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春节返乡故事汇:被手机套牢的爸妈,愿意为什么App买单?

2024-02-21科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娱乐资本论,作者 | 剁椒编辑部

「啥时候看你都拿着手机刷刷刷!还要不要眼睛了!」「我这是为了工作!跟你拿着手机线上补课一个性质~」

「游戏有那么好玩么?天天见缝插针一打几小时?」「跟你看小说一样打发时间呗,说起来我给你开了个免费阅读会员哈,不用等广告了,快去看吧!」

「短短几天你到底在网上买了多少东西啊?别乱花钱了!」「你先管管我爸,他抖音上待发货订单十几个呢。」

……

年年都因玩手机而和父母大小冲突不断的编辑部小伙伴,在今年过年期间总算找到了正确的沟通方式:当家中父母也沉迷手机,化身网瘾中老年,沟通时的腰板似乎都直了三分。

有的家长沉迷于红松社区线上课程,把家里变成了一个乐器大厅;有的妈妈热衷于睡前刷免费网文,为都市传奇爱情感同身受;有的老爸天天泡在本地网红直播间,借助看别人的家庭纠纷消解自家孩子不找对象的郁闷;有的七大姑八大姨又重新成为了「羊毛党」,为了几块钱的提现把刷短视频当成每日任务完成……

别说,有钱有闲的银发族,正是 不少互联网APP渴望挖掘的富矿

01 退休父母的线上「补习班」

By 阿关 近来大热旅游城市的郊区土著

今年过年,我家的春联是我妈写的,祥龙云纹红纸,小篆一字排开,瞧来颇有几分样子。来往串门的亲朋好友都得叫声好。

「刚学了半年,一起呀!社区的书法老师回老家过年了,我这儿网上学赵孟頫呢。」我妈被夸的乐开花,边说边打开手机推荐。

现在字帖倒是方便,线上化了都?我好奇的瞄一眼,入目却是个直播间。

「同学们,注意回笔,不然会侧锋起毛边,起笔转,看我啊,这样提手腕,抬……」镜头对准的是桌面,搭配书写动作,还有一句句女声解说,讲解的分外细致。

界面倒是陌生,左上角是带标红的小站,点赞分享栏全在底部,右下屏幕附带一个小小的购物车,本以为点进去会是老师带的货,没想到却是「超值红松会员年卡」。大大省钱标语下,写着「买小班课9折,充松果95折」。

「你这用的是什么?我怎么从没见过?」

「红松这么有名你都没听过?」我妈不可思议的看我,像听了天方夜谭,仿佛欠缺这条常识会被警察逮捕。「我们都用着呢,就这你还搞互联网呢?」

「哈?」我一边掏出手机百度,一边继续打开页面研究,看了一会儿,不得不承认,返乡的我,闯入了一个未知的妈妈们的世界。

红松APP,问起年轻人,十个里得有九个懵,但家里上岁数的爸妈们,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可谓是人手一个。这个平台,定位就是服务退休人群的兴趣生活。

首页发现页,入目便是各种直播课程,声乐、书法、瑜伽、乐器、舞蹈、绘画……除了常见的兴趣,意料之外的也应有尽有,文化一栏有教面相学的,手工一栏不乏奶油胶和超轻黏土课程,棋牌除了围棋象棋还有德扑,形象礼仪里的美妆课赫然写着「眼线交流」。

「你大姨,前两天报了个剪纸班,我看教的特别好。」母上大人还在念叨。

「合着你们前几天聚会,桌上聊的看直播,指的是这个?」

「那你以为呢?」

我以为?我以为是抖音快手视频号,猫猫狗狗段子手,谁承想这一群人退休了闲不住,居然还在上兴趣班啊?一天天把躺平挂嘴边的我不由得汗颜。

「不光是书法,我葫芦丝、非洲鼓也是在这儿学的,前两天买了陶笛,还准备找个老师呢。」我妈自豪道。

得,这会儿总算明白我家乐器缘何越来越多,我还当是小区老年服务中心要组乐队,没想到全靠红松APP自由发挥,一整个学无止境。

「花钱吗?」

「你这问的,上课哪儿有不花钱的。」我妈颇为豪横的调出小班课列表,一串的付费纪录,8课时的必学「手指技巧」、5课时的「如何正确吹奏低音」,还有8课时的「腹颤音训练」,平均每个小班课收费130-270元不等,光是葫芦丝一项,目前的课时费便超过750块。「不过我也会选。基本上每一种课程都有试听,我会找教的仔细认真,合眼缘的老师。我现在练赵体这个老师就挺好,等四节基础试听课一过,我也愿意花钱买进阶课。」

