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飞
近日,笔者应邀出席国际启发潜能教育联盟的周年大会,并在会上致辞,主题为「香港教育面临的挑战」。 笔者细心聆听了其他主讲嘉宾的分享,又仔细阅读了教育联盟的专业文章,可谓深受启发,尤其对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有了全新的思考,现将个人观点抛砖引玉,期待方家指正。
一,首先要区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办学面临的挑战」,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诚然,香港面对人口老化的压力,尽管有各种人才输入计划所带来的学童人口,但出生率偏低等结构性人口问题不易解决。不过,生源不足是「办学面临的挑战」,并不等于是「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面临的挑战,归根结底是以人工智能等数码科技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其突飞猛进的进步,对教育的定义与内涵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借用香港教育术语来表达:在人工智能科技的冲击之下,我们到底要教学生什么「知识」?什么「技能」?以及培养什么与人工智能相匹配的「价值观」?
二,长期以来,甚至上千年以来,教育的内涵都是以传授各种资讯性的知识,以及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技能和价值观。 知识传授,是构成技能传授和价值观培养的基础。因此,知识传授,或者人们所说的「知识灌输」,是一切教育行为中的核心。正如学习一门语言,词汇积累是知识,语法运用是技能,对这门语言能产生审美的意趣则上升至价值培养。词汇的积累是基础上的基础,无论是教师在课堂上灌输,还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自学。
当人工智能出现之后,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并每天都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自我完善之后,海量而日趋全面的知识量,已经超过了任何人类教育行为所能灌输的量;高速而日趋精准的分析力,更加超过任何人类思维能力所能企及的质。至于 人工智能对人类价值体系的冲击,更是让最具人文关怀的科学家都为之愁眉忧虑。
当我们对当下时间点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和价值的挑战刚刚形成一点应对共识之时,人工智能新的发展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进步到新的程度,又把我们刚形成的共识无情地甩在后面了。
教育,我们到底还要教什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呢?有鸡汤式的观点提到,未来淘汰的是不懂人工智能的人。好了,我们所有的教育是否因此而彻底化约为主力去教学生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甚至简化到如何运用ChatGPT等应用程式?
另外,我在过去几年不停撰文呼吁, 要在中小学引入编程教育 。但当我在观看去年11月OpenAI行政总裁Sam Altman召开的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时,他一边发言,一边人工智能自动按照他的发言点子进行编程,我对学校是否引入编程教育开始产生疑虑了。
难道未来的教育真的是人工智能一统天下?难道我们只需教如何使用某种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式,剩下让学生自学?到底 有什么基础的、相对恒定的知识与技能是即使要教学生人工智能之余,也必须让学生掌握的 ?如何处理这种「基础知识与技能」(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skills)与人工智能教学的关系?教授人工智能,到底是持实用主义的取态,去教若干应用程式,还是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背后的数学、语言逻辑等基础原理,从而让他们能具备一定的素养,将来无论是再深入学习还是面对人工智能化的生活环境,能顺利跟上步调?
AI教育要有战略前瞻意识
三,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对这种被形容为第N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冲击教育,已经准备了吗?我们的课程设计和前线教学,已经做好准备了吗? 课程已尝试引入人工智能,这是非常值得点赞,但相比新加坡推动全民学习和培养人工智能素养的AISG计划 ,近日更发布新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我们还是要急起直追,不仅仅是在政策上追赶,更是要在迎接这一波创新科技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要有足够的战略前瞻意识。
最后,分享一则带有寓言意义的历史故事:清朝的【庸庵笔记】记载,晚清名臣胡林翼带兵镇压太平军。有天他行至长江边上,猛然看见江中有两艘西洋新式军舰,行驶飞快,中国船舶难以望其项背。胡林翼立即变色不语,勒马回营,途中忽然大口呕血,几乎堕马。此后每当有人与胡林翼谈起洋人洋务,他总是摇手闭目,神情黯然地说:「此非吾辈所能知也……」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