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消失7万家!中国男人曾经的朝圣地,被现实击垮

2024-07-11科技

最近,一个新概念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叫做「电脑盲」。

一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在线商店开始提供收费服务,比如Steam代安装。

服务的价格各有不同,对于3块6版本,商家提供链接,由消费者自行下载安装;而19块8的版本则提供全方位指导,直接一步到位,包括账号注册等事宜,使消费者能够立即开始游玩。

许多想玩游戏的年轻人不会在电脑上下载应用,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你或许认为店家和买家的行为已经达到了极端,但实际上,有很多年轻人并不擅长使用电脑。

一位网友在Reddit上发帖调侃,公司里的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员工,其中七分之八甚至无法开启浏览器。

到2024年,越来越多的人不熟悉电脑,尤其是台式机的使用,而曾经作为电脑行业聚集地的电脑城则过得十分艰难。

近年来,已有7万家店铺关闭,许多知名连锁店在一夜之间消失。如今存活下来的店面要么被年轻人视为老套,要么已经转型为餐饮和商业中心,人气稀少。

电脑城曾经风头无两,不仅成为许多人周末购物的首选之地,甚至连刘强东和何小鹏这样的大佬也曾在电脑城开始他们的创业之旅,积累了最初的成功经验。

曾经孕育了无数巨头的IT天堂,为何如今沦为了赛博回忆?

让刘强东感慨的「巨人们」

衰落仅需一年

几十年前,电脑对人们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当今的AI大模型,而电脑城的兴盛更是类似于如今算力玩家中英伟达的的地位。

更直观地说,电脑城最辉煌的时刻,其人气堪比当下最热门的景区。

曾有一商家幸福地抱怨称,"在2000年前后,生意繁忙得忙不过来,我常常是右手拿着筷子吃着饭,左手拿着螺丝刀在组装电脑。"

如果你了解当时的环境,就会明白电脑城赚取这笔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商家们对信息差掌握得十分娴熟。

在电脑刚刚兴起的时候,了解内行人士较少,价格也不透明。另外,国内电脑行业的发展比国外晚了十几年,没有其他购买途径,人们只能选择附近的渠道。这样一来,信息差的存在自然而然地创造了一个可以利用价格差获利的机会。

小鹏汽车的CEO何小鹏曾透露,他的第一笔财富是在电脑城积累的,组装一台电脑最多能赚三四千元。

刘强东早期对中关村的电脑城情有独钟,他在1998年初次涉足时,为眼前的景象所打动,并感叹道:我们正面对着像汇天华光这样的光储存储行业的「巨人们」。

那时,无论是刘强东们还是普通的商家,都赚得非常可观。一个仅一平方米的小柜台,月租就要五六千元,此外还得支付几万元的「喝茶费」,尽管如此,依然是一铺难求。

电脑城不仅是商家的摇钱树,还是所在城市争相抢夺的标志。

海龙电子城一开业,便创下日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的纪录,此后一直保持着高峰,年销售额最高达到20亿元。

电脑城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单凭赚取信息差的利润是不够的,还需要与电脑城过去的两个著名标签有所关联。

第一个标签是「攒机圣地」。

对于用户而言,直接购买品牌机相对昂贵,自己组装电脑更为划算。所谓的攒机,即用户自行挑选CPU、主板、内存等配件,将其组装成一台电脑。

例如,广州太平洋电脑城的二楼被称为「装机圣地」,据说这里涵盖了全亚洲所有的IT硬件,即便组装一台电脑需要花费数千元,人们也乐于下单。

第二个标签是「IT潮流的朝圣地」。

当时,电脑城不仅是满足大众装机需求的地方,还是各种前沿电子科技的首站。各种身价高昂的CPU和显卡被随意堆放在地上,吸引了大批电子爱好者。

有人甚至将太平洋电脑城的一个代理电话形容为能够决定整个华南IT硬件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

于是,北方有中关村,南方有石牌村,南京还有华海3C、石家庄华强电子世界和惠州黄塘电脑城等等,一夜之间崛起的众多电脑城带来了滚滚财源,无可置疑。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塑造社会影响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甚至微软副总裁来到海龙电子城时,也不禁惊叹道:「这里堪称全球最繁忙的零售店。」

然而,没人能预料到,这家看似庞大稳健的企业,竟然也会有走向衰落的一天。

2018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北京中关村鼎好电子商城宣布停止与商户续签合同。不久之后,许多地方的电脑城也相继宣布转型,广州的电脑城已变身为体检中心,一楼则开设了一家中茶餐厅;中关村也彻底转变为一条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街道。

曾经繁荣的IT天堂,为何说凉就凉了呢?

