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我於古玩商手中偶然發現一塊盤子,很是喜愛。不單單因為其器型碩大,更是由於它精美的紋飾——天然開片的哥釉「冰裂紋」。
偶得天成「金絲線」
說到哥釉,它可是大有來頭。但我們首先要區分開哥窯與哥釉才好。哥窯始於宋代。它的出現是中國瓷器史上一次意外事件,使「金絲鐵線」的哥窯瓷器名聲遠揚,美醉千年。哥窯器身上偶然天成的深色「鐵線」形成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在抽象的「鐵線」之間隱略呈現褐黃色「金絲線」。線條的美妙變化和肌理效果尤如一幅極美的抽象繪畫,給人們帶來無限的美感。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和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黑色。小紋片為黃褐色,稱之為「金絲鐵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宋代所傳哥窯瓷器越來越少。可後代上至帝王權貴,下至平民百姓,皆狂熱地追捧哥窯瓷器。因而自元代起,便開始仿制宋代哥窯瓷器。只不過我們為了區分後世所仿造的與宋代本朝的,便給後代所制的此類瓷器命名為「哥釉」。
仿哥釉菊瓣碗丨故宮博物院藏
所以這次遇到的大盤就是清代乾隆年間所制的哥釉盤。由於太過喜愛,於是在確認年代無誤之後便解囊掏包了,等心滿意足地抱著盤子回到家之後,便開始迫不及待地拿出來把玩欣賞。就在觀賞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這塊盤子上有一個好像不是冰裂紋的痕跡,開始我本以為是開片過深,但當仔細觀察時則發現原來是一個「仁」字。這令我非常疑惑,為什麽一個清代的盤子上會被刻上一個字呢?本來一塊好好的盤子,竟然被人為地「破壞」。並且透過觀察發現,這個字還不是新刻的。那麽古人到底是什麽原因要這麽做呢?
書海尋蹤解密碼
於是我便開始了透過大量資料尋覓「刻瓷」緣由的過程。
透過了解發現,原來「刻瓷」這一種類有這麽悠久的歷史!刻瓷藝術有著比較深遠的歷史起源,與中國的制瓷工業和書畫藝術息息相關。據史料記載,早在秦朝時期就有「剝鑿瓷釉」的說法,但是此時期的制瓷工藝依然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後來隨著制瓷水平的不斷提高,到宋朝時,不僅已經有「瓷刻」的記載,而且還已在定窯瓷器中出現了鐫刻花紋並燒制的藝術現象。直到清朝時期,刻瓷藝術才開始真正走入民間和市井,具有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據記載,清初,在民間開始有了專門從事刻瓷的行當,但大多以平刻為主,點線構圖等藝術表現力顯得單調、平實,並沒太多引起世人的註意。一直到了乾隆後期,由於經濟的昌盛和統治者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在皇宮中設定了「造辦處」,專門制造宮廷使用的工藝品。由於當時社會各階層的推崇,鐫刻書法藝術有了進一步發展,甚至已有人能用刀在瓷板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鳥、草蟲等,且栩栩如生。這個時期,刻瓷真正發展成為了一門新的瓷器裝飾藝術。
北宋定窯白釉刻乾隆禦制詩碗
我被眾多有關刻瓷的資料所吸引,一個個精美絕倫的人物、花鳥、山水、詩文被用極細的線條刻畫於堅硬的瓷器之上。在用色方面也十分考究,有的甚至只用純黑色的墨線刻在白色的瓷器之上,顯得那麽簡約大方、沈靜俊美。一時之間使我沈浸其中,便暫時忘掉了本來的目的,在尋找古代刻瓷的道路上不能自拔。
古語有雲:「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我在一位古玩商那裏尋找到了一個自己心心念念的刻瓷筆筒。那是一個晚清民國時期的刻瓷筆筒,題材為牧童遙指杏花村。其上一名頭戴草帽手執長鞭的牧童悠閑地斜坐在牛背上,手指著前方的道路。路邊還有一簇簇的嫩草與一棵柳樹。
之所以如此喜歡這個物件兒,也是由於它除了是精美的刻瓷,題材上更顯示了悠然恬淡的自然田園風光,讓我們在當下快節奏、喧囂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絲寧靜與清涼。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是一件文房器,要知道在古代,文房器可算是個高級貨了,畢竟古代識字率並不很高,能用得上文房筆筒的人家想必也不會多,所以我異常珍視這件器物。可當我每日把玩欣賞的過程中,突然回憶起當初開始接觸刻瓷的初心來了。對呀!我那塊乾隆哥釉盤裏的秘密還沒有破解呢!
