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为何我国沥青路频繁返修,日本却年年如新?是技术不如人吗?

2024-04-02科技

你是否曾在行驶途中遇到这种情况?一路上时不时就看到几个工人在马路上忙活,把一块块沥青铺上去。走过一段时间,同一条路又得返修,重复着无尽的循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日本这个同样使用沥青路面的国家,你却很难发现频繁的维修场景。 即便是在东京等大都市地区,路面的状态依旧一如既往的平整光滑。

看着两国在同一件事上的天壤之别,你是否也曾疑惑过:我们的工程技术怎么就这么差劲?

其实,两国在沥青路修筑上的确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但这并非完全是因为技术水平的差异。 要真正理解缘由,我们得从沥青这种材料的特性说起。

沥青,是由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混合而成的黑褐色高粘度液体。早在15世纪,印加帝国就已经利用天然沥青铺设了碎石路。 而在19世纪初,英国人也在格罗斯特郡修建了第一条煤沥青路。

到了20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沥青作为路面材料开始被世界各地广泛采用。 我国也是在1920年代的上海率先引入了这项技术,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沥青路才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沥青路总是"年年修年年烂"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国家对于沥青的需求量一度严重不足。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的数据,2002年我国有11000多家水泥厂,总产量高达6.5亿吨,而同期沥青的价格则是水泥的4-5倍。 因此,为了节省成本,那个时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中,约有20%是水泥路面。

用水泥虽然便宜,但它的使用寿命很短,通常只有7-11年就需要大修。而沥青路虽然前期投资大,但长期使用下来成本反而更低。 因此,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地铺设沥青路面,才让这个问题凸显出来。

但单单材料成本的因素,还不足以完全解释两国差距的根源。 事实上,日本在沥青路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方面,是领先于我国的。

日本在沥青路面的设计中,会精心计算温度、压实度等参数,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与之相比,我国沥青路面在施工质量把控方面的确还有待提高。

此外,日本对于路面的养护和管理也更加重视。 他们会定期检查沥青路面的状况,及时修复裂缝等小的破损,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而我们国内由于管理滞后,常常是等到问题严重时才进行大修, 这就导致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被大大缩短。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沥青路的质量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被应用于路面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相信,只要在管理和施工把控上再努力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们完全有机会赶超日本,打造出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万年沥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