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2024年全球芯片版图巨变:美国占7家,韩国缺席,中国令人意外

2024-09-03科技

引言

芯片素有「工业粮食」之称,它不仅是制造业的坚实基础,更在人工智能、5G等新兴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014年,全球前十的芯片厂商中有七家的总部位于美国。然而,如今韩国已经从这一榜单中消失了,那么这次的前十名中,中国是否占有一席之地呢?

谁将成为全球芯片领域的霸主?

回顾整个2023年,半导体行业可谓经历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全球半导体总营收仅达5330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1.1%。

此外,数据显示,在全球前25大芯片厂商中,竟然只有9家在2023年实现了年收入的增长。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芯片巨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尽管如此,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对此依然充满信心。

他认为,尽管2023年初全球半导体销售处于低迷状态,但下半年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因此他对2024年继续延续这一趋势充满信心。

不久前,相关机构发布了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及代工等多种类型的25家半导体企业的排行榜。

即使提前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组数据还是让我感到震惊——在全球前25强半导体企业榜单中,居然有13家是美国企业!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美国一直以来都是高端尖端技术的象征,尤其在芯片领域更是无可匹敌。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更加有恃无恐地对我们发动芯片制裁。

好消息是,在前25名的半导体企业榜单中,中国占据了四个席位。然而,中国大陆仅有中芯国际跻身第24位,其余三家公司则来自中国台湾。

回想起不久前,ASML的一位高管在国际芯片技术会议上毫不留情地表示,可以随时让中国的光刻机变成一堆废铁。再看看排行榜上的名次,只能感叹,中国的芯片产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削弱自己的信心,助长他人的气焰。尽管美国拥有英伟达、高通和英特尔三大芯片公司,但2023年的芯片收入也不过是475亿美元。

与之对比,中国在2023年的芯片营收总额达到了1716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而韩国则以1939亿美元的营收占据了第一位。

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两个主要因素,其中之一是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显现出显著的复苏迹象。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全球需求正在回升,这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当然,营收总额只是一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中、美、韩三国在全球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的显著差距。

自2024年起,作为AI芯片行业巨头的英伟达无疑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他们的得意姿态无不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全球芯片霸主依然是美国。这种宣示毫不夸张。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中国芯片的崛起之路

2023年对美国半导体行业而言,同样是寒风凛冽的一年。受裁员和减产的双重影响,众多企业的营收额仅达475亿美元,同比锐减了69.1%。

如果非要说出原因,除了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外,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芯片行业技术创新的放缓,这一严峻形势正在显现。

随着英特尔公司在技术领域遭遇困境,美国芯片产业的一大弊端也随之暴露于世,即如何解决技术基础薄弱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疑问,作为美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工业历史、领先科技和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怎么可能会面临芯片技术基础薄弱的问题呢?

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在于美国长期以来对韩国半导体技术推行的「培养模式」。换句话说,韩国半导体的高营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美国的技术支持。

当前的局势实际上已经非常清晰:芯片领域正成为中、美、韩三国之间激烈角逐的战场。那么,中国能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争」中胜出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今年最新统计的排行榜中找到答案。

如前所述,美国是7家高端芯片厂商的总部所在地,但作为半导体行业长期领军者的韩国三星,却未能跻身该榜单。

让我们重新关注榜单,排在首位的是英特尔,其次是德州仪器,而备受关注的英伟达则位列第四。

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三家中国的芯片企业进入了前十名的榜单!

海思和展讯这两家企业,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这也属正常,毕竟它们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芯片企业。然而,联发科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面孔。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前不久,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提到,中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与国际最先进水平之间,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与此同时,中国依然有上百家设备公司和二十多家成熟企业在全力以赴,致力于在半导体的十大类设备领域实现全面覆盖。

此外,尹志尧对这一目标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有望在五到十年内达到国际最先进的水平。

这句话其实也隐含了尹志尧本人在芯片领域坚定「去美化」立场的态度。

幸好有尹志尧这样的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在半导体行业默默耕耘,才让国产芯片在今天得以逐渐崛起!

清华大学对稳态微群聚的研究注重于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芯片出口总额以惊人的速度超过了韩国,真是扬眉吐气。

难道这就意味着结束了吗?众所周知,光刻机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卡脖子」问题。

毕竟,缺乏先进的光刻机设备意味着在5nm工艺下制造芯片仍然遥不可及。面对这种困境,我们清华的学子们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面对这一高科技挑战,清华大学近年来一直在进行一项前沿的实验研究——稳态微群聚注。

简单来说,只需稍作调整数据,便可实现对芯片任意尺寸的切割。

尽管该方案尚处于实验阶段,但早在去年就已有好消息传出,关于实验室落地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将在高端芯片领域占据更大的优势,甚至有望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

你认为,在未来的「芯片之战」中,谁最终会成为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