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新朋友」來啦!2023年這些鳥類首次到訪浦東

2024-01-24動物

鳥類是生態環境移動的「晴雨表」,隨著浦東新區生態建設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飛翔精靈」來這裏做客。

2023年,浦東新區新增鳥類記錄10種,為彩鹮、灰鶴、青藏沙鸻、藍喉蜂虎、林柳鶯、歐柳鶯、旋木雀、草地鷚、粉紅胸鷚、北朱雀。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浦東新區區域範圍內累計記錄鳥類471種,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1種,如勺嘴鷸、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0種,如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小天鵝等。

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

2023年4月30日,來自桐鄉的拍鳥愛好者黃林忠在南匯東灘濕地拍攝到一只彩鹮,系浦東新區首次記錄。雖然距離比較遠,但照片上可見其通體深色,喙長而下彎,特征明顯足以辨認。之後的一周內,這只彩鹮在同一位置附近又出現了數次,期間有多人拍下了非常清晰的影像。

彩鹮在中國常見於雲南、新疆部份地區,在東部地區有零星記錄。本次記錄到的彩鹮推測為遷徙期間擴散而來的遊蕩旅鳥。該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級。

彩鹮,2023年5月2日,老任(網名)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灰鶴(Grus grus)

2023年10月28日,觀鳥愛好者老任(網名)、Ecol(網名)在南匯東灘觀察到1只灰鶴在農田上空盤旋數周後向遠處落下,系浦東新區首次記錄。其前額至頸前黑色、黑色的飛羽與灰色的覆羽對比明顯,易於辨識。11月17日,觀鳥愛好者pheonix(網名)也在南匯東灘觀察到了灰鶴,這一次數量達到了3只。

灰鶴在中國東部大部份地區為較常見的候鳥,在上海整體而言不常見,僅多見於崇明並在崇明有穩定的越冬記錄。本次記錄到的灰鶴推測為遷徙過程中經停的少見旅鳥。該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I級,【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II。

灰鶴,2023年10月28日,老任(網名)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青藏沙鸻(Charadrius atrifrons)

2023年8月9日,觀鳥愛好者劉宇軒在南匯東灘濕地觀察水鳥時註意到一只奇怪的沙鸻,其外表似蒙古沙鸻,但前額幾乎完全為黑色,且鳥群中具有相同特征的沙鸻至少觀察到了4只。拍下照片後經查證認定其為青藏沙鸻,系上海市新記錄。

青藏沙鸻原先被視作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種下的亞種組,2022年有研究指出有多證據支持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物種處理。該種主要繁殖於中亞至中國新疆、西藏,旅鳥在雲南有記錄,越冬於中國華南沿海至東南亞,在華東地區受到的關註不多。此次發現後,觀鳥愛好者HemLeu(網名)瀏覽其之前拍攝的照片時發現其於2023年6月23日即已經在南匯東灘拍到過青藏沙鸻。推測青藏沙鸻在上海為遷徙期較少見的旅鳥,並非罕見,只是此前缺乏關註。

青藏沙鸻(中),2023年8月9日,劉宇軒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藍喉蜂虎(Merops viridis)

2023年6月25日,觀鳥愛好者李鋒、王堯頂著烈日在南匯東灘海堤魔術林觀鳥,正當他們尋找一只柳鶯時,一只藍色大鳥的突然出現引起了他們的註意。拍下照片後他們發現此鳥頭至上背褐色、下體綠色、喉與尾羽藍色且中央尾羽特型延長,據此辨認出是藍喉蜂虎,系上海市首次記錄。

藍喉蜂虎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南地區以及雲南、河南、湖北等省區,為地方性常見夏候鳥或留鳥,在上海周邊分布較少。本次記錄到的藍喉蜂虎推測為繁殖結束後擴散至繁殖區外的遊蕩旅鳥。該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I級。

藍喉蜂虎,2023年6月25日,李鋒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林柳鶯(Phylloscopus sibilatrix)

2023年9月30日,觀鳥愛好者蘇打(網名)、紅隼(網名)在世博後灘濕地公園觀鳥時發現了一只體色比較特別的柳鶯。這只柳鶯體型修長似極北柳鶯,但翼上無斑、明顯的黃色胸部等特征與中國東部地區常見的幾種柳鶯都迥然不同。後經討論,認為這是一只林柳鶯,系上海市首次記錄。次日,從多方前來「推鳥」的眾多觀鳥愛好者們再次觀察到了它並拍攝到了更為清晰的照片,進一步證實了之前的判斷。

林柳鶯在中國為艾爾泰山西部及天山東部的罕見繁殖鳥,遷徙期偶見於新疆北部、西藏西南部及雲南,迷鳥見於河北、江蘇、廣東、香港、台灣和西藏。本次記錄到的林柳鶯推測為遷徙期間偏離傳統遷飛路線的迷鳥。

林柳鶯,2023年10月1日,劉宇軒攝於上海世博後灘濕地公園

歐柳鶯(Phylloscopus trochilus)