据我妈说,和她一起吹葫芦丝的同学,一个班有七八十人,大姨在的剪纸课由于是「金牌老师」教学,更为火热,一个班学生有几百号人。大家上课在红松上听讲,还建了微信群,随时把练习作业发给老师。「直播还能打赏,有时候老师讲的特别好,又很辛苦,我们也会打赏一些松果给他们,他们可以提现。」

「但是如果老师会和你们建微信群,为什么不直接在私域教你们?平台不用抽成,视频号不是也能直播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妈晃晃手机,「红松上新学生多啊,在这里直播课卖的越好,排名等级就越靠前。而且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把这儿当社交圈了。」

原来,除了课程,这里的社区也颇为符合「有知一代」老年人,今日热搜话题里,我最喜欢的经典歌曲、我的童年记忆、你愿意去养老院吗?你会坚持锻炼健身吗?……一众话题一字排开,热门讨论点赞人数动辄便超过20万。

谁说老年人不爱看热搜?只是微博的热搜他们玩不转罢了,我若有所思。点开我妈手机设置,除了微信,红松已然成为第二大高频点击的APP,除了知识,社交显然也被拿捏,难怪成立不到两年,红松就收获了超过2000万用户,还在2022年拿到了亿元级A+轮融资,BAI资本领投,老股东经纬创投、创世伙伴资本CCV和蓝驰创投全部超额跟投。

我还在思考,我妈已经在热搜里的打卡广场看中了一个阿姨刚刚晒的花旗袍,「诶,你快看这张照片,上次你小兰阿姨还喊我去学旗袍舞呢,专业礼仪老师教的,买他家旗袍送课程!」

「多钱啊?」

「不贵!上好的苏丝呢!也就小一千!」

啊?这就是财富自由的银发族吗?想想只舍得花19.9听一节理财试听课的自己,我仿佛进入新的世界。谁说中老年的知识付费钱难赚?

「要不妈,你再考虑考虑?老师卖的是牌子衣服吗?我不是嫌你课贵哈,我主要是怕她的料子不值这个钱。」想了又想,我颤颤巍巍开口。

「你别管我了!又不花你钱!你有这功夫管你爸去!一天天的没少充值付费!」

哈?这还是我那恨不得一双运动鞋穿三年的老爸吗?「他不是没退休吗?他上啥课?」

「上什么课! 一天天的,充值看短剧呢!」

02 中老年人沉迷免费网文

By ljl,最没存在感省会的热心市民

过年回家,坐着和我妈聊天,瞥到她依然亮着的手机屏幕,是字符很大,整齐排版的小说页面。她嫌手机不断锁屏解锁麻烦,索性就把屏幕自动锁定时间设置成了五分钟,这一举动让我无意间熟悉了她的一项日常爱好。

这件事让我立刻回想到三年前给她换手机的时候,激活、设置全都做完,她问我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百度在哪儿?我要找小说看」,第一次用苹果手机,她完全不会用Safri浏览器,百度App有小说Tab,她能直接找到自己想看的网文。那个时候她已经熟练掌握微信、快手、淘宝乃至拼多多的用法,小说是新的爱好。

据说这是一起跳广场舞的姐妹传授给她的杀时间方式,没想到成了我妈一直坚持的习惯。

最近两年,中老年人看网文似乎越来越普遍。 最夸张的一次是去年过年回家,下高铁打车时看到司机见缝插针地看网文。手机支架就在中控台上,遇到红灯停一分钟,司机师傅就迅速切换到小说页面看一两段,坐在后排的我没好意思凑近确认司机看的是什么类型的小说,但依然被震惊到瞳孔地震,见过刷抖音的,见过看直播的(甚至有刷擦边直播),第一次遇到开着车还看小说的。

过年聚在一起聊天,表妹也说她爸现在沉迷小说,「可太上瘾了,睡觉前能看一个多小时,吃饭时候捧着手机在看,做家务的时候还会听书。」尤其春节期间没什么事情,父辈们看小说的频率就更高了。

「银发低头族」沉迷起网络来,有时候比年轻人更夸张。一些调研报告显示,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乃至6小时,直播间购物、熬夜等小说更新、频繁刷短视频、线上交友婚恋......老年人追赶时髦热情超乎想象。

表妹告诉我,她爸主要看男频修仙还有历史类的小说,「章节超级长,有的能到一千多章,只要一看起来,就沉迷了。」

我妈看小说的习惯好像不太一样,「我杂七杂八啥都看,随便点进去就看一点,能看多少算多少,觉得特别好看才会一直追着看。」以我微乎其微的网文知识判断,当时在她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内容,大概率是都市言情类。