作为IT领域的航母,竟然败给了昔日的两张王牌。

寒冬的突袭,其实早已埋下了伏笔。

早在2009年,当时电子城人潮涌动,但有人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

一位来自广东的商人回忆,某天一些顾客走进了他的门店,拿出手机给他看一个平台上显示的价格,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并坚持认为网上购物可能会遇到假货的问题。

他未曾意识到,这个令他瞧不起的小平台,几年后几乎颠覆了电脑城的格局。

令人感慨的是,电脑城曾经辉煌一时的支柱,如今却成了制约其发展的桎梏。

首先,信息差已经被电商彻底打破。

许多高中生的首台电脑曾经在电脑城里购买,因为那时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购得新款设备,而电脑城里则拥有许多高精尖的零部件。

并且,过去行业内行花费300元就能组装一台电脑,但外行人往往对这一价值缺乏了解,只能任人宰割。

然而,随着以京东和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的兴起,信息不对称首先被打破了。

许多人才意识到,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电脑并非一定要去电子城,而且这些平台提供的售后服务完全可以媲美实体门店。

随着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大IT厂商巨头纷纷调整策略,一些最先进的配件仅独家供应给电商平台。

电脑城曾经拥有的独家产品优势已经彻底消失,因此顾客也流向了竞争对手。

其次,装机热潮已被高昂的价格彻底消减。

除了新货短缺之外,许多人不愿意去电子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价格太高!

随着零部件成本的不断降低和个人电脑组装水平的普及提升,个人电脑组装变得不再有门槛。相比之下,许多人更愿意在网上购买零部件自行组装,而不是支付所谓的专家费用。装机曾经的价格优势已经消失殆尽。

电商平台的持续推动使得所有配件的价格越来越透明,人们甚至可以直接看到成本价。在意识到自己曾经受骗后,自然不会再光顾电脑城。

然而,与此同时,由于电脑城租金、人工等成本的上升,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一位老板抱怨说,十年前组装一台机器至少可以赚取30%的利润,而现在能够获得5%的利润就很不错了。

利润率的下降迫使老板们提高产品价格,进而进一步压低销售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在现实情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自2010年起,国内实体店的组装交易量大约每年以10%的速度减少。更直观的变化是,许多电脑城被迫转变经营重点,不再主要销售电脑,而是扩展至相机、手机、智能手表等更多类型的电子产品。

与其称为电脑城,不如说是数码产品的大型超市。

在AI的大乱斗中,

导致电脑城灭亡的并非其同行

有人认为,是时代抛弃了电脑城,就像曾经的手机行业抛弃了诺基亚。

电脑城的衰落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即使是年轻人也越来越少见他们使用台式电脑了。

无论是在家、在办公室还是外出,一部手机就能解决99%的问题,若还有未解决的,可转而使用笔记本电脑,总之是以便携性为优先考虑的因素。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大型语言模型和GPT的涌现,许多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解决。

从近年来各类热门手游的研发热潮来看,台式机曾经被认为具有高计算能力和大量内存的优势,现在已经逐渐被手机所取代。

电脑城似乎确实面临着各种新兴竞争对手的多重挑战。然而,电商或AI风口并不足以构成致命威胁,真正的杀手其实是来自内部的竞争。

曾有人对刘强东表示祝贺,因为他成功地摧毁了电脑城,刘强东对此愤怒地回应道:

"事实上,并非京东们夺取了你们的性命,而是你们自己!反躬自省,你们进行了多少欺骗性的交易?售卖了多少假冒伪劣商品?欺凌了哪些消费者?这是因果报应!"

现在提到电脑城,许多人想到的不再是遗憾,而是愤怒,这与刘强东的感受相似。

由于知假售假才是真正的罪恶,近年来关于电脑城欺诈宰客的报道层出不穷。

有人花费高价购买了一台相机,半年后却发现竟是二手水货;一些胆大的商户在发现顾客是非本地人后,会进行强买强卖,甚至发生辱骂和殴打顾客的恶性事件。

搜索「电脑城」时,弹出的多为负面信息,如「电脑城真的是陷阱重重吗?」「为什么大家都避之不及电脑城?」

电脑城甚至一度被称为「广州宰客最严重的地方」,这已经让价值锚完全失控。

类似的消息越来越多,甚至市场监管部门也开始采取行动,出台政策打击商业欺诈。刀哥认为,虽然外部监管很有必要,但要想自救,电脑城内部仍需进行彻底改革。

首先,必须将经营门槛恢复到正常水平。

清理那些浑水摸鱼的小作坊卖家是关键所在。如今,电脑城里个人商铺已经很少见了,大部分都是各品牌的直营店或大型授权店,它们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赔付保障。

有一些电脑城已经开始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商家收货和发货都需要登记,一经发现有收赃或售赃行为,将面临重罚。同时,一旦接到举报涉及强买强卖或货不对板的情况,将直接对店铺采取封停措施。

其次,要勇敢地进行自我改造,不能再坐以待毙。

例如,天河电脑城在装修方面进行全面革新,风格焕然一新,更加现代化、年轻化。毕竟,过去那种密集的摊位布局早已不符合时代需求。

太平洋数码广场正在进行重拆重建,将打造一种融合IT数码、科技体验和餐饮休闲的新型商业模式;海龙电子城则华丽蜕变为「智能硬件创新中心」,两者都在努力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这些自救举措是否能够改变公众的固有印象还有待观察,但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开端。

即使电脑城最终消失,如果商家们希望生存下去,他们必须牢记:

在这个连苹果都在低调求变的时代,墨守成规只会带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