2023年10月3日,從常州遠道而來的觀鳥愛好者David(網名)在南匯東灘海堤魔術林附近觀鳥時拍攝到一只黃褐色調的柳鶯。此鳥翼上無斑,具窄眉紋,跗跖黃褐色,初級飛羽長出內側飛羽部份略等於三級飛羽,符合歐柳鶯特征,系浦東新區首次記錄,上海市第二筆記錄。這只歐柳鶯在南匯停留的時間似乎很短,次日及以後再也沒有人看到過它。

歐柳鶯在中國為偶見於內蒙古、新疆北部及青海的旅鳥。本次記錄到的歐柳鶯推測為遷徙期間偏離傳統遷飛路線的迷鳥。

歐柳鶯,2023年10月3日,David(網名)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旋木雀(Certhia familiaris)

2023年11月11日,寒潮過後,觀鳥愛好者周章進來到南匯東灘海堤魔術林附近觀鳥。當天的樹林裏鳥非常少,難以達到預期。正當他準備離開時,突然發現一只小鳥出現在杉樹上,沿著樹幹自下而上攀爬,一開始以為是某種?,拍下照片後發現此鳥下體近白色,上體棕褐色而具白色紋,尾長而分叉,據此確認是旋木雀,系上海市首次記錄。幾乎是在當天同一時間,也有觀鳥愛好者在崇明發現了旋木雀。南匯的旋木雀大約逗留了4天,在自它被發現起算的第5天之後再沒有人見到。

旋木雀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至青海東部以及新疆,為留鳥,常活動於山地森林地帶。本次記錄到的旋木雀推測為隨寒潮南下的遊蕩旅鳥。

旋木雀,2023年11月11日,周章進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草地鷚(Anthus pratensis)

2023年12月20日,觀鳥愛好者HKC(網名)在滴水湖附近觀察到一只體色比較特別的鷚。其背部縱紋明顯區別於常見的黃腹鷚,似紅喉鷚但眉紋較不明顯且脅部偏黃,符合草地鷚的特征,系浦東新區首次記錄,同時也是上海市近70多年來的首次記錄。

草地鷚在中國為新疆、北京、甘肅、江蘇等地的罕見冬候鳥或新疆、甘肅、內蒙古東部及遼寧的偶見過境鳥,在全球範圍主要越冬於北非至南亞。本次記錄到的草地鷚推測為擴散至其主流越冬地以東的罕見冬候鳥。

草地鷚,2023年12月20日,HKC(網名)攝於上海滴水湖

粉紅胸鷚(Anthus roseatus)

2023年4月1日,觀鳥愛好者Dr.BT(網名)在南匯東灘濕地附近觀鳥時拍攝到一只單獨活動的鷚。其頭部偏灰、上體橄欖綠色較重、胸部縱紋稀疏且羽色偏粉紅、白色眉紋明顯等特征均指向粉紅胸鷚,系上海市首次記錄。

粉紅胸鷚在中國為地方性常見的候鳥,繁殖於新疆西部和南部、青藏高原至華北,南遷至西藏東南部、雲南,迷鳥至海南;武夷山區有孤立留鳥族群。本次記錄到的粉紅胸鷚推測為遷徙期間擴散而來的遊蕩旅鳥。

粉紅胸鷚,2023年4月1日,Dr.BT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北朱雀(Carpodacus roseus)

2023年10月21日,觀鳥愛好者Kai(網名)、Dr.BT(網名)等人在南匯東灘海堤魔術林觀鳥時發現並拍攝到一只朱雀雄鳥。此鳥整體呈粉紅色,前額與喉部具白色鱗狀斑,符合北朱雀的特征,系浦東新區首次記錄,也是上海市近50年來都沒有過記錄的罕見種。11月18日,觀鳥愛好者cheavy(網名)等人也在南匯東灘海堤觀察到一只北朱雀,為雌鳥。

北朱雀在中國主要為地方性常見冬候鳥,見於東北、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本次記錄到的北朱雀推測為隨寒潮南下的遊蕩旅鳥。該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I級。

北朱雀,2023年10月21日,Dr.BT(網名)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往年新記錄鳥類補充

紅腳鰹鳥(Sula sula)

經核查發現前一版浦東鳥類名錄中未收錄紅腳鰹鳥,實際據上海野鳥會整理報道,紅腳鰹鳥於2022年10月9日在九段沙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育區有記錄,推測是熱帶海洋地區遊蕩而來的迷鳥,在此予以補充。該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I級。

紅腳鰹鳥,2022年10月9日,佚名攝於上海九段沙上海海事測繪中心作業船上

黑冠鵑隼(Aviceda leuphotes)

經核查發現前一版浦東鳥類名錄中未收錄黑冠鵑隼,實際據上海野鳥會整理報道,黑冠鵑隼早在2020年5月18日在世紀公園已有記錄,在此予以補充。該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I級,【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II。

黑冠鵑隼,2020年5月18日,猴哥(網名)攝於上海世紀公園

布氏鷚(Anthus godlewskii)

經核查發現前一版浦東鳥類名錄中未收錄布氏鷚,實際據上海野鳥會整理報道,布氏鷚於2022年12月11日在南匯東灘有記錄,居留型別應為遊蕩旅鳥,在此予以補充。

布氏鷚,2022年12月11日,張伯倫攝於上海南匯東灘

「新朋友」的加入,點綴著阿拉浦東的環境,讓這片天空更藍更美麗。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小可愛」們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