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年产200亿套轴承,中国却成「低端制造」?高端轴承卡在哪儿了?

2024-07-24科技

咱们国家高铁,那速度,杠杠的!全世界都竖起大拇指点赞。 可是,您能想到吗?这飞驰的巨龙身上,竟然有个零件还得靠「进口」,而且一买就是一大笔钱,让人不禁感叹:这高铁跑得再快,也跑不出「小零件」的阴影啊!

这「小零件」是什么?说出来您可别不信,就是不起眼的「轴承」。 这玩意儿就好比咱人体关节,别看个头小,作用可大了!它支撑着高铁车轮飞速旋转,减少摩擦,保证高铁平稳运行。要是轴承出了问题,那高铁可就真成了「脱缰野马」了!

「小轴承」暗藏「大市场」,中国制造路在何方?

您可能会问了,咱家可是工业大国,这小小的轴承还能难倒我们?还真别说,这轴承虽小,门道可不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了15.79亿套轴承,花费了26.93亿美元!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不起眼的小东西,也能花掉大把的钱!

其实,我国每年能生产将近200亿套轴承,这数量,妥妥的全球第三! 可是,仔细一瞧,大部分都是「中低端产品」,价格只有进口轴承的一半。说白了,就是「量大管饱」,但「营养」不够啊!这就好比,咱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大堆白菜萝卜,结果还得高价买人家加工好的「薯条汉堡」。 明明是自己种的原材料,最后却变成了别人的「摇钱树」,这不是被「割韭菜」是什么?

翻越「技术」「工艺」两座大山,中国轴承才能撑起「中国速度」!

那么,为什么我们生产不出高端轴承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技术」和「工艺」两座大山! 想要翻过这两座大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特种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端轴承的「材料关」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造出顶呱呱的高端轴承,首先就得有好材料!这第一座大山,就是「特种钢」。您可别小瞧这「特种钢」,它可不是一般的钢材,而是经过特殊工艺炼制而成的「钢铁侠」!

高铁轴承要经受住高速、高压、高温的考验,对钢材的要求那叫一个苛刻!韧性、硬度、耐磨性,缺一不可,否则,跑着跑着轴承「散架」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然而,这「特种钢」的技术,长期以来都被发达国家牢牢掌握着。人家那技术,就像祖传秘方一样,捂得严严实实,咱们想学都找不到门路!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特种钢研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就好像,咱们手里有上好的铁矿石,却炼不出精钢宝剑,只能眼看着别人拿着「屠龙刀」耀武扬威,心里那个憋屈劲儿就别提了!

「老师傅」:精细活儿还得靠经验,高端轴承的「工艺关」

除了「特种钢」,还有一座大山挡在我国轴承发展路上,那就是「加工工艺」。这就好比,咱们手里有了上好的食材,还得有精湛的厨艺才能做出一桌美味佳肴。 高铁轴承的加工,那可是精细活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精度要求极高,加工过程复杂,需要高精尖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打个比方,轴承里有个关键部件叫「滚子」,就好比是轴

承的「小心脏」。高端轴承用的滚子,要求表面光滑度达到纳米级别,这就好比要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我国已经能够生产中低端轴承,但高端轴承的加工工艺还存在不少瓶颈,需要不断学习、改进和创新,才能最终实现突破。

翻山越岭,中国轴承的「强国之路」

这两座大山,就像两道关卡,横亘在我国轴承发展道路上。想要实现从「轴承大国」到「轴承强国」的跨越,就必须翻过这两座大山,才能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中国速度,不止于高铁!国产轴承的逆袭之路

前面说了那么多困难,难道咱们就只能一直被「卡脖子」,任人「割韭菜」吗?当然不是! 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交通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而支撑这套系统高速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正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轴承!

捷报频传!中国轴承迈向高端

这几年,我国轴承产业捷报频传,不断取得突破。例如,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的铁路轴承,已经装载在复兴号高铁列车上,并顺利通过了各项性能测试,标志着我国高铁轴承国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我国还建设了一批大型轴承试验平台,例如位于洛阳的大型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台,能够模拟各种复杂工况,为我国高铁轴承的研发和测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支持企业努力,中国轴承的「加速器」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不断努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轴承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我国轴承企业也在积极行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例如,瓦轴集团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成立了「轴承全寿命周期可靠性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轴承材料、设计、制造等方面的研究。

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轴承的未来之路

当然,我国轴承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高端轴承市场竞争激烈,国外企业技术封锁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未来,我国轴承产业还需要继续努力,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自主品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中国速度」,不仅体现在高铁的速度上,更体现在我国科技创新的速度上。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轴承产业一定能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