看起来, 中老年人看网文的分类和年轻人也差不多 ,男频、女频,男性幻想成王称霸,王侯将相,女性无论什么年龄总会对细腻的情感内容更有感觉。我试着下载番茄小说,把用户偏好设置成男性、50岁以上,平台主推的内容包括官场文学、隋唐演义、东北黑道往事这些内容,和表妹介绍的情况基本一样。

但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不同的是,他们绝不会为网文内容,甚至是休闲娱乐付费。

表妹她爸是在番茄小说上看,我妈依然还在用百度,平台上有免费榜单,我妈主要就看这里的内容。

出于好奇我打开百度小说页面看了看,平台也有付费内容,但设置了很多减免优惠的勾子吸引用户,比如要看视频、玩游戏赚书币,无非多等两三分钟,长辈们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在百度看小说还能挣钱,点进百度小说页面,立刻会弹出「每天阅读10分钟,领取红包大奖」的页面。

「要是看小说还花钱,那我就不看了」,我妈的表述很直接,我试图找到她沉迷网文的原因, 核心就是付费问题

过去,我妈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要看电视剧,有时会看到很晚,但最近两年她看电视剧的频率直线下滑。家里换了网络电视之后,虽然也安装了有线电视盒子,但她还是用不习惯,觉得操作麻烦。登陆视频网站看剧,几乎都要付费成为会员,这才是她减少看剧的最主要原因:「钱多的没处花了?看电视还要花钱」, 从电视时代走来的老年人天然觉得影视剧内容就应该是免费的 ,更何况节俭了一辈子的妈,会觉得把钱花在这个上面不值:「不看就是了,还有别的事儿能干。」

所以看网文小说就成了她睡前的习惯,有时是刷短视频,两者使用频率差不多。

免费网文,或许就是属于这届长辈的文艺复兴。

03 当本地网红成为直播间主角

By 阿飞 西北某城乡交界处的吃茶人

每逢过年,少不了的就是走亲访友,尤其在家族观念相对浓厚、普遍重人情的西北县城和农村,过年就是一个大型的社交现场。小时候我就喜欢钻在这些场子里面听大人讲八卦,从邻里之事到各家子女,总有新鲜事可听。

但今年,话题似乎在悄悄转向。

「这是我在抖音直播间买的杯子,9.9买了150个,你看看质量怎么样?」

「这个裤子你摸摸,我在快手上买的,不超过100块」

「隔壁县的某某在直播带货卖药(保健品),听说赚了不少钱呢」

不论是在自家,还是大姑、舅舅家,关于直播间购物的话题频繁出现在茶桌饭局上。好不容易与长辈有共同话题,我见机赶紧插话:「诶,那你们认识董宇辉吗?还有李佳琦?」我爸听完后茫然地摇摇头,顺便问一句「谁呀,很火吗?」我妈倒是知道,但回答并没有如我所期,「看过几次,但没买过,我平时也不怎么买化妆品啥的。」

站在旁边的姐姐突然说,「我经常在李佳琦直播间买零食和护肤品」,这倒是不用质疑,姐姐家到处摆满了零食,豆皮、红糖姜茶、牛肉粒……一问都是在李佳琦直播间下的单,就连生日姐姐都会提前看看心仪的礼物在李佳琦直播间能不能蹲到。

不仅父母,购物瘾更大的姑姑姑父、还有妈妈的好闺蜜也几乎都没有在董宇辉、李佳琦等我认为的顶流主播间买过东西。好奇之下我打开了父母的购物单,发现关注列表和订单显示的主播,我一个都不认识。但只要问起来,爸妈对每个主播的背景都非常了解。

「咦?这不是去年开相亲直播的那个人吗?」

去年过年回家时,我妈总在空闲之余看一个相亲直播间,主播犀利、火爆、爱骂人的脾气,加上上麦相亲的都是附近县、区的年轻人,很是受到当地父母辈的关注。我妈看都没看直接说,「是,后面这个人开始拍一些家庭纠纷的段子,离婚的、跳河的都有,然后现在还在带货,主要卖保健品,说对身体特别好。」

短暂观摩了一下直播间之后,主编反复强调的「无副作用」、「无添加剂防腐剂」等话术在我看来非常存疑、值得再去深究,「真的有人会信、会买吗?」我忍不住问了一句,「某某家买了不少呢」、「上次你姨还跟我说,要不买来试试,让我给拦下了」。

隔天串门时,同样的话题又出现了。大家一边分析:「那就是吃了不会有问题、但也没什么作用的东西嘛」、 「这个人听说在他们那边名声一般」;又一边感慨,「听说现在直播卖货挣了不少钱呢。」

此类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主播,并不在少数,而且大多数的路径都非常一致: 起先通过有争议的短视频或直播内容博眼球,然后跟住趋势转型为带货主播,虽然没有专业的选品,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买单。 卖货之外,在一个关系相对紧密的地区,这些当地网红的另一大作用,就是 持续地为大家提供新的饭桌谈资

