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猛禽:不說兇殘

2024-03-24動物

文/宋曉傑

猛禽指兇猛的掠食性鳥類,它們大多有銳利的腳爪、堅硬的喙,視覺敏銳,分布較廣,生活環境多樣,居於食物鏈頂端。現猛禽在中國均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這裏所說的猛禽包括伯勞、大鵟、毛腳鵟、紅隼、禿鷲、長耳鸮、短耳鸮、鶚、鵲鷂等等,現略述三五。

牛頭伯勞 紅尾伯勞

如果只以「大」「小」來論「英雄」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比如伯勞,具有極強的「欺騙性」!

當初,知道「勞燕分飛」這個成語的時候,我曾私下裏想,充其量伯勞也不會比燕子大多少,畢竟這個詞條把它們「捆綁炸彈」一樣弄到一起相提並論嘛。果然,伯勞確實與燕子的體形不相上下,但是,它們卻遠遠比燕子兇猛得多,這是我壓根兒沒有想到的。

伯勞的總類大約有六十種之多。在這裏,我們只簡單地介紹牛頭伯勞、紅尾伯勞、灰伯勞三種伯勞。

單從外表看,伯勞科的鳥類還算溫良。你看看躺在樹枝上曬太陽的牛頭伯勞,還像在媽媽懷裏一樣撒嬌呢。就那麽個小東西,真的看不出它們殘忍的本來面目,眼中也沒有兇光。可是,它們確實是性情兇猛的鳥類家族,素有「雀中猛禽」之稱,還背負著「屠夫」的惡名。

伯勞與鷹一樣,屬於肉食性動物,有堅硬、尖利、鉤狀的嘴,但是沒有鷹的利爪。伯勞之所以被稱為「猛禽」,就是與它們個性鮮明的嘴有關——也就是說,它們的嘴不僅為它們的生存提供了精良的「武器」,還因此為它們贏得了「榮光」。

那麽,伯勞到底是怎麽捕食的呢?

它們常常站在高處靜靜地俯視,等待時機,迅速出擊。它們還把捕捉到的昆蟲及蛙、蜥蜴、小鳥和鼠類等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小型哺乳動物的屍體,展覽「戰利品」似的,插在仙人掌、山楂刺、鐵絲網、荊棘等東西的尖刺上,然後,再一點點地撕食。

有時,不能或不想全部吃掉的食物,伯勞也用這種方式儲存著,什麽時候想吃了,再順便取來消滅掉。

也有人觀察它們之後說,伯勞根本就不喜歡吃那些風幹了的屍體。那麽,那些「犧牲品」被晾於尖刺上的作用,就只剩下「展覽與炫耀」了吧。

在一張照片中,我看到一只灰伯勞,正眼皮兒不眨地撕扯著一只老鼠的頭,血淋淋的場景尤其令我這個暈血的人不敢正視……真不敢相信,那麽小的鳥兒,卻具有如此強悍的殺傷力!叫它們「屠夫鳥」,一點兒不過!

別看伯勞那麽強悍,但是,由於它們的生活環境是開闊的草原、牧場、疏林邊緣、灌木、洋槐等闊葉林,隨著城市的擴建、牧場的機械化耕種,導致伯勞的數量逐年減少,我們能看到它們的機會可能也會越來越少了。

△谷寶臣 攝

大鵟 毛腳鵟

比起伯勞來,毛腳鵟的覓食方式更為技藝高超,充滿一波三折的懸念。

它們主要是透過在空中飛翔來尋找食物,或者站在地上、高處,等待食物。

以大鵟捉拿蛇為例。

大鵟一旦發現了蛇,便先用雙腳將蛇牢牢地抓獲。然後,振翅飛到300公尺以上的高空之中。不甘束手就擒的蛇彎曲著身體,奮力抗爭,準備纏繞大鵟的雙腳,以期達到逃離困境的目的。

「好吧,成全你!」

只見大鵟突然伸直雙腿和腳爪,將蛇撒開,蛇便被狠狠地摔在了地面上——並不是不想吃它,而是——俯沖而下!大鵟再次將蛇抓起,帶到空中,重復著前面的動作。直到蛇完全失去反抗的能力,大鵟才穩穩當當地降落到地面上,慢條斯理地開始享受美食。

大鵟的體形,在鳥類中算是比較大的,它們強健有力的爪子和勾點一樣的嘴,是它們奪食的有力武器,使它們輕松地就能捕捉到野兔、雪雞。就是在動物當中,越疆過界的,它們也可以較量較量。你看,它們還能毫不費勁兒地殺死綿羊。