從生活中來到情感中去
從購入的哥釉盤中的「仁」字所看,並非是所查閱到和新買到的所謂刻瓷。畢竟人家這是一種專門的瓷器品類,且到了清代明顯已經工藝成熟,技法卓越了。不會是只簡單地、歪歪扭扭地刻這樣一個字。且不說這個「仁」字刻工一般,就文字或圖案本身來看,單單一個「仁」字好像也說不上有什麽美感。因此,我判定我找錯了方向。那這到底算是什麽呢?刻這一個孤零零的「仁」,又到底蘊含了怎樣的寓意呢?我好像又回到了原點。可我不願放棄,於是便又開始查閱資料。但是我這次多了個心眼兒——開始學會多方請教了。果然!答案還是有高人指點來得更快些。
在一位資深藏友的指點下,我終於搞懂了其中的秘密。 原來古代普通民窯瓷器經常會出現在內部或者底部刻字的情況。 主要分為兩種情況:其一可能是作為陪葬品,其二為標識,證明此物屬於某某某。防止借出去和其他人的混淆。而作為陪葬品的器物一般有其特殊的象征意義,例如微縮版谷倉、竈台、小房子,抑或是魂瓶之類的。再不就是例如為文人所陪葬的硯台、毛筆之類的。因此這些東西一般都較好辨認。可誰會陪葬一些盤子碗之類的民間日用瓷呢?因此我分析,這個盤子更大可能是屬於第二種原因,是為防止混淆而刻的字。這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個小傳統了——「流水席」。
宋代哥窯洗
我們今天很多地區在遇到婚喪嫁娶之類的事情的時候,往往更愛選擇去飯店訂酒席。這樣一來是比較方便,二來看起來也比較衛生,第三也會認為仿佛這樣便顯得更高端大氣上檔次一些。但我們古人尤其是普通百姓,是沒有這種選項的。所以他們只能在自家門前擺開「流水席」來招待賓朋。可是這樣一來,一個新的問題就出現了,平日裏家中的碗筷盤碟的數量很難支撐短時間內巨大的需求量。
但是如果要出去買也不劃算,因為一個家庭中遇到婚喪嫁娶這類大事的情況並不很頻繁。如果買來很多,且不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且利用率也很低。因此我們極富有智慧的先人想到了可以互幫互助,你家需要碗筷杯碟的時候全村人給你湊,我家需要的時候也是靠著大夥兒的幫襯。這樣一來就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我們知道,這些手使的日用瓷往往都長得大同小異。就即便是在日用瓷如此豐富的今天,我們也經常會遇到「撞碗」「撞盤」的現象。古代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大家為了不會因為拿錯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便紛紛在自家瓷器上刻上一個能代表自己名字的標誌,往往是名字中的一個字。這也就是我這件清乾隆哥釉盤中為什麽會出現一個「仁」字的原因了。
清代距今不過百多年,古人的生活條件與狀態是遠遠無法與今人相比的,即便是一些簡單的日用瓷也需要相互支持。這樣的一個「密碼」不得不說承載的是前人生活之不易,解開這樣一個「密碼」讓我在感受著憶苦思甜的同時,更感受到一種暖意,雖然視若珍寶的瓷器在家中占有很高地位,但鄰裏親朋每每需要,仍舊盡力相助,這哪是一件瓷器,這不就是各家充滿祝福、蘊含凝聚的代表嗎?
作者 ✎ 陳彥澤
【文章來源:【北京紀事】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