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日星程的谷子嗎?」「有沒有藍鎖個人池啊?」「哪裏戀與的谷多呀?」……最近,社交平台上年輕人關於二次元的交流十分火熱。今年暑期,我市各大商圈也掀起二次元熱潮,在年輕人之間流行的「吃谷」行動帶火眾多商場。
「谷子」是英文「Goods」的諧音,在二次元文化圈中指的是與動漫、遊戲、小說、特攝、偶像等版權作品相關的各類周邊商品,近些年來大多數時候也指以動漫角色為中心、體積小、重量輕、材質不算昂貴的周邊裝飾品,例如亞克力立牌、手辦、掛件、鐳射票、棉花娃娃等;而「吃谷」,通常指購買遊戲、動漫等IP的周邊產品。
近年來,眾多商場在升級改造中瞄準二次元商機,引入各類「谷子店」「谷子市集」,吸引了大量年輕顧客。
「二次元」風吹遍各大商圈
8月10日七夕節,從下午1點起鐘樓吾悅廣場就人頭攢動,不少年輕人裝扮成自己喜歡的動漫角色,在這裏享受二次元狂歡。當天,商場企劃團隊策劃了一場名為「綺夢幻境 仲夏之夜」的二次元主題活動,吸引了1500多名年輕人參與。
記者註意到,從2019年開始,鐘樓吾悅廣場一直在調整發展路線,緊跟時尚潮流,不斷以不同維度的新潮時尚,為年輕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目前場內二次元業態已近20家,負一層專門打造了6千平方米的二次元空間,可以舉辦主題活動,還設有共享空間,可滿足圈層使用者自主活動,目前主要場景已完工開放,部份門店還在裝修中。
「鐘樓吾悅廣場開業12年來,空間格局不斷煥新,保持著每年20%以上的品牌調整比例。」鐘樓吾悅廣場企劃負責人表示,商場緊緊把握消費潮流,在引進各類品牌首店的同時,特別關註年輕人消費偏好,在深度理解當下年輕消費者情感訴求的基礎上,圍繞國潮、二次元等熱門話題,為年輕客群制造了不少有豐富創意的活動,如創意國風遊園、博物館IP展、城市寵物領養日等年輕群體喜愛的主題活動以及融入生活方式、文化標簽的次元文化、校園賽事、音樂秀場等特色活動。
在其他商圈,「谷子經濟」同樣火熱。新世紀半山書局15樓電梯口,如今被二次元愛好者稱作「吃谷天堂」,不論是盲抽還是中谷、日谷這裏都有,豐富的動漫IP周邊商品讓這裏成為年輕人聚集地。江南環球港、文化廣場和龍湖龍城天街,也在升級改造中引入了大量二次元業態,單價低至十幾元的「谷子」正在逐漸取代手辦,成為最受歡迎的二次元實體商品品類。
「谷子經濟」釋放新消費活力
在文化廣場的「集研社」,店員們正在排布新品,上萬張主題周邊的拍立得鋪滿桌面,陣勢之大令人驚嘆。據店員介紹,一般實物到店,就會在店鋪小紅書帳號做相應的宣傳,每到漫展,還會有許多消費者來店裏擼妝。
線上宣傳,幾乎成為每家「谷子」店的服務標配。集研社店員介紹,店內會定期將上新商品對外公布,獨具特色的「谷子」十分搶手。「我們店算是谷子種類比較多的,有些年輕人刷到店內上新,就會立馬沖過來,甚至還有周邊城市的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谷子」店還提供寄售服務,只要是顧客想出售的產品都可以放在店內,還有專屬編號。一般這類店鋪會建立寄售群,產品賣掉後會發到群裏告知顧客,收取成交價格的10%作為服務費,只要不是自印或盜版的「谷子」,店內都會收。
在「谷圈」內還有一種「谷美」玩法,指透過DIY,對「谷子」進行各種各樣的美化。在不少「谷子」店,店家準備了豐富的場景和配飾,可以自由搭配自己的「谷子」,拍攝出風格各異的照片。卡膜、卡貼、痛包(掛滿動漫人物徽章和玩偶的包包)、搖搖樂……新北萬達有一家主打「谷美」的店,全程有店員指導,選擇圖案樣式進行制作。
「吃谷」滿足年輕人情感社交需求
為何各大商圈紛紛關註「谷子經濟」?鐘樓吾悅企劃部相關調研數據分析顯示,二次元消費呈現明顯的社交內容,消費人群也有較強的精神需求,更註重情感價值。
「線下購物可以挑選更多喜愛的單品,也可以相互交流。」新入坑的學生小林說,經常來線下店逛,最主要的原因是線下消費可以產生社群感,小眾文化在這一瞬間不再是一些家長反對的「糟粕」。
記者了解到,「谷子」店的消費群體大部份是學生和剛工作的年輕人,周末和節假日往往是客流高峰期,相比其他型別的店鋪,「谷子」店的顧客目標性和消費意願普遍較強。二次元們會經常與自己喜歡角色的Coser「集郵」(合影)、聊天和互贈禮物。在谷子店裏,愛好者們經常匯聚在一起,分享剛剛購入的谷子和抽中的稀有卡牌,享受著其他型別店鋪沒有的歸屬感。
「傳統商品線上上就能買,但往往限於物質生活層面,而當下的「00後」從小物質豐富,會更重視精神層面的需求。」鐘樓吾悅企劃負責人華靜說。據她觀察,2022年起,二次元消費迎來爆發式增長。2023年,越來越多「谷子店」進駐商場,為這些群體提供活動平台,逐漸形成「吃谷」潮流。
近年來,一批傳統商場走上改造升級之路,這也為「谷子經濟」的崛起提供了充足的空間,線上上零售不斷沖擊實體零售的當下,「谷子店」也為商場爭取了更多客流。據華靜介紹,「從去年開始,我們二次元的主題活動基本保持每個月2至3場,今年前7個月,帶動客流同比增長10%。」
(記者 周靜 圖片由被采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