相磨,人被磨走了內心的喧囂,墨被磨出了想要的濃淡。墨磨好了,構思也就完成了,只剩山水之情盡在胸中,萬千詩意只待揮發。

墨色雖簡單,卻足以構建天地萬物,這一切也都太值得我們去探索嘗試,只有深入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繪畫有一定興趣,喜愛,追求,極致的老師,方能體會徽墨的重要所在,同時也希望這篇文章傳遞一份認知,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一方徽墨的珍貴與難得,因為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色,更是承載著五千年文脈的不朽中國,俗話說:非一方好墨不能盡暢其意,同時它也是讓你書法繪畫更進一步的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