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聯影醫療估值下降背後:資本市場需要更多耐心

2024-09-26股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

隨著日前聯影醫療(688271.SH)股價跌至上市以來的新低,市場對其業務底色的討論甚囂塵上。

回溯2022年8月22日,聯影醫療以109.88元/股的發行價登陸上交所,當天收報181.22元/股,上漲64.93%,總市值近1500億元。隨後,聯影醫療一度漲至218元/股,在A股醫療器械板塊中,市值僅次於邁瑞醫療(300760.SZ)。兩年後的2024年9月18日,聯影醫療股價最低跌至92元/股,當日收盤市值768.12億元,較巔峰市值已跌去1000億元。

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對比GE醫療、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三家跨國醫療影像裝置巨頭(下稱「GPS」)的市盈率可以發現,聯影醫療的估值下降更多是因為資本市場缺乏耐心,‘市場情緒’因素影響大,這與醫療裝備行業的發展規律並不匹配。」

市盈率也稱「本益比」,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余得出,是最常見的價值投資指標。據悉,投資者往往透過市盈率來判斷個股價格是否偏離價值。若市盈率過高,可能表明市場對公司未來潛力的高度期望,也可能暗示股票價格存在泡沫;若市盈率過低,則可能表明投資者對公司前景預期較低,或是股票價格可能被低估。

Wind數據顯示,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最新收盤日的市盈率PE(TTM)分別為26.88、-64.28、30.92倍。而聯影醫療最新收盤日的市盈率PE(TTM)則高達41.44倍,作為對比,邁瑞醫療、新華醫療(600587.SH)、開立醫療(300633.SZ)分別為22.51、14.62、32.58倍。

近日,聯影醫療股價出現回呼趨勢。9月25日,聯影醫療收報99.89元/股,上漲1.62%。截至9月26日午間休盤,聯影醫療報100.41元/股,上漲0.52%,總市值827.54億元。

國內市場預期如何?

市場有不少聲音將聯影醫療股價下跌的原因歸咎於今年以來業績增速的下滑。從數據上看,2022年至2023年,聯影醫療業績均實作兩位數增長。其中,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7.36%、23.52%,達92.38億元、114.1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6.86%、19.21%,達16.56億元、19.74億元。

而2024年上半年,聯影醫療實作營業收入53.33億元,歸母凈利潤9.5億元,同比增長1.18%、1.33%。國內市場收入更是從去年同期的45.54億元小幅下滑至44.01億元。

事實上,受醫療裝置的采購更加謹慎、高價低值耗材使用量的下降影響,IQVIA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同比下滑3.2%。國投證券統計,今年上半年,醫療裝置行業招投標規模約550億元,同比下滑35%左右,其中,醫學影像招投標規模同比下滑45%左右,生命資訊領域招投標規模同比下滑50%~60%。

不少醫療器械企業業績也受到影響。例如邁瑞醫療的生命資訊與支持業務(監護儀、除顫儀、麻醉機等)同期下滑7.59%。邁瑞醫療方面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解釋,「今年上半年醫療裝置更新計畫和醫療行業整頓等因素導致招標采購繼續推遲,使得該業務線國內部份承擔了較大的壓力。但醫療裝置采購的需求依然存在,推遲的采購計畫未來仍將全部釋放。」

追溯到今年3月,國務院釋出了關於【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及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資訊化設施叠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

國家衛健委也曾披露當前縣醫院存在裝置配置與臨床需要不匹配的問題,國家層面已出台相關政策加以引導和支持,例如7 月 31 日釋出的【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參考標準】,明確重點鄉鎮 衛生院應至少配備 90%的必備醫療裝置,包括 CT、DR、彩超等。

各省市積極跟進,明確醫療裝備更新改造的重點方向和量化指標,縣域醫共體計畫占據了重要份額。例如廣東省接連公布三份縣域醫共體裝置更新計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原中央蘇區」「珠三角」以及「粵東、 粵西和粵北」,擬采購裝置共計1127套,總投資超過 22 億元。

