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放弃生育,把二人世界无限期延长的时候,硅谷的科技精英们却在用最前沿的生物科技造"人",准备迎接聪明健康、长命百岁的"超级婴儿"。
这场看似遥不可及的科幻剧,已经在我们身边上演。
本文内信源来自(搜狐科技等),并掺杂部分个人观点,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生育选择的两极分化
生孩子,是人生一道必答题吗?当今,很多年轻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高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医疗费用,再加上对职业发展的考虑和个人生活方式的追求,不少年轻一代把组建家庭的时间一推再推。
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年我国新生儿数量跌破800万,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但在太平洋彼岸的硅谷,许多科技大佬们对生育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他们不仅亲自冲在"生娃"一线,更把高科技武装到了牙齿。
上至优质精子的选择,下至胚胎健康检测,方方面面无所不用其极。
在这里,宝宝出生前就要接受一场全方位的"基因体检"。
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打造更健康、更聪明、更长寿的"超级婴儿"!
二、硅谷"超级婴儿"的崛起
在这个高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连造人都开始走向"精益求精"。
硅谷创业公司Orchid就瞄准了这一新兴市场,他们雄心勃勃地要用基因科技,为人类打造更加完美的后代。
这家胚胎筛查公司名为Orchid,意为"兰花",代表着优雅、珍贵与高贵,暗合了他们要创造精英婴儿的理想。
Orchid提供全基因组检测服务,通过分析胚胎的DNA,可以预测未来宝宝是否可能患上糖尿病、阿兹海默症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或与智商相关,或影响健康和寿命,都是准父母们挑选试管婴儿时重点考虑的因素。
通过筛查,Orchid承诺能帮助客户选出最优质的胚胎,培育基因级别的"超级宝宝"。
在Orchid的官网上,铺满了可爱的婴儿照片和脑回路图案,宣传语称"为了宝宝更好的未来"。
但奇妙的是,大多数家长来此,似乎更关注孩子的"起跑线",恨不得给后代赢在基因的层面。
这不免让人想起优生学的历史阴霾——当科技力量过于强大,每一次为"优化"人类而采取的行动,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
不过,这些担忧似乎都淹没在了"超级基因"的热潮中,因为Orchid背后站着诸多硅谷大佬的身影。
据媒体报道,"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Coinbase创始人布赖恩·阿姆斯特朗等知名科技领袖纷纷慷慨解囊,为这家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在他们眼中,定制化、优质化的生育服务代表着未来,用基因筛选打造"完美婴儿",是科技服务生活的又一壮举。
更有爆料称,埃隆·马斯克还亲自带头尝试,用Orchid的服务为第三个孩子进行了胚胎筛查。
作为天才创业家和未来学家,马斯克向来对前沿技术趋之若鹜。
他不仅痴迷于开发可移植大脑芯片的脑机接口,还多次公开支持人类登陆火星的设想。
在他的世界里,人类正面临一场自我超越的变革,基因优化自然也在"todo list"之中。
如果未来人类真如他所愿,在基因层面实现升级,那么Orchid这样的公司或许正代表着第一批弄潮儿。
在业界风向的推动下,"设计婴儿"的时代已然来临。
Orchid虽然只成立于2021年,但发展速度惊人。
目前,他们已经与全美30多家试管婴儿中心达成合作,为数千名客户提供了胚胎基因筛查服务。
尽管出于商业保密,该公司没有透露具体的服务数据,但从其大张旗鼓的扩张势头来看,这项业务大有"风生水起"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数据,2021年全球胚胎筛查市场规模为3.9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2%。
三、生殖技术飞速发展
胚胎筛查只是生殖技术的冰山一角,在这个"钱"景无限的领域,创新层出不穷。
Legacy公司推出了精子冷冻服务,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冻精;Gameto公司则把目标对准了卵子冷冻,研发新技术大幅缩短取卵时间;连号称要复活猛犸象的Colossal公司也开始涉足人造子宫研究;Conception公司更是放言要用干细胞来培育人类卵子……放眼未来,从精子卵子的制造到胚胎的培养,也许都将在实验室里完成。
届时,还用得着传统的造人方式吗?
这些听上去有点"疯狂"的科技,受到了诸多亿万富翁的追捧。
像彼得·泰尔这样的硅谷"教父"级人物不仅慷慨投资,还对这些技术赞不绝口。
曾几何时,"不孕不育"还是许多家庭的隐痛,而如今,生育似乎正成为富人的游戏与科技的试验田。
从最初的医疗需求,到现在野心勃勃的"社会工程",生殖技术的发展轨迹着实令人唏嘘。
四、令人紧张不安的「前卫」科技
当然,如此"前卫"的科技也难免引发争议。
不少人对基因筛选婴儿心存疑虑,担心这是在为优生学和基因歧视大开方便之门。
一些专家学者也对过度使用人工智能指导生殖表示警惕,科学家帕特里克·特里和丹尼尔·本杰明就明确表示,胚胎基因测试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
要知道,价值两三万美元的胚胎全基因组检测,只是"超级婴儿"制造流水线上的"毛坯房",后续的"精装修"更是价值不菲。
也就是说,如果生殖技术走向私有化,未来更优秀的下一代可能都将出自富豪之家,而普通人只能在"基因屌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与此同时,监管的缺失也暴露出一个巨大的伦理真空地带。
当前人类胚胎培养不得超过14天的规定,能否适用于这些"非自然"的胚胎?而各国立法在这些前沿技术面前似乎显得有点"后知后觉"——没错,反应不及的不止是你我,还有无数政策制定者。
"人定胜天"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科技的每一次进步,也伴随着一次对自我的拷问。
但,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这场"造人"革命?
生育是个充满伦理纠结的领域,科技再发达,对生命的敬畏都不能丢。
基因筛选、人工智能、实验室造人……我们需要为这些技术划定基本的伦理底线。
游戏规则的制定不能只出自利益攸关的科技寡头,更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
立法机构有必要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科技进步扫清障碍的同时,也为生命权利设置好防火墙;媒体和公众也应加强对前沿生物科技的关注,积极参与讨论,形成更加开放、理性的社会共识。
当然,这并非要否定科技进步的意义。
生殖医疗的发展,让许多家庭重燃生育希望;基因科技的应用,也可能减少许多先天缺陷带来的苦痛。
关键在于找到科技向善的路径,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环节。
在探索"造人"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技术的想象力固然重要,但伦理的约束力更加不可或缺。
参考资料
搜狐科技,当你还在选择生与不生的时候,硅谷富豪们已经盯上「超级婴儿」了
腾讯科技,传记揭秘:马斯克承认患阿斯伯格综合征,与3女性生育10个孩子
腾讯科技,硅谷生娃也拼高科技!超级婴儿来了,更聪明、更健康、更长寿
新华网,解局|马斯克说AI很快就要比人更聪明,靠谱吗?
BT财经,马斯克想把人改成机器人?
北京日报,人工智能技术在体外受精过程中挑选最健康胚胎?AI设计婴儿胚胎引发伦理担忧
北晚在线,流水线「造人」成真?科学家成功培养首个人类胚胎模型
红星新闻,「基因筛选」没能帮孩子躲过癌症基因,这对夫妻把生育机构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