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在半年報裏這樣寫道:「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大模型研發以及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產業鏈可控,以及大模型產業落地拓展等方面,新增投入超過 6.5 億元。」
於是在上半年,科大訊飛盈轉虧。
最近,科大訊飛釋出2024年最新業績報告,前三季度其營收同比增長17.7%,至148.50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轉盈為虧,相比2023年同期的9936.21萬元,下滑了-445.91%,扣非虧損4.68億元。
大模型從科大訊飛的錢包裏猛掏更多利潤,就像一顆「黏牙的糖」,科大訊飛正在盡力吞掉它。
好訊息是,相比於前兩季度的大幅虧損,三季度凈利潤已經止跌。財報顯示,科大訊飛今年第三季度凈利潤5696.14萬元,同比增長120.87%,環比扭虧為盈。
而特別有意思的是,雪球顯示當前科大訊飛的股東人數超過35萬,基本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圖源:雪球)
有爭議,就會有分歧。接下來,有多少人會陪科大訊飛走下去,又有多少人會選擇離開?
主動承壓,科大訊飛的強自主決心
事實上,科大訊飛遭遇的盈利考驗可以追溯到其2019年、2022年兩次面臨外部限制帶來的沖擊上。
2022年10月,科大訊飛再一次被極限施壓。
雖然當時它極快地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依靠一些永續型根據地業務的穩增長,抵消了一部份大計畫延期所產生的影響,並在當年堅挺地實作了收入和毛利小幅提升。但影響還是很難一次消除。
一方面,從供應鏈到相關的合約簽需要調整的過程,突發事件也影響了當期訂單簽訂的節奏。當時其第四季度超有過20個計畫、超過30億元合約延期,年度收入增速也有2021年的40.6%驟降至2.8%。
另一方面,三年兩次遭遇外部不可控風險限制的經歷,刺激科大訊飛進一步計劃更長遠的未來,去夯實其AI產業「國家隊」的實力,讓自主可控再上新台階。
2022年,科大訊飛研發費用首次擴容至30億元以上。當年新增了約8億元到教育、醫療等業務的合作平台拓展投入、新產品研發以及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國產化適配等方向。
收入增速與投入增速的反向而行,再加上金融資產股價波動帶來的投資收益大幅減少,當年其歸母凈利潤同比-63.94%至5.6億元——這其實是一種「主動承壓」。
2023年,伴隨外部影響逐漸削弱,其利潤又進一步提升至6.57億。
這一階段中,其收入規模始終保持擴張,「國家隊」的底子還是可靠的。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科大訊飛兩次面臨外部限制,其自主可控的決心也前所未有之堅定。
ALL in大模型,科大訊飛是認真的
大模型是AI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技術階躍。隨著大模型賽道的發展潛力成為全球共識,科大訊飛選擇了「All in」。
2023年,科大訊飛投入了超20億元用於研發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同期帶來其扣非凈利潤的大幅下滑,同比2022年減少了71.74% 至1.18億。並在2024年進入了罕見的虧損期。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科大訊飛分別實作歸母凈利潤及增速:-3億元、-1億元;-418.99%、-176.21%。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曾指出,今年一季度虧損擴大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繼續加大了研發投入,也同步加大了市場投入」其中圍繞大模型底座研發費用增加4.2億,圍繞大模型新增1.2億行銷推廣費用。
(圖源:科大訊飛官方微信公眾號)
上半年圍繞大模型相關的總投入實際則更大,超過了13億。具體包括通用大模型研發投入增加4億,大模型訓練推理平台工程化的研發投入增加1.6億,大模型推廣和套用推廣投入增加1.2億,各BG、BU圍繞大模型產品化的投入增加超過6億。
如果撇開這些投入和費用,其他費用其實都相對減少。甚至如果扣除星火大模型研發推廣相關的費用,科大訊飛上半年的扣非利潤是同比增加的。這就是「主動承壓」的內涵,研發就像儲備軍糧,存就是花,一時間報表不好看也正常。
三季度,科大訊飛營業總支出進一步同比增長17.33%至155.17億元,其中,年內研發費用已總計30.371億,開發支出較期初余額增長145.82%。
為舉公司之力支持大模型的發展,劉慶峰還表示:「公司持有的三人行、寒武紀、商湯這三家的股票,我們為了打大模型的仗在合適時間已經全部清倉了,去年一季度有的資產增值今年就沒有了。」
