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对话赛迪顾问邹德宝: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有望最快赚到钱

2024-08-23科技

风口财经记者 谢文倩

作为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具身智能」在今年迎来了飞速发展。在各类展会论坛发布会上,具身智能几乎成为吸引人群关注的流量密码,火爆的场面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力,创企融资消息不断,而且大额频出。

但另一方面,具身智能当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股自今年3月开始,经历了长达5个月的下行。有观点也认为,业内具身智能要做好难度很大,大模型进入物理世界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具身智能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场面是如何造成的?具身智能在哪个领域商业回报最快?何时才能实现大规模落地?围绕着这些问题,风口财经日前采访了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他认为,从应用领域来看,具身智能在医疗领域有望实现较快的商业回报而具身智能「人形」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风口财经:大模型的接入,为具身智能行业带来了哪些之前难以实现的新功能?

邹德宝:大模型的接入为具身智能带来的新功能主要表现在自然语言交互能力、推理与决策能力、自主学习与进化能力、多模态交互能力和场景应用拓展能力五个方面。

(一)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大模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与人进行流畅的对话与交流。这不仅降低了用户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门槛,而且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操作机器人。

(二)推理与决策能力:大模型赋予机器人更强的推理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和场景,机器人能够根据上下文和环境信息,自主规划并执行任务,通过大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三)自主学习与进化能力: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大模型的加持下,通过自我探索和学习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它们能够与环境的交互中积累经验,优化自身的行为与决策过程。随着大模型的更新与迭代,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持续进化,获得更强大的功能和性能,这种持续进化的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不断适应新环境。

(四)多模态交互能力:一方面,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不断融合,使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更强的视觉、触觉等感知能力,它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环境信息,并与人类进行更丰富的交互;另一方面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信息的融合应用,形成对环境的全面理解,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与行动。

(五)场景应用拓展能力:在工业制造领域,大模型接入后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医疗健康领域,大模型接入后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病人护理等工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在教育娱乐领域,大模型接入后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服务和娱乐体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

风口财经:今年以来国产人形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一方面是融资不断;另一方面,多家企业经营不尽如人意,例如广东宝乐机器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优必选股价大跌,您认为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行业发展情况是因何导致的?

邹德宝:今年以来,国产人形机器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行业发展情况,一方面是融资活动频繁,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经营情况不如预期,甚至出现了失信被执行和股市大跌等情况。其中:

(一)融资活动频繁的主要原因

1.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需求不断提升。随着大模型、机器学习和具身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形机器人在运动能力、操作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上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不断满足市场对更高效、更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功能需要。

2、政策支持力度与资本市场投资热情不断加深。中央级地方政府均加强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资本市场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产品领域的投资热情居高不下,为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融资环境。

3.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工业、医疗、教育和零售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与增长空间,从而吸引了资本市场不断加持资金。

(二)部分企业经营不佳的主要原因

1.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持续研发投入加大。人形机器人技术复杂程度高,研发投入大,且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优化,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足,亦或在技术实力上不足以支撑产品迅速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导致经营状况不佳。

2.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人形机器人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未能占据有利地位,导致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下降。

3.经营管理能力薄弱与市场策略失误。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上存在不足,如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同时,部分企业在市场策略上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有效的执行,导致产品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风口财经:有观点认为,大模型进入物理世界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短期内做好并不容易,您觉得都存在哪些问题?理想中的智能机器人是什么样子,「人形」的必要性在哪里?

邹德宝:大模型进入物理世界会遇到很多问题,短期内做好并不容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境感知与理解的复杂性:物理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涉及光线变化、物理遮挡、材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大模型需要高效且准确地感知并理解这些环境信息,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

(二)实时性与鲁棒性要求:在物理世界中,很多任务要求及时响应,如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操作等。大模型需要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具备快速的处理速度和强大的鲁棒性,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环境变化。

(三)安全与伦理问题:在物理世界中应用大模型,必须考虑到应用大模型在智能决策和行为识别时,对物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如误操作导致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同时,还需要遵循伦理规范,确保技术的正当使用。

(四)数据获取与数据标注的难度:物理世界的数据往往难以获取和标注,并且存在噪声和可变性,这进一步增加了大模型训练和评估的难度,限制了其性能的提升。

(五)计算资源和成本限制:大模型通过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支撑其训练和推理过程。在物理世界中广泛应用这些模型,将面临计算资源和成本的巨大挑战。

关于理想中的智能机器人,其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高度智能化:能够自主学习、理解和适应环境,具备复杂的决策和推理能力。

(二)高度灵活性与多功能性:能够根据任务需要快速调整形态和功能,执行各种复杂任务。

(三)人机交互友好:具备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识别等能力,能够与人类进行无障碍交互。

(四)安全与可靠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于「人形」的必要性,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人形机器人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外观和运动能力,便于在人类社会环境中自然融入和互动,在需要直接与人类协作、提供服务或执行特定任务(如家庭服务、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的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能更具优势。而在工业自动化、探险、山地巡检等场景中,非人形机器人可能更加适合,因为它们可以针对特定任务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和性能,因此,「人形」的必要性应根据实际需求来评估。

风口财经:目前来看,具身智能在哪个领域商业回报最快?何时能实现大规模落地?

邹德宝:站在当前的时间序列中,从应用领域来看,具身智能在医疗领域有望实现较快的商业回报,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一)市场需求与增长潜力: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和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多,医疗行业对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具身智能技术,如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和康复的精准度和效率,从而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二)技术成熟度和应用场景商业需求:医疗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重要应用之一,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在手术、康复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独立编制操作计划,还能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手术需求实时调整动作程序,确保手术或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三)政策支持:政府对医疗行业的重视和支持为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政策扶持,政府鼓励企业加大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力度和市场推广力度。同时,随着投融资市场的逐步回温和投资者对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不断加持,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为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关于具身智能何时能实现大规模落地的问题,这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具身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突破将加速其大规模落地的进程。随着机器学习、智能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和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性能将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

(二)市场需求和接受度: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用户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接受度将直接影响其大规模落地的速度和规模。随着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对具身智能机器人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用户对其认知度的提高,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实现更快的大规模落地。

(三)政策环境与法规制定: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法规的制定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用户权益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