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全球科技巨头新布局 为何落子成都郫都?

2024-07-11科技

2024年上半年行将结束时,全球科技巨头华为从大湾区到西南腹地,办了两件大事。

6月21日,在东莞松山湖,华为举行了史上规模最大、开发者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开发者大会,现场宣布「纯血鸿蒙」Harmony OS NEXT面向开发者启动Beta版;3天后,华为来到成都,举办了一场华为四川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一口气在成都落地三个创新中心,其中两个落在了郫都区,包括华为首个跨省级创新中心平台。

华为加码成都,并不意外。去年,成都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达14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上升至第24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加速成型。

而当我们把观察的目光下探,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此次在成都郫都区连落两子,看中了这个区域什么?

巨头落子

立足郫都辐射全川

「目前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为我们提供的数字机器人服务已经通过验收,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再进行一段时间的优化后就能正式投用了。」今年6月起,位于郫都区成都现代工业港的成都迈特航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特航空)用上了来自华为的数字机器人服务。

据迈特航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家航空航天标准件、结构件的研发制造企业,公司日常除研发生产外,还涉及大量市场订单、技术资料、质量单据等信息核对、管控类的繁琐工作,这类工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却十分耗费人力和时间,也是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痛点。「对于这些流程清晰、重复性高、数据核对时间较长的工作,我们开始用数字机器人代替人工来完成,效率和准确率更高,长期来看成本投入也会更少。」该负责人表示,使用该服务第一年的费用郫都区将给予全额补贴,让企业转型成本进一步降低。

揭牌仪式 郫都区供图

早在去年,按照「政府政策扶持、华为提供技术、运营公司导入资源」的合作模式,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在郫都成立,这是华为公司设立的首个跨省级创新中心平台。今年,面向人工智能1号创新工程、智改数转等四川新质生产力培育重大战略,华为公司进一步统筹在川数字化中心资源,将中心升级为华为(四川)人工智能与智改数转创新推广中心,打造四川省智改数转示范基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标杆平台。

据项目运营方华菁振兴(四川)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低门槛、高效率AI应用开发平台,将大模型能力接入到应用中,使企业场景应用智能化。「例如,智改数转工具包覆盖智能排产、生产执行等业务空白点。从数字机器人链接断点,到数据统一嫁接,再到CMP平台上结合AI大数据分析,可使得生产计划智能化,生产物资利用率提高20%,排产效率提升80%。」

华为与成都的合作,最早要追溯到2000年。20多个年头过去,双方签署多轮合作协议,如今华为已在成都形成了1个研发中心+5个分支机构的业务布局。而其在郫都区落地两子,尚属首次。

随着此次双创新中心的正式揭牌,其运营将在郫都区真正迈入正轨,并以智能化技术优势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经验赋能整个四川的新型工业化,加速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数智赋能

制造、治理全面升级

当前,实施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为的加码只是助推器,更多以科技创新引领、数实融合赋能的升级改造早已在郫都区展开。

迈特航空供图

「除了与华为合作开展数字机器人、APS智能排产系统,我们此前还在研发生产中引入了MES智能化操作系统、柔性化生产线等,这些智能化升级都是为了减少对人的依赖,实现降本增效。」迈特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在研项目共16个,包含57个产品标准,年产能达到4亿件。

同样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还有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通过实施生产车间数字化改造,引进自动化、数字化的生产、物流、仓储和智能传感控制与检测装备等,实现计划管理、生产执行、质量检测、物流仓储的数字化管控,车间生产效率提升24%,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0.03%,产品不良率降低99.8%。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郫都区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04.5%,已储备工信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52.6亿元;目前,全区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8家企业入选全市智能工厂和市级数字化车间。

这样的创新「律动」不仅在于企业「智造」,还延伸到了城市「智治」。

郫都区城运中心 何曼青拍摄

通过一张数字孪生地图,推演解决城市问题的最佳方案;指挥大厅里城市运行管理信息数据瞬时「跳动」,一键点击便能实现「中枢」和一线即时联动处置突发情况……去年2月起,郫都组建投运了区城运中心,这个郫都区的「城市大脑」通过建成区镇两级城运平台IOC专题模块10个,接入16个部门系统,汇聚200多万条事件数据,将整座城市的百万数据编织成了一张数字化神经网络。同时搭建自动派单体系,让问题从「线上发现」到「线下处置」实现点对点闭环。

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汇聚事件枢纽、大联动、数字城管、12345等城市事件200余万件,今年上半年通过平台全流程闭环处置事件10906件,事件平均闭环时间由6.35天下降到1.21天。

聚企成势

科创高地动能不竭

从多年前的农业大县,到如今产业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的都市新区,郫都区的城市气质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现实冲击感,在去年一度达到顶峰。

去年10月,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郫都区举办,这项久负盛名、承载全球科幻迷未来之梦的大会首次走进中国。也正是这次难得的机会,让一部分人第一次认识郫都区,让另一部分人重新认识了郫都区。包括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内,30余个泛科幻项目、50家科幻企业借势在郫都落地,形成近40亿元的泛科幻产业规模。

而从科幻到科创,从在想象中织梦到在现实中圆梦,在郫都亦可实现「一键切换」。

世界科幻公园 郫都区供图

走出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星云」造型的成都科幻馆,放眼望去是总面积千余亩的世界科幻公园,站在更高维度俯瞰,这里则处于规划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科创新城腹地。

2021年,郫都区提出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的全新发展战略,并明确了「一新城四中心」的具体实施路径。其中,「一新城」即为科创新城。在这里,新质生产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成势。

在「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成都智算中心,300PFLOPS(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PC)的强大算力已经实现,算力服务覆盖各行各业的企业及高校院所、政府部门;在成都现代工业港园区内,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90MPa压缩机实现了国内首创的膜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需5分钟便可加满一辆氢能公交车……

从科幻魅力到科创实力,是郫都区城市产业新的诠释。全区超过300家规上工业企业,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共同构成了其现代产业体系中最坚硬的骨骼。

今年5月、6月,郫都区连续出台【郫都区关于鼓励科技创新提升产业能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和【郫都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在「创新22条」和营商环境6.0版加持下,郫都区的产业吸引力进一步提升。而随着近期西南交通大学郫都先进制造科创园签约落地、郫都区与成都高新区合作共建的高郫电子信息产业园科创中心投用在即,更多高能级企业有望「聚首」郫都。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