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隧道「体检」「好帮手」今日亮相

2024-05-15科技
隧道、公路、桥梁……交通基础设施要想经久耐用、质量过硬,好的「体检」必不可少。如何获取准确的隧道结构信息?如何「透视」桥梁结构,精确捕捉桥梁内部的微小变化和潜在隐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领域对于更精确、高效的勘察和检测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5月15日上午,超视觉感知——AI岩土透视雷达产品发布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大湾区国创中心」)举办。
会上,研发团队工作人员现场远程连线探测现场,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演示。据介绍,AI岩土透视雷达产品由大湾区国创中心成果转化支撑平台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研发。该产品结合了边缘雷达计算硬件、AI算法和云平台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高速脉冲发生器和皮秒取样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地下岩土勘察和检测,通过AI算法对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支持实时数据监测和智能决策,为隧道、桥梁等岩土工程和建设行业提供全新视角与解决方案。
边缘雷达计算硬件
如何理解新产品在勘察效率与准确性方面的优势?据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王鹏介绍,检测隧道需让机器紧贴隧道表面,以往需要至少两位技术员抬着机器,这很容易影响隧道检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其次,隧道检测后生成的图像灰白一片,对技术人员识读图像,提出了很高的专业技术经验方面的要求。「这些问题主要制约的就是隧道检测的效率,随着我国高铁建设发展,高铁隧道里程逐渐增加,如何提高检测效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否可以有新的硬件方案让数据采集更加简单高效?是否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协助进行自动化数据处理和研判?是否可以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入检测任务和项目的管理?基于这样的思考,AI岩土透视雷达产品的研发逐步推进。
产品应用场景
目前该产品主要应用于铁路隧道检测,能够准确测量隧道的初支护和衬砌的厚度、定位内部钢筋和支护、识别空洞和其他病害,此外还能应用于桥梁检测、公路检测。「举个例子,在检测桥梁的桥面和桥体结构时,雷达会发射特定波长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气体、液体、固体后反射回来的情况是不同的,由此可以识别出混凝土内部的缺陷,如蜂窝、裂缝和剥落等。这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对桥梁进行定期的健康状况检查,从而预防潜在的维护问题和结构故障。」王鹏解释道,「未来,我们将继续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一方面继续提升产品检测的效率,另一方面,目前产品的检测对象主要集中于混凝土结构,后续将进一步拓展检测深度,强化对路基等对象的检测。」「本次新产品的推出,是国创中心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融合的思考的体现,希望产品能在铁路建设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展至其他相关行业。」大湾区国创中心主任田宏表示,该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使命,致力于打造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今后将继续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越图源研发团队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