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峨眉山景區收得了過路費,為何猴兒們收不得?

2024-05-23動物

峨眉山猴子的「惡名」不論是去沒去過峨眉山的朋友都會有所耳聞或者是深有體會,猴兒們各種攔路「搶劫」,傷人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我相信大家可我一樣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何峨眉山的猴子那麽的猖獗,那麽的肆無忌憚,那麽的令人「厭惡」,最近徒步上下了一趟峨眉山,路上碰到了很多猴兒們,被尅了四次,慶幸終歸是有驚無險沒失真傷,根據這趟的見聞和後面搜集的資料以及別人的見解和自己的思考,我們來聊聊峨眉山的猴兒們,肯定有不對和個人偏見歡迎一起探討交流和指正。

1. 天性本然

峨眉山的猴子學名叫藏酋猴屬於獼猴的一種,也是中國體型最大的獼猴,身材比較粗壯,一般成年身長可達60厘米到70厘米,而且長著很長的獠牙和鋒利的爪子,說實話這個猴子一點也不可愛,所以看到它們的時候從心裏就會有一定的懼怕感,但是當你越緊張的時候反而容易受到猴子的「侵擾」畢竟欺軟怕硬是動物界的通性,本來猴子就是比較聰明的,它們有時候能夠感覺到行人的恐懼,畢竟柿子撿軟的捏;

再者藏酋猴本身就不懼怕人類,能夠與遊人和平相處,它們不像其他動物對人類的戒心很大,看到遊人就遠遠的躲開了,它們會待在原地玩它們的或者坐在那「思考人生」,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當空氣,不要對視不要有多余的動作,不要投餵不要逗它們,更不要企圖去招惹它們,走自己的路這些猴兒們一般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

雖然藏酋猴可以和人類和諧相處但是這種猴子生性暴躁易怒而且喜好群居,一旦惹怒了它們你面對的不是一只兩只猴子,它們一般二三十只一個隊伍,大的隊伍能夠達到上百只,都有超長的獠牙和鋒利的爪子,真正打起來我覺得已經「退化」的人類就只剩下逃跑的份了,最重要的它們還是二級保護動物,打出個好歹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也是因為它們是群居所以它們會更容易欺負落單的遊人,我就是那個落單的人,因為我是自己去徒步的提前沒有做太多的攻略,本來計劃是前山上後山下的,但是在清音閣的分叉口走錯了,所以就從從後山上前山下了,因為後山步行山上的人比較少所以猴子也不多,但是從前山下來的時候猴子就非常多了,而且從前山下的人很少,所以我在下的過程中有一大部份的路線都是「落單」的狀態,

這群猴子就會齜牙咧嘴的欺負落單的,而且猴子是很聰明的它們也是怕我們手裏的棍的所以它們幾次都是先企圖搶奪我的棍子,這時候要做的就是不要理它們千萬不要打它們也不要丟棍子,因為打可能會造成反擊被「群毆」,害怕的丟掉棍子,當你手裏沒有棍子的時候它們下一步可能就要攻擊手無寸鐵的你了;

這些都是峨眉猴兒們的一些天性原因,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遊覽的過程中面對這些猴子的時候能夠做到不幹涉不打擾和諧相處,因為作為遊人本來就是「客人」,猴子本來就沒有義務為遊人讓道,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少的打擾到它們。

2. 「善人餵惡猴」

自從二十世紀90年代峨眉山景區對外開放以來的四十年間,來來往往的遊客行人就一直對野生藏酋猴進行投餵,讓這些猴兒們吃慣了「不勞而獲」的食物,而且這些食物對於它們大部份都是「美味佳肴」,不但讓它們吃成了懶猴而且嘴巴也吃刁了,這也就是這些猴兒們為什麽在遊客路過的地方進行群聚等待著「善人」們的投餵,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進行投餵,也不是每一個猴子都能吃到「美味佳肴」,當它們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有一些大膽的猴子試探的進行「恐嚇搶奪」,殊不知它們眼中的「巨人」竟然不可一擊膽小如鼠,這也助長了它們的氣焰,變的變本加厲,甚至「善人」們在投餵的時候不合口味也會收到猴兒們的大打出手;不知道那些千辛萬苦背上來食物來「孝敬」猴子的人被猴子攻擊的時候他們心中是否有一絲後悔和反思。

而且由於遊人的大量投餵不適合猴子的食物,在一路上看到很多猴子都是「大腹便便」行動遲鈍緩慢,沒有了猴子的靈動輕快,就算不搶不攻擊也是跟在行人的後面,期待著能夠吃一些遊人的「殘渣剩飯」;

一路上看到很多猴子翻垃圾堆吃遊人剩下的食物和飲料,據有關資料顯示峨眉山的猴子很多都患上了人類的「富貴病」也就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些野生的猴子正在因為遊人無節制無標準的投餵變的過度依賴人類,已經漸漸喪失了自主覓食的能力和適應野外食物的消化能力,使得這些猴子的性情和生活習性也會隨之「惡變」,最後很可能造成生存繁衍的問題,變的「猴將不猴」;

峨眉山猴子本來的棲息地是在海拔800公尺-2400公尺的山裏,但是由於近年來公路的修通,遊人坐車可以直接到達海拔2500公尺的雷洞坪,徒步上山的遊人減少,猴兒們為了能夠吃到「美味佳肴」它們選擇了大遷移,上到海拔3100公尺左右的金頂下到海拔四五百米的遊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猴兒們「豐滿」的身影;「善人」們自認投餵了沾了「佛」氣的「靈猴」積了無上的功德或者是表現一下作為「高貴」人類的慈悲和慷慨並以此為樂而心滿意足;貪嘴的猴兒們也是全然接受這份不勞而獲的「美味佳肴」,大快朵頤的吃相變成了遊人以此為樂的「表演」;而景區的管理人員也把遊客和猴子的互動作為吸引遊客的賣點,出了事情就開始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作為第一批「入侵者」的和尚們也借此「香火鼎盛」「功德遍布」遍結善緣;最後大家皆大歡喜,一切如舊。

3.人與猴

或許絕不大部份的遊人是意識不到或者沒有去想,他們善意的投餵所帶來的危害和對他們自己造成的風險,遊人們畢竟都是按照自己的邏輯或者是人類的邏輯去做這件事,這在遊人的「邏輯」裏是絕對的善絕對的好,投餵給猴兒們食物又有什麽錯呢?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客觀事實,這些猴兒們是一群野猴它們不是人類豢養的寵物,它們不需要投餵,它們在它們的環境和生態下有自己的平衡,當人類過度的投餵幹涉必然會使這個環境和生態失衡,當它們習慣了「不勞而獲」習慣了「美味佳肴」習慣了人類的食物,當它們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大發雷霆」就會「偷搶」甚至直接攻擊遊人,當然這個攻擊是無差別的,這和人性的貪婪何其相似;

景區好像是給了它們「保護」,遊客好像是給了它們「食物」,和尚好像是給了它們「靈氣」,可能它們不想要保護也不想要「食物」更不想聽老和尚天天燒香念經,也許它只知道遊人塑膠袋或者手裏有好吃的;而我們作為一群「入侵者」或者叫「客人」應當遵守主人的規矩,尊重主人的習慣,遵循人與猴和諧相處互不幹涉互不影響的準則,才能做到長久的和諧相處,猴兒們繼續它們的叢林生活,遊客借用它們的地盤來看看風景盡量做到來去無「遺」,就算被「搶」了就當是過路費吧,景區收得了過路費為何猴兒們為何收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