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荣获重大科技成就奖!安徽高校两名学者受表彰,均为院士候选人

2024-03-10科学

前言。

近日,一则大新闻让安徽科技人自豪不已。2022年1月11日下午,安徽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上宣布了安徽省2021年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相关情况,更重要的是,颁发了安徽省第十届重大科技成就奖。

这份殊荣被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全胜宣布颁发给了两位来自我省的高校学者,分别是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宛晓春教授,以及安徽大学等离子体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教授、党委书记、校长助理-匡光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学者都在此前的中国工程院「十四五」候补院士评选中脱颖而出,有着入选「中国工程院候选院士」的可能。

这两位院士候选人不仅在业内有着极高的声誉,也都是本土人才,毫无疑问,他们已然成为了安徽科技领域的封面人物,有关他们的学术成果和科研精神也再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宛晓春教授。

宛晓春,1960年2月生于安徽明光,1985年在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现已是安徽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博士导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长期从事茶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茶业科技评价与产业化研究。

他领导的茶树与茶叶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茶文化事业和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专注于茶树与茶叶生物学的研究机构。

经过40年多年的积累和砥砺,「宛晓春菌」已成为茶学领域的标杆品牌。

他率先绘制了中国茶树基因组图谱,并深入开展了茶树和茶叶基因组学、转基因与基因编辑技术、茶树及其共生菌群研究等前瞻性研究,为茶树高效育种和茶叶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技术。

他牵头制定了【茶叶分类】国际标准,为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奠定了基础。

他还多次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承担了国家「973」、「863」等多项国家科技计划任务,获得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多项荣誉。

作为第一完成人,他牵头制定了茶树基因组中重要转录调控因子和共生固氮菌的多组学研究,对揭示茶树固氮菌共生机制和茶叶主要呈味物质生物合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工作首次揭示了茶树与共生固氮菌间固氮固磷的高效协作关系。

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延展,他率先将茶树转基因育种技朧应用于茶树抗病研究,成功研发出多个抗病菌转基因茶树新品种,在国内多个茶产区进行了规模种植和效益评估,为我国茶树长势弱、易感病害的现有品种提供了新的技朧支撑,解决了茶业在生产上的技朧瓶颈问题。

他又率先开展了茶树主要抗冻基因的研究,采用基因编辑技朧成功构建了茶树抗冻品种,可以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实现茶树规模化种植,为我国茶叶资源丰富地区茶叶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奠定了技朧基础。

他率先研发出多个茶叶优质品种和生态茶叶种植技朧,并在安徽九公山、江苏阳澄湖、宁波天马山等地进行试种,无人机喷洒、精准施肥、无甲醛熟茶饼生产线等先进设备投用,使当地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茶茶品牌「宛晓春」已获得农业农村部天然林下茶产业技朧体系国家示范馆的认定。

宛教授多年来一直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为天然生态型茶园技朧体系的建设和推广走出「宏观」,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对山茶油樟天然林下种植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他创造出了茶树和红杉互相补、林下养养虫互补的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茶产业与红杉、养虫产业良性循环互惠,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宛教授的茶树品种和生态茶叶育种技朧提出的茶园建设和管理标准和示范,不仅解决了茶叶行业长期存在的「以化肥农药为主」、「管理粗放无序」、「茶园老化」等问题,为「绿色、有机、生态」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沿技朧和支撑。

宛教授率领他的团队深入「大数据」视野,借助大数据有效处理和分析技朧,推出了一套「大数据+茶园管理」的理念和技朧。

依托这一理念,他的团队开发出了一款适合农民操作的信息化无人机植保喷洒装备,代替传统人工植保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实现了茶叶病虫害精准防治。

在本次科技创新大会上,宛晓春教授未能出席领奖,但他充满激情的感谢信通过现场亮相了出来。

这位高校教授一改常规学究姿态,满篇感谢信几乎处处体现出热衷科研、积极奉献的「工匠精神」。

他首先感谢党和国家对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长期大力支持。

他表示,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科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科研工作者才有了更好的创造条件,更有了实践平台,这些平台促使越来越多的「工匠」踏实耕耘,不断让科技焕发新生机。

宛教授还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仁对自己工作的大力支持。

他指出,正是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和同仁的协同努力下,科研工作才能行稳致远,他希望在「宛晓春菌」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师生走好科研「第一公里」。

面对荣誉,他也十分谦逊:「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更是鞭策我更要以科研也为例,引领师生们在科研第一线,带着学生一起走好科研之路」。

二、匡光力教授。

匡光力,1959年出生在安徽霍山,现为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荣誉。

他在安徽大学的工作生涯更像是一次崭新的飞跃,不仅带领学校实现了双一流建设良好开局,也在国际制约性核聚变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

匡光力在2001年赴欧洲热核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是欧洲托卡马克和亚洲国际聚变项目的骨干成员。

他还曾在英国牛津大学等研究机构进行访问学习。

回国后,他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从事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成为我国研究聚变的资深专家之一。

从2011年起,他成立了「清洁核聚变能研究中心」,并成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技朧负责人。

匡光力在国内率先提出采用受限中等等离子体的方案作为第二阶段HCS的方案,并成为了ITR-2的聚变物理负责人。

ITR-2已于2021年6月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功实现一批等离子体高温高约束束缚状态,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核聚变受限等离子体的小型黄金比例设备。

匡光力还率先探索了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的宏观波模拟和软X射线诊断方法,为实验室等离子体物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匡光力还在聚变超导磁体设计、聚变等离子体数值模拟、聚变诊断技朧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

他首次提出了一种由斜裂并联和减半扭曲的绕制技朧,有效提高了高扭曲率超导磁体的综合性能。

在聚变等离子体数值模拟方面,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耦合算法,并在多个国际流体代码上验证其有效性。

这种耦合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聚变等离子体研究中。

匡光力参与研发的软X射线线阵列诊断装置已经在IHEP-Tokamak装置上使用,具有低噪声和高空间分辨率,为研究等离子体高温和压力提供了重要条件。

此外,匡光力还通过解析解法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于磁约束聚变装置的非线性波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解聚变等离子体中的混沌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基于这些科研成果,匡光力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奖励,上一届院士增选改革后,他获得了中国工程院增选通知。

虽然最终未成功当选,但也让他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坚持不懈地走上创新之路。

匡光力已在聚变领域发表了400多篇学术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他还担任过国际聚变研究机构软X射线工作组副组长等职务,为我国在国际聚变领域的影响力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一直关注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聚变科技的普及,先后指导了4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组织过多次国际聚变研讨会,在多个高校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聚变课程,培养了一大批聚变领域的专业人才和理解者。

匡光力的团队还研发了多项国内领先的聚变诊断装置,包括高空间分辨率线阵列,高信噪比软X射线探测器等。

三、作者认为。

在安徽科技人的心目中,院士是最高的一道风景线,实现「破天荒」的「双提名」,无疑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大事。

安徽高校的两位教授均为我校的校领领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我省敢于培养年轻干部,敢于挑战高校固有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省对高校人才的重视和扶持。

尤其是匡光力,在已经超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