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获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探究老一辈科学家是怎样实现科学创新的?

2024-03-04科学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获得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的八位中,有五位是老一辈的科学家。袁隆平和屠呦呦分别从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的研究,于敏和孙家栋是「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黄旭华是研制核潜艇的功臣,核潜艇实际上也是「两弹一星」的一部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杂交水稻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并且研制成功「两弹一星」。

这些经验不只是对「两弹一星」的总结,也是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下简称「胰岛素」)、青蒿素、杂交水稻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经验总结。

党外著名科学家:「科学上的成就离不开党对科技事业的关怀与支持」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提出的「为基础研究焐热冷板凳」的提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名从事基础研究出身的院士认为,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重视短期效益、淡化长期影响的浮躁心态,引领性、颠覆性、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不足;「高精尖」科技人才存在较大供给缺口。

丁奎岭提出这样的建议,与他过去曾长期工作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不无关系。早在57年前的1965年9月,有机所就与中科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即现在的生物化学研究所和生理研究所)、北京大学联合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过举世瞩目的成就——胰岛素。

1949年,杜雨苍、龚岳亭在动物试验中成功合成人胰岛素。1950年,中国科学院在上海成立华东办事处。1953年,王芷涯从上海静安区委调至中科院生理生化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科学事业的重视激发了海外归国科学技术人员报效祖国的热情。王应睐决定利用在国外所学专业为祖国生化事业发展做贡献。

1951年至1952年,他从海外「挖」来了几位优秀科研人才。王仲良到任后深入抓组织建设,发挥科技人员在科研主战场的先锋模范作用。

1958年,科技人员希望在不长的时间内攀登世界高峰,放出一颗「科学卫星」。王应睐、曹天钦等九位科学家受【自然辩证法】启示,提出合成蛋白质的目标。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也是当时人类唯一已知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959年,胰岛素获得国家机密研究计划代号「601」。

为胰岛素成功作出重要贡献的龚岳亭回忆道:「尽管有许多困难,但在本所党领导王芷涯同志及分院领导王仲良同志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尊重科学家的百家争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并有效地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先后召开几次协作会议,同时还举行了一系列学术报告。」

1960年5月4日,王仲良挂帅任总指挥,组织五个研究所进行「大兵团作战」。然而,「大兵团作战」很快证明是头脑发热的产物。

王应睐不赞成这种研究方式,向上级反映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建议得到了重视。王仲良认识到胰岛素的研究是基础研究,是一场「焐热冷板凳」的持久战。

1961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到生化所视察。此后,科研队伍回归到脚踏实地的研究状态。1965年9月17日,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在中国诞生。

1965年11月,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在【科学通报】杂志上公开发表,被誉为「前沿研究的典范」。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斯利尤斯专程到生化所访问,他说:「你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和经验,但却成功合成了胰岛素,你们是世界第一!」

在实验室中,当年参与胰岛素项目的科技人员,部分成为了党员,后来他们中大多数也加入了共产党。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一直保持党外人士的身份。

龚岳亭后来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2014年去世。他在2000年撰写的回忆文章中表示:「科学的成就离不开党对科技事业的关怀与支持。

聂荣臻元帅在胰岛素研究中的直接关怀不能忘记。1967年,他作为国家科委主任,专门接见全国从事重大科研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代表,我作为生化所代表之一,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接见。

聂帅在提及胰岛素工作时,亲切地招手让我坐在他身旁,语重心长地说:「胰岛素工作在国际讲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有发言权,你们花费了有限的财源(老人家形象地说在科技规划的经费上是小数点后的数字),但创造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在国际上领先,为祖国争光,日后再接再厉,不要打‘小算盘’,要作出更大的贡献。」

聆听聂帅的教导,感人肺腑,铭刻在心,永生不忘。各级党的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令人深思,如原中国科学院领导张劲夫、杜润生等老干部,他们多么平易近人,关怀科研人员,工作细致,深入基层,不断鼓励我们,掌舵指挥,在关键时刻坚持不懈,鼓舞士气,充分体现党的力量。

屠呦呦也表示:「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她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了抗疟药物研究的「523」项目,这个项目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任务。

在20世纪50年代,20岁的屠呦呦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担任研究实习员。与她一同工作的楼之岑副教授负责指导她的研究。

1967年5月23日,一项名为「523」项目开始启动,旨在寻找对抗疟疾的药物。在项目启动后,各地的科研机构都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筛选研究,但未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然而,尽管困难重重,屠呦呦仍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勇敢地承担起重任,成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的组长。在此期间,她发现了一种名为青蒿的草药,并从中提取出了对抗疟疾的有效成分。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的科研组成功地用青蒿提取物对抗疟疾,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后,他们开始研究如何将青蒿素用于药物开发。

这个任务落到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周维善身上。周维善在1956年入党的,他对党有着深深的理解和崇高的敬意。

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党多少年来流血牺牲,一切为着劳动人民的利益,领导人民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实现一个幸福美满的社会制度。」

屠呦呦和周维善都是中国科学界的优秀党员,他们为医药科学和中国科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曾获得过「共和国勋章」。

他在2021年5月22日去世,习近平主席赞扬了他的一生。袁隆平一生都在田间地头耕耘,为推动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表示,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得到了党的关怀和支持。他还表示,他的成果并非一己之力,而是广大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农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袁隆平的自述充满了对党的深深感激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1976年,袁隆平与同事李必湖在研究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这段话体现了袁隆平谦虚高尚的品德,也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1988年,【袁隆平自传】出版,华国锋为之作序。华国锋写道:「毛主席对农业的重视,激励我也关注这一重大科研课题。」

「对于科学研究,我是个外行,但我知道,农业生产要发展,就得依靠农业科学的进步;而农业科学的进步,离开农民和土地,是不可能成功的。」

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人,支持和帮助他的科研项目,是我的天职。」 从1960年7月起,袁隆平萌发了研究杂交水稻的念头。

1966年,【科学通报】第4期发表了袁隆平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67年2月,湖南省科委支持袁隆平的研究项目,并同意他的提议,将应届毕业生李必湖和尹华奇留校作为他的助手。

1970年6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在常德召开「湖南省第二届农业科学技术大会」。华国锋在诸多的项目中,首先关注到袁隆平的项目。

会议正式开始时,华国锋破例把袁请到主席台上,在他的身边就座,并让他发言。会上,华国锋向袁的研究小组颁发了奖状。

袁隆平回忆:「这真是雪中送炭,使得孤独前行的我们,在一片阴霾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 华国锋指示要把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拿到群众中去搞,并要求有关地市和部门大力支持。

大会最后决定,将杂交水稻研究列为全省协作项目。会议结束后,湖南省立即开展了一个专业人员和公社社员相结合,大搞选育杂交水稻的群众运动。

不久,群众运动推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领导干部、群众、科技人员三结合的科研协作组,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农场、良种场、社队、大专院校都参加了这项工作,全国形成了一个大协作网。

为了使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袁隆平决定去海南岛寻找野生稻。1970年11月23日,李必湖在海南岛崖县南红农场技术人员冯克珊的协助下,发现了「野败」(野生的雄性败育稻)。

正在北京向著名遗传学家鲍文奎请教的袁隆平立刻赶到海南岛。袁隆平凭他的专业眼光,立刻感到见到了成功的曙光。

接着在湖南师范学院等单位的协助下开展实验研究,终于为杂交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随后袁隆平研究小组无私地把「野败」材料分送给13个省市的科技人员,开始了全国性协作攻关。

1973年,终于完成了水稻杂交「三系」配套的创举,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