這是決心,也是定力。為了在極致研發的同時避免盈利出現過大偏差,劉慶峰曾在8月的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要剔除不盈利的小業務,把戰略業務做得更大。
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江濤近日也曾表示,過去一年來,科大訊飛按照戰略聚焦的思路,圍繞星火大模型的核心競爭力,主動放棄了一些資金來源困難的計畫。
前三季度,伴隨經營規模的穩步增長,其毛利率穩定保持在40.45%。其中,第三季度其收入同比17.73%至55.25億元;同期毛利增長了16.68%,達22.60億元。
同時,其訊飛星火的產業生態也進一步加強,前三季度新增開發者數量達177.7萬,並正與41.5萬余家企業客戶用星火創新套用體驗。數據顯示,訊飛星火App在安卓端的下載量目前已超1.9億次。據七麥數據,「訊飛星火」是國內工具類通用大模型 APP 排名第一。
聚焦主業,或許正是驅動科大訊飛利潤止跌、業績扭虧為盈的主導因素之一。
率先走通大模型的商業之路
特別需要關註的是,重金投入之下,科大訊飛的回血速度其實還比較健康。第三季度,其實作經營性現金流凈額7.15億元,同比增長100.09%。
回款方面,據江濤介紹,第三季度銷售回款6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增速遠高於同期收入增速。按照現金流的季節性規律,第四季度將迎來回款高峰期,若相關政策執行到位,公司對第四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持有信心。
而這也意味著,在大模型的賦能下,科大訊飛潛在的成長性其實遠遠不能被當前的營收利潤水平展現。
事實上,放眼整個大模型賽道,商業化模式的打通才是制約眾多相關企業的能否在長跑中「存活」關鍵。
單季度扭虧為盈、產業生態強化、回款速度加快的背後,凸顯的是科大訊飛AI大模型的商業化可行性這個價值點。
早前,劉慶峰曾提到了星火大模型2024年的三條商業化路徑:第一是賦能科大訊飛的C端硬體,使其保持快速增長;第二是在科大訊飛看好的教育、醫療、汽車、金融、能源和營運商等賽道落地;第三是透過訊飛開放平台對外部開發者賦能,以此獲取收入。
而日前,江濤就這三條路徑的進展也做了相應回應,其一,目前星火大模型在消費者、教育、醫療、汽車等已有場景中加快規模化落地,商業價值閉環得到初步驗證。
據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在AI的加持下,其C端硬體銷量穩健增長。其中學習機銷量增長超過100%,使用者滿意度和推薦值(NPS)持續保持行業第一;消費者與開放平台業務收入增長44%,智慧汽車業務增長49%,有效對沖了G端業務下滑的影響。
(圖源:科大訊飛官方微信公眾號)
其二,B端以大模型為切入點,在營運商、金融、能源、交通等行業與央國企戰略合作深度營運。
當前,大模型加速在央國企落地,科大訊飛表示,「訊飛星火」大模型成為央國企首選。
報告顯示,科大訊飛先後承擔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和中科院等多項國家戰略任務。
據財報引援的融中財經數據,今年,中國大模型市場公布的中標計畫數量達到653個,科大訊飛成功中標38個計畫,是上半年大模型中標數最多的市場化玩家,且8月份單月中標金額突破1.5個億,行業排名第一。
例如,與中國電信合作聯合為中海油打造海洋能源領域大模型,與中國移動合作為中國石油打造能源化工領域「昆侖大模型」,與中國綠發共同建設第一個綠色產業行業大模型-「泰山大模型」,共築第一個央企AI總部。其在B端的「國家隊」形象非常突出,特色鮮明。
(圖源:科大訊飛官方微信公眾號)
路徑三,透過標準化產品如iFlyCode、招采、會議、文件、轉譯等標準化產品,實作企業級市場的規模化推廣。
目前,星火大模型的程式碼能力經交通銀行、京東等測試,在業界處於領先水平。自iFlyCode釋出以來,已在京東雲、軟通動力、交通銀行等100多家機構對接套用,並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人工提效。
星火大模型盈利模式的初步成功,讓科大訊飛有了更充足的底氣,去進一步精雕細琢。
管理層表示,未來幾年將不再盲目增加算力投資,而是專註於在有限投入下實作大模型的深度落地。
其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千億到百億,甚至更低參數的模型將在各個領域深入套用,公司在這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特別是在智慧座艙和機器人領域,科大訊飛的「語音互動+後台大模型」路徑將為其帶來獨特競爭力。
「在有限的投入下,我認為我們可以把大模型落地這個仗打好」。
再過兩天就是10月24日,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就要來了,會上它將再次升級訊飛星火大模型底座能力,數學、程式碼和長文本能力都將迎來提升。此外,其還將首次釋出多模態視覺互動及超擬人虛擬人互動能力。
(圖源:1024開發者節官網)
新的資訊會帶來新的觀點。也許在四季度,科大訊飛的股東人數會經歷一輪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