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科幻影视作品中,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对机器的「终极想象」——以电影【机器管家】为例,机器人安德鲁能跑能跳,具备独特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可以包揽繁琐的家务,宛如家庭保姆般解放人类的双手。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突破和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扫地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非通用智能机器人快速渗透到家庭及工业应用场景。而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懒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陪伴型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有智力、能决策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如何实现?【机器管家】中的科幻场景何时能「走向」我们?
「人形机器人是由大脑、小脑和肢体三个部分组成的,能够处理复杂情景下的任务,这与以往的工业机器人执行固定程序是不一样的。」成都睿乐达机器人(以下简称「睿乐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睿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我们正在针对非结构化场景、非结构化任务,研究空间避障、物体识别、定向抓取、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让机器人能够在不同场景间切换自如,预计今年将推出样机。」这也意味着,能洗衣洗碗、端茶送水,甚至辅导功课的人形机器人即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显身手」。
▲张睿睿
「倒杯水」背后的核心技术攻关
大脑、小脑、肢体精密协作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为其提供了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能力;小脑具备肢体控制能力,包括复杂地形通过、全身协同精细作业等功能;肢体则作为硬件来执行任务。」张睿睿说,比如去厨房倒一杯水,这个动作听起来很简单,对机器人而言却十分复杂。
「ChatGPT使得人工智能发生了质变,它能够基于算力、数据、模型等为人形机器人赋予‘大脑’,为其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思考和决策能力。例如,当人形机器人接收到‘我渴了’这一信息时,ChatGPT就会迅速反馈‘倒水’的答案。」张睿睿说,「接下来,要实现‘倒水’的动作,就要将字面的答案进行‘翻译’,依托语义、视觉、动作等一系列专业模型,将简单的答案变成机器人可实现的具体指令;最后,将指令安排到机器人的硬件上去,让轮式悬挂系统、灵巧手等部位进行动作。」
完成指定动作,灵巧手是关键,这也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特定操作、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不同于工业灵巧手只能进行直来直去的‘夹取’,我们研发的变胞灵巧手具备手掌模块和手指模块,仿生实现人类手掌关节的活动,能抓取水杯和鸡蛋,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人形机器人的灵巧度和动作空间。」张睿睿表示。
另一方面,家庭场景的复杂,对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皮肤具有延展性、自愈能力、触觉感知能力等特性,当人形机器人需要对餐桌上的玻璃水杯、鸡蛋和蜡烛等不同重量、硬度的物品进行操作时,又该如何决定所使用的「力」?
「这就涉及到灵巧手指尖部分的‘高精度视觉电子皮肤’。」记者了解到,当灵巧手接触到物品时,指尖嵌入的高灵敏度摄像头就会对硅胶皮肤的微小形变进行捕捉,「此外,常规意义上的电子皮肤成本高昂,但通过视觉来做成本就会很低,这也为我们接下来的成果转化和量产销售做了准备。」
张睿睿介绍,理解、思考、判断和决策能力是人形机器人区别于非通用机器人的关键。「我们在大模型的基础上研发了多领域的垂直模型,比如推理模型。」张睿睿向记者演示,当灵巧手想要抓取桌面上的手机,而手机被移动的障碍物遮挡住了,「灵巧手就需要一边向手机行进,一边推理手机的空间、方向,最后做出判断并准确拿起手机。」
据了解,目前张睿睿团队正在针对主动柔顺控制模型、高精度视觉电子皮肤等八个方向展开研究。「而这些只是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的基础,目前国际巨头也相继发布阶段性成果,人形机器人正成为白热化竞争的未来赛道。」张睿睿说。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绝佳机遇
还将持续探索「元宇宙+机器人」
五年多前,从英国回来创业的张睿睿,与来自全球的顶级人工智能机器人专家汇聚成都,创办了成都睿乐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目前,他所在的团队已经研发出5大系列、100多款机器人,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人工智能赛道并不局限于地域的差别,技术在哪儿,就能在哪儿发展。一旦实现阶段性突破,就能完成爆发式的增长。」张睿睿提及,今年爆火的OpenAI Sora模型,背后只是一个13人、年均28岁的年轻团队,但这个团队颠覆的是延续百年的人工智能产业。「目前,我们团队超过50%为来自顶尖学府的海归博士、博士后,其中大部分都是‘蓉漂’。」
▲成都睿乐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人形机器人产业格局未定,在他看来,这也正是成都抓住风口的绝佳机遇。一方面,他看到了成都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对高新技术的接受,这座城市正在逐步积蓄能量,「资金、政策、子女教育、职称评级,针对未来赛道,成都可以进一步引才,让海内外人才安心在成都扎根。」
另一方面,机器人产业具备非常显著的龙头产业效应,能够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如果按照马斯克的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是人类总数量的两倍,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赛道,远超于新能源汽车。」张睿睿说,「成都在垂直模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等领域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只等人形机器人赛道这一阵‘东风’,就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
今年,张睿睿很忙,除了双非结构人形机器人的持续研发,他组建的国际顶尖专家院士团队正在筹建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这也是人形机器人新型研发机构。「借助创新中心,我们将探索引入机器人领域的人才评估体系,建立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此外,创新中心还将尝试建立人形机器人的算力中心,为所有端上的机器人提供算力和服务,「这样就能大幅降低家庭机器人的使用门槛,让产品更快进行成果转化,走进市场。」
除了家庭场景以外,下一步,睿乐达还将继续探索如何将「元宇宙」与「机器人」进行深度融合——让机器人数字孪生体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行为。「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视觉识别,人类的手在空中做抓取的动作,那么机器人的机械手也会相应地进行抓取,这种操作方式能让机器人应用到抢险救灾、核工业高辐射等特殊场景,进一步让人工智能这一新质生产力赋能各行各业的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