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鳥窩都是露天朝上,下大雨時要怎麽辦?看完才知道鳥兒有多聰明

2024-09-20動物

在自然界中,眾多動物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它們在這裏休息繁衍。而鳥類就比較奇特,作為恐龍的後代,在地球上前進演化了幾億年,它們的巢穴很多都沒有屋頂,是不是太笨了一點?遇到下雨天豈不會進水?即便不進水,雛鳥淋到雨以後不會失溫而死嗎?今天咱們就來探究一下鳥類築巢的智慧。

其實鳥類對棲息地的選擇尤為講究,它們偏愛安全感十足的地方,比如大樹下、屋檐下和懸崖峭壁之上,以此遠離地面的危險,還能遮風擋雨。

鳥類的築巢技藝其實很高,每種鳥的築巢方式與過程雖各不相同,但所選材料卻大致相近,樹枝、樹葉、草莖構成了鳥巢的骨架,這些材料輕便易得,滿足了鳥類築巢的基本需求。

而柔軟的羽毛、苔蘚則作為內襯,為鳥巢增添了溫馨與舒適。同時,鳥類還巧妙地利用濕泥填補縫隙,加固鳥巢,確保其堅固耐用。

有的鳥比較浪漫,為了獲得佳麗的芳心,會叼一些漂亮的小物件擺在巢穴裏,比如玻璃珠子還有人類的首飾、漂亮的貝殼等等。澳洲的園丁鳥酷愛藍色的裝飾物,人類在它們的巢穴裏多次發現過藍寶石戒指。

即便鳥類有高超的築巢技術,那它們為什麽不修個屋頂呢?喜歡家徒四壁的感覺嗎?

對於在露天環境中築巢的鳥類而言,雨天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鳥巢的材質相對松散,雖有利於通風散熱,卻難以抵禦大風大雨的侵襲,那麽鳥類是如何應對這一挑戰的呢?

首先,鳥類在築巢時便充分考慮到了穩定性。以燕子為例,它們選擇屋檐下或樹杈間等穩固的位置築巢,利用唾液與泥土混合後築成堅固的巢穴。燕子巢形狀獨特,如碗狀,底部平整,能夠牢牢地固定在築巢位置上。

這樣的設計不僅提高了鳥巢的穩定性,還確保了幼鳥的安全。當雨天來臨時,燕子巢能夠有效地遮擋雨水,保護幼鳥免受雨水的淋濕,即便有雨水進入巢穴,也會從縫隙中漏掉,太陽一出來,馬上就恢復幹燥了。

再來看看老鷹,它們通常選擇在懸崖峭壁上築巢,因為這樣很省事,能利用峭壁提供的天然屏障遮擋風雨。大多數的老鷹巢穴寬敞舒適,能夠容納多只幼鷹。築巢時,老鷹會精心挑選周圍的樹枝、草葉等材料,搭建出一個既穩固又舒適的巢穴。

麻雀作為一種最常見的鳥類,它們的防雨技能也是拉滿了。麻雀通常選擇在樹枝繁茂、樹葉密集的地方築巢,有很多樹叢還長滿了尖刺,順帶防止天敵入侵。這樣的地點既能遮擋陽光,又能防風。

麻雀巢一般呈球形或橢圓形,入口比較小,比較深,當雨天來臨時,麻雀會待在巢穴裏,身體就是最好的屋頂,這樣可以保證巢穴內部溫暖幹燥。另外,家麻雀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它們喜歡侵占燕子的巢穴,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燕子窩裏面待的全是麻雀。

羽毛是鳥類最好的雨傘,它是由角質前進演化而成的,表面覆蓋著一層油脂,因此具有出色的防水效能。鳥類趴在鳥巢中時,它們會張開翅膀,剛好可以覆蓋住鳥巢的大部份區域,從而防止雨水打濕鳥巢。特別是當鳥巢中有鳥蛋或幼鳥時,在成鳥的庇護下,它們基本上不會受到大雨的影響。

此外,鳥類的內側羽毛含有豐富的細羽和絨毛,這些羽毛蓬松柔軟,內部包含大量空氣,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因此,即使在雨天,鳥巢中的鳥蛋或幼鳥也能享受到溫暖舒適的環境,空氣也能從羽毛縫隙中進入巢內,防止雛鳥出現缺氧的問題。

除了利用自身的身體特征外,鳥類還會采取一些行為來應對雨天。它們會仔細檢查鳥巢的每一個角落,有的地方孔留得大,可以排水,有的地方羽毛鋪的密能夠保溫。一般而言,在雨天,鳥類會減少外出活動,盡量待在鳥巢中。正在孵蛋的鳥,除了杜鵑外,很多都是雄鳥和雌鳥輪流進行孵化。

值得註意的是,不同種類的鳥在面對雨水時有著不同的感覺。鳥與鳥的情感也是不相通的,一些水禽類如鴨子、鵝等,它們就喜歡水,不怕潮濕,通常還會選擇在水邊築巢,因此雨天對它們的影響相對較小。鴨子遇到大雨時還會很興奮,喜歡呱呱叫,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而家裏面的雞就覺得它們太吵鬧。

雨天正是這些水禽類尋找食物的好時機,很多蟲子如蚯蚓都跑出來了,魚也因為水裏缺氧開始露頭。至於雞,它們是最討厭下雨的,在下雨的時候,野雞會找一個避雨的地方待著,或者待在灌木的巢穴裏。家雞就好辦了,一般都有專門的雞籠,不過它們只有晚上才會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