毛腳鵟沒有大鵟的身材大,也沒有大鵟那麽兇猛,它們主要以田鼠等小型嚙齒類動物、小鳥兒為食,也捕食一些野兔、雉雞、石雞等較大的動物。除了在開闊地低空飛翔、盤旋覓食之外,它們有時還埋伏在地上或站在電線桿以及樹上,等待食物。當獵物到來時,再突然出擊,既省事兒,又準確。

在這方面,看來毛腳鵟是動了不少腦筋的。

紅隼

紅隼呢,平常喜歡單獨活動,尤其傍晚時最為活躍。它們的視力敏銳,喜歡逆風飛翔,可以快速地停在空中,振翅。

白天,紅隼低空扇動著兩翅,在空中作短暫的停留、盤旋,以便搜尋地面上的老鼠、鳥類、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椎動物,或蝗蟲、蚱蜢、蟋蟀等昆蟲。一旦釘選了目標,它們便收攏雙翅,俯沖而下,直撲獵物。然後,再從地面上突然飛起,迅速升上高空。有時,它們則站在懸崖巖石的高處或樹頂和電線桿上,等候獵物,再猛撲過去。

紅隼,為比利時的國鳥。它們黃褐色的披風、條紋裙子,還算美麗。但是,用這麽點兒的小鳥兒做國鳥,想必自有比利時的道理。

與紅隼相似的還有獵隼,也是以小動物或鳥類為食。它們都比較易於馴養。馴養後,是很好的狩獵工具。因此,歷史上早就有獵手馴養獵隼。

在阿拉伯國家,馴養隼類是一種時尚,更是財富和身分的象征。常言道: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捕捉隼類,從事走私活動,給這些族群造成了較大的威脅。

禿鷲

在猛禽中,禿鷲的飛翔能力是比較弱的,好在它們找到了一種節省能量的飛行方式——滑翔。這些大翅膀的鳥兒,在荒山野嶺的上空悠閑地漫遊著,用它們特有的感覺,尋找肉眼看不見的上升氣流,並依靠上升的暖氣流,舒舒服服地繼續升高。

禿鷲的形態特殊,可供觀賞,羽毛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在牧區,禿鷲尤其受到民間的保護。但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常有人捕殺它們來制作標本,作為一種畸形的時尚裝飾,加之禿鷲本身的繁殖能力較低,使族群受到了一定的破壞。

像變色龍一樣,禿鷲在爭食的時候,身體的顏色會發生一些有趣的變化。

平時,它們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鉛藍色的。當它們啄食動物屍體的時候,面部和脖子就會出現鮮艷的紅色。這是在警告其他的禿鷲:趕快跑開,千萬不要靠攏!

如果另一只身強力壯的禿鷲氣勢洶洶地跑來爭食,它招架不住了,無可奈何地敗下陣來,離開了原來的位置。這時,它的面部、脖子馬上從紅色變成白色。勝利者趾高氣揚地奪到食物,它的面部和脖子變得紅艷如火。根據禿鷲體色的變化,人們便可以知道哪只禿鷲的體力強,哪只禿鷲體力弱了。

土灰色的背景,山巖、枯樹虬枝、土地,都是土灰色的。雖未親臨,卻仿佛聞到了厚重的土味。而「惡」是不是天生就存在著呢,它們一生下來就對周圍充滿敵意嗎?

我們看到的禿鷲多是在動物園裏,它們怒目金鋼一般,逼視著你,仿佛它們一生下來就與你有著不共戴天之仇。而當我們看到沙漠上鳥兒的斷翅殘首,如木乃伊一般不見全屍,零落的羽毛還在風中瑟瑟抖動。「一定是它幹的了!」當我們看到禿鷲俯沖著向下的姿勢,雙爪緊攥,雙翅如戰機滑翔,特別是尖銳的目光寒氣逼人,那說明一定是它看到了草叢中穿梭的兔子——它的美食!

往往,這些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不義的族群。可是,它們卻被稱為「草原上的清潔工」。是功是過,角度不同罷了。

有時,禿鷲還會想出更為「偷懶」的辦法覓食。由於它們飛得太高,不一定能及時發現地面上的動物屍體。但是,烏鴉、豺和鬣狗等食肉類動物,為它們提供了食物的目標。

每當發現那些動物聚集在一起,禿鷲就會警覺地降低飛行高度,進一步偵察。假如確實發現了那些動物在分食食物,禿鷲就會迅速降落。而周圍幾十千米之外的禿鷲,也會以每小時100千米以上的速度,接踵而來,蜂擁沖向「美味」。