「醫療裝置更新招投標啟動時間晚於預期,醫療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時間延長,短期看醫院裝置采購有所延遲,但醫療機構對裝置的增加和置換需求是持續存在且剛性的,現在各省都進入規劃階段,相關政策持續落地,積壓了一年的醫療裝置采購需求也會給醫療行業提供強勁的增長動力。」有券商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聯影醫療方面也在日前召開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上表示,「此次【行動方案】中,裝置更新的力度大、時間周期長,未來2-3年,裝置更新政策在審批流程、資金投入等方面將會由於有了更多的執行經驗而加速,預計今年下半年度以及明年,相關計劃和政策的落實速度將加快。」

平安證券在8月初釋出的研報顯示,目前已有部份省份釋出醫療裝置更新計畫審批前公示或批復,據部份統計目前已披露金額超過210億元,預計全國範圍或有數百億規模裝置更新增量需求。

沖擊高端制造和海外市場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醫療裝置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繁榮與發展,但國內企業仍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環境。邁瑞醫療、東軟醫療、萬東醫療等在XR、CT、MR和PET/CT等產品領域積極布局,什麽樣的醫療裝置公司能勝出?

華創證券研報分析,「一方面,產品競爭力是第一位。隨著基層醫院國產化率提高,三級醫院市場對於國產廠家愈發重要,也對產品競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國內政府持續註重對內外資的平等對待,國產裝置若要持續提高國產升級,需要做到在擁有價效比優勢的同時還有與進口相當乃至更高的產品競爭力。」

另一方面,華創證券研報預計,影像類需求量高於治療類,超聲需求較高,整個裝置行業都會充分受益於招采正常化。

醫學影像裝置是醫療器械行業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細分市場,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醫學影像裝置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6年達到843億美元。但中國的高端醫學影像裝置市場曾長期被外資企業主導,在PET/CT、MR和CT等高端產品市場上,GPS等外資企業一度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今年上半年,聯影醫療MI業務線收入7.43億元,CT業務線16.18億元,MR業務線16.85億元。按2024年上半年度國內新增市場金額口徑統計,聯影醫療CT產品市場占有率綜合排名第一、MR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廣發證券研報指出,聯影醫療與GPS現有產品整體同一檔次,MI 已實作超越,CT、MR 高端功能需要補足。

「本土醫療器械企業透過不斷提升創新研發能力,擁有核心技術能力,才能在高端醫療裝備領域占據行業市場地位。」上述分析師解釋,如果跨國醫療械企業處於技術壟斷地位,缺乏市場競爭的情況下,壟斷主體可以獅子大張口隨意定價;透過產品端帶動供應鏈發展,由械企和本土供應鏈合作突破重要部件的研發,降低成本,在產品的效能端、價格端形成較強的競爭能力,這樣本土械企也有機會在全球競爭中勝出。

聯影醫療海外收入增速持續快於國內,但仍有大量增長空間。今年上半年,聯影醫療境外收入9.33億元,占營收比重17.49%,同比增長29.94%。對比來看,同期邁瑞醫療境外收入占比約40%,開立醫療海外收入占比46%,均大幅高於聯影醫療。

事實上近年來,地緣政治風險成為中國企業「出海」布局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本土醫療械企如何走穩出海之路?上述分析師認為,「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以分散風險,此外,對於出海的產品,必須要保證技術效能達到國際水平,同時得到國外臨床驗證和認可,才有機會在國際市場持續發展。」

聯影醫療方面也在上述投資者調研活動上表示,「自2018年以來,地緣政治影響就已經存在,公司也是在逐漸適應和動態調整過程中,面對美國這個當今全球最大的單一化市場,同時也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市場,公司在戰略上必須充分的重視。未來將不斷適應地緣政治變化,最佳化全球營運策略。」

聯影醫療將如何發展,仍有待持續觀察。

(本報記者武瑛港對本文亦有貢獻)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