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4000億市值跌去75%,資本大佬全身而退,眼科茅台跌落神壇

2024-07-04股票

中國人總想著透過炒股賺錢,最好是能一夜暴富的那種。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那些真正的資本大佬們,卻很少炒股。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把時間拉得足夠長,在中國炒股是基本賺不到什麽錢的,憑一時運氣賺到的錢,早晚還是會虧進去。

那麽,資本大佬們都怎麽賺錢呢?他們不炒股,他們只炒上市公司。他們把上市公司炒高以後,自己大賺特賺,至於這家公司以後會怎樣,就與他們沒什麽關系了。

資本市場就是如此這般的迷幻,今天我們來講講有一家公司 , 上市後股價翻了幾十倍,曾創下一年上漲147%的奇跡,市值也從70億最多增加到將近4000億 ,營業收入增長率達到20%,凈利潤增長率更是達到30%, 非常符合資本大佬推崇的價值投資標準。但是, 近3年來,其股價卻一路下跌, 市值也從將近4000億跌到不足1000億。

股價和市值過山車的經過,或許能看到資本大佬背後的邏輯。

這家公司名叫愛爾眼科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或聽過這家醫院。2009年,愛爾眼科剛上市的時候,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幾乎是個透明的存在,沒人關註它,股價也一直波瀾不驚,屬於別人的股票漲它不漲,別人的股票跌它跟著跌的那種。

不過,愛爾眼科的創始人陳邦卻是個敢於花錢的主,當年他把3萬存款全部拿了出來,賭上身家性命,以分期付款方式買了一台進口裝置,正好趕上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的巨大市場需求,一舉獲得了成功,從此發家。

如今,他再次使出花錢的本領,全國各地收購中小醫院。由於中國老百姓對醫療方面的需求非常之大,愛爾眼科的擴張,不但沒給自己帶來資金緊張,反而實作了收入和利潤的快速增長,幾年功夫, 其市值就由70億漲到了2000億

此時, 愛爾眼科終於引起了資本大佬的關註,成為很多明星基金經理的重倉股之一 。在其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單中,高瓴資本赫然在列,尤為引人註目,因為高領資本的老板張磊,做事風格一向比較高調。

受到資本的關註後,愛爾在擴張的路上開始更加激進。

如果說2009年到2013年,愛爾眼科主要以自有資金來拓展市場,那麽之後就主要透過成立並購基金,以杠桿收購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快。

2014年以來,愛爾先後參加設立了7家產業並購基金和機構。 這些並購基金的運作模式一般為,愛爾眼科先收購10%到20%的基金份額,然後新建或收購其他眼科醫院。

這些新建或被收購的醫院,可以使用愛爾的品牌,並獲得愛爾的指導,在基金中孵化。等到3至5年後,愛爾眼科會根據其盈利情況,決定是否將其從基金中完全收購,並入到上市公司。

這一套操作下來,實際上就是利用了杠桿以小博大。從效果來看, 愛爾只用了11.88億的自有資金,就撬動起多達162億元的並購基金。 而且,在這些並購基金中,愛爾只承擔有限的風險。

愛爾眼科的這個杠桿模式,堪稱一個完美的資本運作,收益足夠大,而風險卻可控。在資本和杠桿的加持下,愛爾開始瘋狂擴張。2019年就收購或新建了普洱愛爾、淄博康明愛爾等18家醫院和31個診所。2020年7月,又以並購重組的方式,間接收了30家眼科醫院的股權。

除了國內,愛爾還將觸角伸到了國外, 旗下擁有的眼科醫院及中心數量多達600余家,其中,內地500余家,歐洲80余家,東南亞12家

但是,瘋狂擴張的背後,愛爾也陷入了估值疑雲, 主要是其收購的一些醫院,被指價格顯著高於估值。 比如,2023年,愛爾收購了一家虧損88萬、凈資產148萬的醫院,但是卻支付了5727萬的高價。再比如,愛爾2021年耗資3367萬,收購了一家醫院,但實際上,這家醫院的凈資產只有不到9萬。

這件事引發了很多的質疑,主要是質疑這些交易是否涉及利益輸送,甚至都驚動了交易所,但卻遭到公司否認。

不過,還是有細心的媒體發現,愛爾收購的很多醫院其實都出自天津某公司,而據稱該公司的合夥人中,也有一個叫張磊的。怪只怪在中國,叫這個名字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讓人分不清此張磊是不是彼張磊。

可是,如果拿自己的錢高價收購也就罷了,但你覺得可能嗎?愛爾收購醫院的這些錢,最終難道不是由資本市場買單嗎?

中國人對大有著獨特的崇拜,只要公司規模足夠大,人們就會認為這是一家好公司、實力強。愛爾眼科的幾輪擴張,很能吸引投資人的眼球,那幾年,愛爾是公認的高成長股,股票被瘋狂追逐, 2020年股價上漲147%,總市值突破3000億元,翻了50倍。

當年,愛爾在資本市場被稱為眼茅,意思是說,它的股價可以與貴州茅台媲美。 而愛爾的實控人陳邦,也以1047.6億元的身價,在2020年富比士中國富豪榜上,位居第28 ,超過很多地產大佬,蟬聯湖南首富。

但是,愛爾的成功,並不是醫療的成功,而是資本的成功。隨後,愛爾眼科被爆出醫療糾紛,有知名醫生公開表示,2020年其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治療白內障,術後右眼視網膜脫落,近乎失明,並質疑愛爾眼科「偽造病歷」。

此後人們又突然意識到, 其創始人陳邦並不是醫生 ,早年當過兵,退伍後下海創業,做過貿易批發、品牌代理、傳播策劃、房地產,就是沒當過醫生,這樣的經歷在醫療領域堪稱「門外漢」。

資本潮漲潮落,當潮水退去時, 愛爾的股價就開始了長達3年的下跌,2021年下跌26.75%,2022年下跌4.30%,2023年下跌33.59% ,三年下來,股價已經腰斬。而早在股價開始下跌的2021年三季度,公司十大股東裏,就已經沒有了張磊的身影。

那些曾經的資本大佬們,如今成為了富豪或是全身而退;那些曾經重倉愛爾眼科的基金經理們,也不耽誤其賺取高額的手續費和管理費;唯有那些曾經高位接盤的散戶們,如今算是徹底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