我沒有到過青藏高原,更沒有親眼目睹過禿鷲的風姿,所以,很難想象它們的「尊容」,更無法想象它們是如何地高大、兇悍、強壯。但是,一看到如「勝鬥士」般的它們,還是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涼氣。

△谷寶臣 攝

長耳鸮、短耳鸮

禿鷲不吃活物,只吃死屍——長耳鸮和短耳鸮,則不然。特別是對於鼠類,它們可是當仁不讓,大塊朵頤。

長耳鸮和短耳鸮,就是我們所說的貓頭鷹。

鸮類棕黃色的大圓臉太像貓臉了,也有點兒像人的臉。它們的眼睛天天睜得那麽圓,並不是遇到了什麽吃驚的事兒,它們天生就長著「一驚一乍」的模樣。更有意思的是,鸮類的兩個耳孔不僅形狀的大小不同,就連高度也不相同。這對產生立體的聽覺,並依靠這種聽力像雷達一樣定位、準確地捕到食物,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長耳鸮喜歡棲息在闊葉或針葉喬木的高枝上,而且,它們的棲息地往往非常精確而固定,甚至,精確到某棵樹的某一段樹枝上,以至於那些固定居所的垂直下方,遍布著它們的排泄物——汙穢之物,也成為搜尋它們的重要線索了。

在動物世界中,鳥類是唯一有羽毛的恒溫動物。它們的平均體溫比哺乳動物高出十度左右。鳥類對自然界很重要,不僅因為它們有絢麗多彩的羽毛,委婉動聽的歌喉,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消滅害蟲,是維護自然界生態平衡的衛士。

短耳鸮也是多在黃昏和晚上活動、獵食。但是,白天時它們也常常出來活動。平時,它們多棲息於地上或潛伏於草叢中,很少棲於樹上。飛行時,也是不慌不忙,貼著地面低低地飛。在繁殖期,它們常一邊飛翔,一邊發出「不—不—不——」的鳴叫。

別看它們的樣子比長耳鸮小那麽一點點,而且沒有長耳朵,但這一點兒也不影響它們成為根除鼠害的能手。它們捕鼠本領比起長耳鸮來,絲毫也不遜色。

有人曾經對40只短耳鸮極其幼鳥的食量進行過一次細心的觀察和記錄,結果發現,它們在100多天當中,竟然一共吃掉了44000多只鼠類——做一個簡單的除法運算,這結果無論如何都是令人驚心動 魄的。

可是,每到夜晚,當人們聽到短耳鸮低緩的叫聲,總會產生一種不寒而栗的恐懼感、嫌惡感或惱怒感。甚至認為,聽到它們的叫聲是「不吉祥」的,可能會有什麽不測的禍事要降臨了吧,那可是先兆哦。千百年來,眾口爍金啊。

顯然,這是一直以來人們對短耳鸮天大的誤會。它們夜以繼日地勞作,辛辛苦苦地鏟除害蟲,既為我們做了好事,還要長久地蒙受著不白之冤,真是比竇娥還冤!

鶚——就是魚鷹。

飛翔時,鶚要鼓翼與滑翔交替著進行。一旦見到了魚類,它們便會俯沖到水面,用腳把魚抓到。

但是鶚不會馬上動手「收拾」獵物,而是不慌不忙地將獵物帶回棲息處,慢慢地食用。有趣的是,鶚吃完魚之後,還會拖著腳,在水面上低低地飛——好像人在洗腳一樣。

看出來了,它們是挺愛幹凈的鳥兒吧。

鶚雌雄在交配的時候,常成對地在水面上互相追逐,或者在空中翺翔。停息時,多立於水域岸邊的枯樹上或電線桿上。

鶚的性情非常機警,叫聲響亮。

它們的巢都是用較粗大的樹枝搭建而成。如果繁殖成功,無外界的幹擾,巢完全可以使用很多年。甚至,有的巢會連續使用18年之久。鶚一點兒也不懶惰,它們每年都要對巢進行修修補補,因此,它們的巢結構較為龐大,也比較結實。

像所有充滿親情之愛的鳥兒一樣,鶚對幼雛也是關懷備至。如果有大型的雕類、鷗類天敵企圖來偷襲它們的「小寶寶」,鶚從身型上不占優勢,怎麽辦呢?

它們會想出好辦法來保護幼雛。

你看,鶚不慌不忙地飛到巢的上空,故意作出搖擺不定似乎馬上就要摔下來的樣子。同時,它們還發出「切利利,切利利」的叫聲,以分散天敵的註意力。直到把天敵引走,才肯善罷甘休。

如此說來,鶚也算一種比較智慧的鳥兒了。

【綠色中國】 A(上半月) 2024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