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又一大佬跑路!美国零售巨头清空京东所有股份,套现37亿美元离场

2024-10-06科技

京东沃尔玛「分手」

八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以让一对恋人从热恋走向婚姻,也足以让两家巨头公司从合作走向分道扬镳。

京东和沃尔玛,这对曾经的「跨国CP」,最终还是选择了在2023年的夏天,为彼此的「蜜月期」画上了句号。

8月21日,一则消息像一枚深水炸弹,在互联网圈和资本市场炸开了锅:沃尔玛清仓式减持京东股票,套现37.4亿美元,彻底结束了与京东长达八年的合作关系。

消息一出,京东港股应声下跌超过10%,引发了外界的各种猜测和解读。 有人说,这是沃尔玛对京东发展前景失去信心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沃尔玛迫于自身经营压力做出的无奈之举。

真相究竟如何?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八年间,两家公司各自的经历和选择中,找到答案。

沃尔玛的困境与抉择

沃尔玛,这家零售业的「老大哥」,曾经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和低价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购物天堂」。

然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电商的崛起和消费升级的浪潮,沃尔玛也开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2022年,对于沃尔玛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受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沃尔玛的股价也未能幸免,从年初的148.2美元一路下跌至122.4美元,跌幅高达17.4%。

突如其来的股价暴跌,让沃尔玛意识到,曾经的「躺赢」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必须做出改变,才能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

然而,外部环境的恶化只是沃尔玛面临挑战的一部分。 在内部,沃尔玛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经营压力:

美国通货膨胀高企,供应链成本持续攀升,利润空间被压缩。

作为一家以低价著称的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利润率本来就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持续高企的通货膨胀,更是让沃尔玛的成本控制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保持价格优势,沃尔玛不得不压缩自身的利润空间,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其盈利能力。

商品降价促销的力度低于预期,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销售额下滑,为了应对电商平台的竞争,沃尔玛也不得不加入到「价格战」的行列中来。

然而,由于供应链成本的上涨,沃尔玛的降价空间有限,难以像电商平台那样进行大幅度的促销活动。

同时,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也有所下降,这也导致了沃尔玛的销售额出现了下滑。

疫情后员工返聘潮推高用工成本,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压力,疫情期间,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沃尔玛裁减了不少员工。

然而,随着疫情的好转,消费需求逐渐回暖,沃尔玛不得不重新招聘员工,以满足门店运营的需求。

然而,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沃尔玛的用工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这无疑给其本已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沃尔玛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布局,并做出一些「断舍离」式的抉择。

2022年,沃尔玛开始陆续出售其在印度电商平台Flipkart和英国超市集团Sainsbury's的股份,回笼资金超过40亿美元。

而此次清仓式减持京东股票,则是沃尔玛又一次「断舍离」式的战略调整。

对于沃尔玛来说,出售京东股票,不仅可以回笼大量资金,缓解自身的财务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业务领域,例如电商、会员制商店和科技创新等。

京东的底气与布局

与沃尔玛的「中年危机」不同,京东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电商平台,在经历了早期的「价格战」和「物流战」后,已经成长为中国电商领域的巨头之一,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与沃尔玛长达八年的合作关系中,京东从最初的「小弟」逐渐成长为可以与之平起平坐的合作伙伴。

尤其是近年来,京东在供应链、技术研发和新零售等领域的持续投入,更是使其在电商领域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构筑起难以逾越的「护城河」,从成立之初,京东就将自建物流体系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京东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网络,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快速、便捷的配送服务。

在2023年,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已经超过了1538亿元,这使得京东的物流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持续加码技术研发,打造「技术驱动型」电商平台,与其他电商平台不同的是,京东始终坚持「以技术为本」的发展理念。

从2017年开始,京东每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了1000亿元,其研发人员占比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京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例如京东云、京东数科、京东物流科技等。

积极布局新零售,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随着电商行业进入「下半场」,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了新的趋势。

京东也积极布局新零售领域,通过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将线上的流量和技术优势与线下的实体资源相结合,打造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消费体验。

正是凭借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积极的新零售布局,京东在与沃尔玛的合作中,逐渐摆脱了「依附」的角色,成长为可以与之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

当然,京东也并非没有弱点,例如,与阿里巴巴相比,京东的平台生态体系相对薄弱,对第三方商家的吸引力不足,与拼多多相比,京东在用户规模和下沉市场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然而,对于京东来说,沃尔玛的「分手」或许并非一件坏事,一方面,沃尔玛的撤资为其他投资者提供了机会,京东的市场价值仍然被看好。

另一方面,沃尔玛的离开也意味着京东可以更加独立自主地发展,不必再受制于大股东的意志。

道不同不相为谋

沃尔玛与京东的「分手」,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发生的,而是双方在长期合作中,逐渐积累的矛盾和分歧最终导致的结果。

表面上看,沃尔玛的撤资是因为自身经营压力巨大,需要回笼资金,优化战略布局。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双方在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上的差异和冲突。

战略目标的错位:沃尔玛作为一家传统零售巨头,其核心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线下零售版图,线上业务只是其线下业务的补充和延伸。

而京东则是一家以线上业务为主的电商平台,其目标是打造一个覆盖全品类、全渠道、全场景的「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

双方在战略目标上的错位,决定了它们难以在合作中找到共同的利益增长点。

经营理念的差异:沃尔玛奉行「天天低价」的经营理念,注重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而京东则更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愿意在物流、售后等方面投入巨资。

双方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它们在平台运营、商品定价、营销策略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难以形成合力。

发展方向的分歧: 随着中国电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京东和沃尔玛都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京东将目光投向了技术赋能、供应链输出和新零售等领域,希望通过构建「零售生态系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而沃尔玛则更加注重线下门店的数字化改造和会员制商店的发展,希望通过提升线下购物体验,来应对电商的冲击。 双方在发展方向上的分歧,使得它们在未来的合作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或许可以用来形容沃尔玛和京东的「分手」。 当双方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分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各自奔赴星辰大海

沃尔玛与京东的「分手」,对于双方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沃尔玛来说,撤资京东可以使其获得大量的现金流,缓解自身的财务压力,并将更多资源集中到其核心业务——线下零售上。

同时,沃尔玛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在中国市场进行布局,不必再受制于与京东的合作关系。

然而,沃尔玛也需要意识到,「分手」后,它将失去京东这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可能会对其在中国市场的线上业务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尤其是在中国电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沃尔玛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对于京东来说,沃尔玛的撤资虽然会对其股价造成短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这或许是一次「轻装上阵」的机会。

没有了沃尔玛这个「大股东」的制约,京东可以更加独立自主地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

同时,京东也可以利用收回的「1号店」等自营业务,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零售生态系统。

例如,京东可以将「1号店」打造成一个专注于生鲜电商的平台,与京东超市形成互补,或者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线下零售品牌,与京东便利店、京东之家等线下业态形成协同效应。

「分手」后的京东,需要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例如供应链、技术研发和用户体验等,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京东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例如海外市场拓展、下沉市场、企业级服务等,以应对来自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总结

沃尔玛与京东的「分手」,是近年来中国电商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随着电商行业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平台之间的合纵连横、分分合合也成为了常态。

未来,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中国电商市场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2024-08-21【沃尔玛清仓减持京东股份:套现37.4亿美元!京东港股跌超10%,双方回应!】

新浪财经2024-08-21【沃尔玛,沽清「京东」股权,套现3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