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從嚴監管訊號不斷釋放 開年近40家中介機構收「罰單」

2024-01-27股票

隨著全面註冊制的落地,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諸多中介機構責任愈發重大,也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一案多罰」的力度不斷加大。同花順數據顯示,2024年開年以來還不足1個月,包括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所、評估機構等在內,已有近40家機構收到中國證監會及滬深交易所開出的各類「罰單」。專家認為,這釋放出從嚴監管的訊號。A股市場對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持續強化,監管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倒逼中介機構歸位盡責。

保薦業務及年報審計

成為違規「重災區」

同花順數據顯示,開年以來,已有38家中介機構收到了證監會、各地證監局以及滬深交易所開出的各種「罰單」。具體來看,收到監管「罰單」的中介機構中,包括13家券商、20家會計師事務所、2家資產評估機構、3家律師事務所。從處罰原因來看,保薦業務違規及年報審計違規成為違規「重災區」。

1月24日,安徽證監局披露了一則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決定對國泰君安、李懿、蔡偉成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原因是國泰君安及上述二人在保薦多利科技先發上市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導致出現對發行人董監高資金流水的穿透核查程式不充分、資金流水核查結論與實際情況不符等問題。

此前的1月12日,證監會一下公布了6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對中信證券、中德證券、萬和證券3家證券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對涉及的6名保薦代表人采取監管談話措施。1月8日,東興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證券同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警示函,原因是這3家券商作為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債券受托管理人,在受托管理期間未嚴格遵守執業行為準則,存在未對發行人未披露相關重大債務逾期及訴訟事項保持必要關註等情況。

滬深交易所也在近日陸續對保薦業務違規的券商開出「罰單」,國投證券、民生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及相關保薦代表人被「點名」。

年報審計也成為開年以來的監管重點。2024年以來,已有20家會計師事務所收到了證監會系統或交易所開出的30張「罰單」。值得註意的是,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等8家會計師事務所均收到了兩份及以上的罰單,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更是收到了來自浙江證監局和深交所的3份「罰單」。從處罰原因來看,被「點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均因為在年報審計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

監管「一案雙查」

壓實「看門人」職責

在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全面註冊制下,從事保薦承銷、審計會計、法律、評級等證券服務的諸多中介機構,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其歸位盡責是防範證券欺詐造假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基礎,也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促進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相應地,對中介機構的監管也全面從嚴,進一步壓實其「看門人」責任。監管部門嚴格落實上市公司主體責任與中介機構責任「一案雙查」,對中介機構獨立性缺失、「走過場」、未勤勉盡責等違法行為堅決予以嚴懲。

以紫晶儲存欺詐發行案的查處為例,在上述打擊證券違法犯罪體制機制下,證監會會同相關各方圍繞公司、實際控制人、董監高,以及有關中介機構實行行政、民事、刑事的立體化、全方位追責。

在行政處罰方面,對紫晶儲存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共處以8000余萬元罰款,對兩名實際控制人分別采取終身市場禁入、10年市場禁入措施。在民事賠償方面,中介機構透過先行賠付方式賠償1.69萬余名投資者10.86億元,四家中介機構另行交納行政和解金約1.89億元。

「實行註冊制,絕不是放任不管、一放了之,而是從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各環節加強監管執法,管得更嚴,管得更準。在我們這樣一個新興市場,更要堅持嚴字當頭、一貫到底。」在1月19日舉行的證監會新聞釋出會上,證監會綜合業務司主要負責人周小舟表示,註冊制改革以來,證監會始終秉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理念,並貫穿於資本市場監管的全鏈條各環節。尤其在事前,堅持品質優先,強化發行監管,嚴把IPO入口關。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註冊制改革以來,證監會已對從事投行業務的69家證券公司、381名責任人采取了監管措施,特別是對問題嚴重的5家證券公司暫停保薦業務,對55名從業人員認定為不適當人選,行業機構合規意識明顯增強。

「我們對從事保薦承銷、審計會計、法律、評級等證券服務的中介機構‘一案雙查’,警示資本市場‘看門人’提高執業品質。」證監會稽查局局長李明表示,近一段時期,證監稽查執法著重從幾方面紮實推進工作:第一,立足「打早打小」,強化違法違規線索發現能力。第二,保持嚴的基調,依法從嚴打擊各類證券違法行為。第三,註重發揮執法合力,強化行刑立體追責懲治效果。

監管方式不斷創新

倒逼機構歸位盡責

專家認為,全面註冊制下,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責任更加重要。從近期的監管案例來看,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向中介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其歸位盡責。

「開年不到1個月,就有這麽多中介機構被監管‘點名’,這釋放出嚴監管的訊號。」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全面註冊制下,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責任更加重要和突出。A股市場將持續強化中介機構監管,嚴懲違法違規行為,促進市場主體自律。尤其是在「一案兩查」的機制下,違規的中介機構同時面臨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的責任追究。這表明監管部門對於中介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將采取更加嚴格的懲處措施,進一步增加其違法成本。

田利輝分析,今年以來,監管層對於中介機構的監管呈現出強化事前稽核、加強事後問責和推進科技監管等新特點。監管層加強了對中介機構送出的檔和材料的稽核,要求更加嚴格和細致;加強了對中介機構的事後問責,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同時積極推進科技監管,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對中介機構的業務進行全面監測和分析,提高了監管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從近期的監管案例來看,監管部門在不斷創新監管方式,不同部門協同監管的效果也陸續呈現,這些新變化向中介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持續切實履行‘看門人’職責的中介機構,會遭遇更嚴格的監管,甚至是投資者訴訟。」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也表示,註冊制下,監管部門對於企業披露的檔不做實質性審查,這就更加要求中介機構能夠切實承擔起「看門人」的責任。而「看門人」不「看門」時,其受到的懲罰就會比以往更加嚴厲。

「中介機構應充分認識到,其不僅要為委托人服務,也需要對市場及中小投資者負責。近年來,中介機構不僅要面臨監管部門更高的監管要求,也越來越多的會直接面對投資者。」王智斌稱,在司法實踐層面,法院對於投資者追究中介機構責任普遍較為支持,如康美藥業、澤達易盛兩例特別代表人訴訟案和紫晶儲存主動賠付案中,中介機構均主動承擔或被判決承擔了相應責任。

□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