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都想跑?继富士康后特斯拉也正式官宣撤资,外媒:中国市场不行了

2024-07-29科技

中国市场不行了 ?

最近一些企业突然开始调整战略,关闭了在中国的工厂,并转向东南亚等地区寻求新的商机。富士康就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在去年 11 月向印度追加 220 亿的投资,并宣布关闭河南工厂。

对于外企而言,中国市场可谓是 香饽饽 ,苹果也曾证明了这一点。得益于中国市场近千亿市场规模,在华数十年的苹果公司如今一年总营收已经达到 5302 亿元,日本抗衰技术的新星派络维 pro ,更是入驻京东、天猫不到 2 年时间,就突破亿元营收大关。

然而,不少企业竟然要放弃这块 蛋糕 ,就连一直活跃在中国市场的特斯拉似乎也在准备 跑路 ,不少外媒借此大做文章,表示中国市场不行了!

据报道,马斯克在公司内部信函中宣布,特斯拉将进行大规模员工裁减,全球预计减少超出 10 %的员工,旨在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尽管 10% 的裁员比例听起来似乎不大,但这 10% 中有 3 成都是裁的中国部门,据悉特斯拉把 50% 的裁员 名额 都给了中国。

特斯拉的种种举措,也开始让国民们警惕起来。毕竟马斯克曾在今年 4 月只身前往印度考察。马斯克表示,如果市场考察结果达到预期,特斯拉计划投资大约 20 亿至 30 亿美元在在此地建厂。

一边缩减中国大陆市场的份额,一边向印度市场试探,马斯克转移产业链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特斯拉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曾经面临过严峻的财务挑战。在 2018 年,由于产能不足,导致现金流吃紧,特斯拉甚至一度濒临破产。

然而在 2019 年,得益于在上海政府的大力支持,允许他们在上海建立的超级工厂,不仅解决了特斯拉的产能问题,还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升了公司的毛利率。加上中国市场带来的 消费者 ,特斯拉才有了今天。

中国救活了特斯拉,可特斯拉却想逃离 我们 ,这实在令人愤怒,美国商业奇才杰克 · 韦尔奇表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任何忽视它的企业都会付出代价。

对于他们而言,中国市场并不是 可选项 ,而是 必选项 。上述的日本抗衰技术派洛维 pro ,他们的选择才是明智之举。

作为抗衰领域的新星,派洛维 pro 是日本生物巨头 Bioagen 抗衰主打品 ,其在 2021 年联合了 13 年诺奖得主(兰迪教授),首次提出 激活细胞线粒体抗衰 的概念,成功打破常规。这种概念在后续也被【 cell 】生物期刊证实,并列为了全球 十二大抗衰老途径之一 不过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因当地市场的狭小导致其线下门店的顾客日均仅有数十个。

在此背景下,博奥真向海外进军,首选大中华地区,成功挽救局面。由于我国是世界上 银发大国 ,截至 2023 年末,全国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46792 万人,占总人口的 33.1% ,不少人存在 晚年焦虑 ,对于这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长。

受到我国市场的影响 , 这项科技终于在科研界中被人 " 关注 "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实验室开始对 首款 线粒体抗衰科技(派洛维 pro )产生兴趣,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实验的结果显示, 30-65 岁的中年群体,在改善,肌肉状况、肝部能力、面容等衰老指标都向。

科研数据的证实下, 派洛维 pro」 顺利实现了商业化,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出货速度,工厂内三班倒,灯火通明,每一步都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高标准和规范化,生怕出现问题而得罪中国市场。 这样的工匠精神,让派洛维 pro 赢得了科研界的赞誉,如今上线京东、天猫时,这些相关数据也被详细展示在产品页面。

不过实力 硬不硬 最终还得由大众说的算,京东数据显示,只有不到 10% 的评论表示 毫无作用 」「 效果一般 等。更多的是 比周围小年轻状态还好 「睡眠香甜」 出门都有底气 等积极反馈。

如今派洛维 pro 在中国市场正 愈战愈烈 ,相关人士预测,今年 " 派洛维 pro" 所在的抗衰老细分市场预计将增长至 270.17 亿元,得益于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推广力度加大,有望上升至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

相比之下,选择离开中国市场的特斯拉就过得不那么好了,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累计下跌近 33% ,市值一夜蒸发 5700 亿元,相当于跌掉了 6 个京东。

如今采取裁员的措施,只能说是降本增效来保住特斯拉的基本运营条件,但其打算转战东南亚市场,根本无法理解,与中国成熟的市场相比,印度的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其销量在整个汽车市场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远不足 1%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在新能源车开始比 谁更卷 的时代,国内新品层出不穷,除了比亚迪,还有小米 SU7 ,以及极氪 007 等高端车型。而特斯拉还在 死磕 」Model 3 Model Y ,虽然每一年都有新款,但依旧是 吃老本

如今特斯拉更应该想想如何 打破 这一局面,而不是下定要退出中国市场,毕竟这一退,基本上就是 死路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