除了关注的主播列表,我发现我爸在直播间下单的频率比我还高,而且在不同的平台上购买的产品和价格完全不一样。在快手的订单,主要是价格低于100元、甚至大多数都是9.9元的订单,纸巾、剪刀、手电筒、便宜首饰、宣纸等非刚需的消耗型产品居多,「买了很多便宜的盘珠,也知道肯定是假的,就是买着过过瘾吧。」

而在抖音的订单中,虽然也不乏9.9的纸巾、一次性纸杯,但更多是价格相对较高的锅具、衣服等实用日用产品。「快手的东西虽然便宜,但是很多质量都不好,抖音相比之下东西还是更好些」,我爸顺便总结道。

相比之下,我妈倒是冷静了不少,「以前我和隔壁你阿姨老爱买,快手、拼多多上几块钱的东西可多了,隔三差五取快递,但时买了太多低质量的东西,也觉得挺没意思,最近没怎么下过单了,买还是买好一点的。」

虽然每年回家都能感知到父母与我们冲的不是用一片浪,但认真了解才发现,基于地域性、当地中老年人的喜好,原来父母们的网络世界,也有自成一派的独特。

04 「极速提现」的薅羊毛诱惑

By 尔尔 内卷大省的优秀「春学家」

「家人们,快来帮我点一点,还差两个元宝就可以提现了!」

「互帮互助,我这里还需要一位新用户。」

春节期间,家族群里这类求助信息每天都不间断。出人意料的是,活跃在微信群里的不再是年轻的90后、00后们,而是逐步掌握互联网冲浪法则的长辈们。这类消息之后,往往还会紧跟一条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标,点进去一看, 原来是拼多多的拉新招式在银发一族之间「卷土重来」了

「这可不是骗人的,只要凑够人数,完成任务,直接就能提现到微信零钱里面。」正月初五的一次家族聚会期间,萧萧的叔叔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道,「这里还能看到我的提现记录,瞧,上个月我刚刚提现了一百。」

作为95后,萧萧对拼多多这种「互助提现」、「砍一刀」的套路自然十分熟悉。「这就是吸引新用户的一种手段,前几年就流行过,但最终都是白白浪费时间,永远凑不够人数。」

令萧萧没想到的是,叔叔的一番话却吸引了几位阿姨的注意,纷纷让叔叔再详细解释一下。「别的东西都不需要,只要把信息复制给别人,让他们帮你点一点、助助力就行。」阿姨们边听,边打开手机下载拼多多。

话末,叔叔不免感叹了几句,「最开始提现比较简单,次数多了之后,提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据他介绍,从去年开始,他一共提现了七次,每次一百元。「一开始只需要找二十几个人,现在至少得找一百个人,原本以为凑够两个「元宝」就能提现,没想到还要继续找人攒够「星星」,最后还要满足积分数量。」这些任务,必须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超过这一时间限制,此前累计的所有积分都会作废。

「如果有人回消息不及时,就很容易失败。」上个月,叔叔找了176个人帮忙才提现成功,「动员了我的同学群、老乡群们。」

不过,这对于赋闲在家的中老年群体,并不算是什么难题。「顶多就是花费一点时间,找找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虽然智能手机在中老年群体的普及时间不算长,但是他们也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的「成熟玩家」,朋友圈的活跃度和积极性丝毫不落下风。

「那这简单呀,我们同学群里有五十多个人,每个人帮我点一下就能成功了。」手速快的阿姨迅速行动起来。 在「薅羊毛」的心态之下,没有人再去细致追究背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听到「提现」二字,又有阿姨凑上前来,传授出她在互联网上「薅羊毛」的心得。

「其实抖音、快手上都有做任务、领红包的活动,只要按照要求做,每天都能领几块钱。」数目听起来不大,但是阿姨也十分满足,这些钱甚至能覆盖两个人的手机话费。

短视频平台的红包任务其实也并没有太多新鲜的形式,「先是看够几十条广告,每条广告25秒,再是看直播,每个直播间需要停留30秒以上,最后再是刷短视频,总时长越长,积分越高,对应的红包金额就越高。」除此之外,好友互动、点赞等短视频交互行为,都可以攒积分。

图源:快手

想要完成所有的任务,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 去年一年,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刷会儿短视频,平时做饭的时候,也会把手机放在一旁,增加观看时长。」阿姨也笑着承认,每次出门都要四处寻找WIFI,「稍微放松一点,任务可能就完不成了。」

阿姨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几句认同的声音,「反正闲来无事也是刷短视频,边刷边攒红包,稳赚不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