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故事、用户、漂移,雷军「造车」的盘外三部曲

2024-07-23科技

前不久,网上有种说法,「小米 SU7 的热度减退,网红效应退去了」。事实证明,只是雷军低调了一阵子而已。

7 月 19 日,又到了一年一度雷军年度演讲,又到了雷总跟你掏心掏肺聊梦想、话当年的时刻。这次的主角就是小米汽车:不被看好的小米汽车,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从造车的起源,到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怎么造车,再到「One more thing」里征战纽北的野心。

这场将近 80 分钟的演讲,几乎可以叫「雷总爆款造车记」。不过,要是真想跟雷军学造车,你就输定了,雷总的成功秘诀可不只是「造车」。

当然,已经坐上牌桌的小米汽车,甚至开始将下一步的目光瞄准的赛道——小米 SU7 Ultra。明年的年度演讲上,雷总是不是再来分享下征战纽北的经验和心得呢?

故事——

小米汽车的最全复盘

——「苹果造车十年都干不成,凭啥小米三年就能干成?——那你们去问苹果啊。」

每一家功成名就的企业,总会有一段回首往事坎坷岁月的纪录;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忆当年」还点为时过早,不过这次算得上最全的一次复盘了。

小说主角们总有相似的「天胡」开局,手机厂商们也总有相似的汽车起源。在雷军的回忆演讲中,小米造车源于一次意外——2021 年 1 月 15 日,小米被美国制裁。

考虑到如果手机业务被制裁后该怎么办,「造车」的想法诞生。于是,有了 70 多天、200 多人的访谈、85 场调研,以及雷军破破釜沉舟地最后一次创业:造车。

在雷总的描述中,小米汽车的起源颇有点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交织的色彩:

李斌和何小鹏的力劝造车,给自己拉来了强大的「友商」;

李田原、胡峥楠的主动加入,早期员工的双向奔赴;

21 天的马拉松会议,就为了讨论怎么造车;

疫情期间困在线上的研发,大家隔着视频开红酒庆祝;

跟自家工程师一个个聊天、试驾,为了造一辆「小米工程师想买的车」;

再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造车流程,如何自研、如何打磨产品、如何在产品上市前孤注一掷的相信销量能跟 Model 3 比肩……

抛开这些往事的浪漫色彩和英雄主义情节,在 2021 年选择造车并不是一件稀奇事儿。

那一年大家对于造车的热情之高涨,让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手机厂商、家电企业、地产企业,甚至白酒企业纷纷下场跨界造车,不过目前依然留在市场上,依然有竞争力的,小米是为数不多的几家之一。

如果说差别,大概是小米汽车在几次大方向的取舍,现在看来都无比正确。

比如,当年大家都觉得小米会延续自己熟悉的轻资产模式,毕竟汽车产业链足够成熟,但小米还是坚持了参与自研和生产。事实证明,当年想依靠供应链「攒」一台车的车企们,很难走到今天;

又比如,雷军刚宣布造车,就收到了几家 VC 给出 100 亿美元的估值,但还是拒绝了。「造车的周期很长,如果我们拿了别人的钱,想在长时间内保持一致,几乎不可能。」后来的小米 SU7,的确是「米味儿」十足。

当然更关键的是,2021 年那些跨界造车的玩家们,没能像小米这样荡气回肠地讲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故事。

用户——

造手机当销冠,造车当赛车手

——「别浪费时间了,一百份报告也替代不了和一个真实用户面对面的沟通。」

还记得 2022 年的年度演讲上,雷军讲过一个「促销员七天速成」的故事:作为技术研发人员的雷军,7 天体验站店卖货,了解用户需求,不仅速成了销冠,也帮助他打造出更接近用户的产品。

在小米汽车上,雷军又来了一次「Pro Max」版本。「Pro Max」版本的故事起始于小米要造一台什么样的车:一个个跟小米工程师聊天、去地下车库借车、去 4S 店试驾,在小米 SU7 研发期间,雷军成了一名野生汽车媒体老师,试驾超过 170 款车,写了 20 多万字的试驾笔记。

在其他车企,这些工作会由不同的工程师、产品经理承担,但是老板下场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接近用户,体察用户需求,是雷军和小米过往产品成功的秘诀之一,也用在了小米汽车上。

结果就是,小米 SU7 发布时,很多细节设计看起来也不算新奇,也不算高科技,但消费者就是莫名买账。造车没有捷径,科技没有捷径,但走近用户的路有捷径。

所以,当小米 SU710 万台交付目标能提前完成的时候,雷军又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角色」:赛车手,这次的产品是小米 SU7 Ultra 原型版;毕竟无法驾驭赛道的人,怎么能造出在赛道上奔跑的赛车呢?

漂移——

人还是要有梦想的,车也是

去年年底,小米汽车的技术发布会上,亮相过一款转速超 27000 转的 V8s 超级电机,这款并没有用在小米 SU7 上,被不少人调侃「实验室产品」。

不过,这个「饼」可能很快能兑现了,小米要用这款电机去冲击纽北,那就是「One More Thing」的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

先看一下这车的参数:

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搭载的双 V8s+V6s 的三电机设计,最大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有 1.97 秒(含起步时间),0~200km/h 加速 5.96s,最高时速超过 350km/h。

电池方面,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全球首发宁德时代麒麟Ⅱ电池,是赛道专用高性能电池包;最大放电功率 1330kW,20%电量放电功率仍有 800kW,峰值电压 897V,充电倍率 5.2C。

在整车轻量化方面,碳纤维一直是减重的法宝,既减轻重量,还能提升车身强度。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的车身采用「全碳」设计,车身覆盖件 100%使用碳纤维材料,整车减重超过 500kg,整车减重到 1900kg。

整套空气动力学套件,固定式赛用大尾翼、超大尺寸尾部扩散器等能提供最大 2145kg 的下压力。

此外,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还采用了赛道专用 AP Racing 制动系统,前六后六活塞锻造固定卡钳,百公里刹车距离 25 米,加上动能回收最大减速度 2.36G。

作为对比,可以看一下在纽北能刷出 7 分 05 秒的「国产第一纯电超跑」蔚来 EP9:最大功率 1360 马力,最高时速 313km/h,0~200km/h 加速 7.1s;能提供 24019N 的下压力(约 2448kg 下压力)。

当然,赛道对汽车的极限挑战无法单纯用参数衡量,还有更多参数之外的在设计和工艺上的考验。解决这些问题,是小米汽车展示实力、秀肌肉的一种方式。尽管如今的电动汽车似乎已经不再执着于赛道,但让年轻的汽车品牌拥有自己的汽车故事,赛道显然是一条已经验证过的道路。

不过,你要问小米 SU7 Ultra 多少钱?还是算了吧,雷军都说自己买不起。

最后

从宣布造车至今,三年;从第一款车上市至今,三个月。

其实小米汽车还很年轻,年轻到「历史回顾」还有点儿为时过早;但选择小米汽车的人,内心也同样年轻,所以他们愿意相信小米造车的「勇气」;也是因为他们的坚定选择,小米 SU7 成了今年最大的爆款,让小米成功坐上了造车的牌桌。

从这个角度来看,故事、用户、漂移,这些能让小米拥趸们热血沸腾的情节,才是雷军造车真正的「成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