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亿年后太阳系将发生剧变!人类会灭亡还是称霸宇宙?成败在此一举

2024-03-02科学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太阳就一直高悬于我们眼见的上空,每隔24小时便迎来新的东升西落,每年365天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变换,日复一日,亘古不变;

人类也总是生存在地球陆地分成的五大板块上,它们互不连接,中间总是隔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我们对这一切习以为常,可你是否想过, 如果有一天,这一切都将发生剧变 ,人类将会面临什么?地球又要变成什么样?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早早有科学家做出了 预测 亿年后,太阳系必将发生剧变! 到那时,人类的生活将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甚至,那时人类文明是否存在都还是一个谜!

然而,你更加无法想象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其实 有可能亲眼见证 太阳系发生剧变的历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追古溯今——太阳系的诞生

要想理解太阳系亿年后的剧变,还得先了解 几十亿年前的太阳系 发生了什么。

太阳系 算是比较「年轻」的,也就是说,太阳系在宇宙中的 形成时间比较晚

大约 46亿年前 ,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在引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坍缩,其中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到了一处,形成了一颗巨大的恒星—— 太阳 。围绕着这颗新生的恒星,剩余的物质在它的周围不断运动并逐渐聚集,在约 1亿年后 形成了 木星和土星

8000万年后 天王星和海王星 也形成了。又过了 几千万年 地球以及太阳附近的近日行星 也逐个形成——那时距离现在,大概45亿年。

太阳诞生大概 8亿年后 生命 第一次出现在了天崩地裂、岩浆横流的原始地球。那时的地球生命只不过只是一些氢分子、氨分子在火山喷发以及电闪雷鸣的环境中,发生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有机小分子 。在十几亿年的时间里,这些有机小分子不断结合,在地球原始海洋中形成了 生物大分子物质

再后来,生物大分子继续排列组合,组成了有机多 分子体系 ——它们持续进行生化反应,最终便形成了 原始生命 。地球生命存在的形式先是原始海洋中的 单细胞 生物,后又诞生了更复杂的水生无脊椎生物,之后脊椎长成,海里游的走上了岸,岸上走的又飞上了天……

植物、动物 的区别出现,且存在的种类越来越繁多,较为完整的生物链、生态圈就此形成。地球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进行着自我的「更新」,环境大变,从景象如地狱一般的原始 「火球」 逐渐成了现在温和包容的 「水球」 。这一过程中,地球上还诞生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种——

400万年前 ,甚至更早的时间以前,原始丛林中原本生活在树上的某只猿在无意识中拾起了地上的树枝和石片,在使用这些 工具 的过程中,这只猿以及它的同胞们逐渐解放了双手,只用双腿站立和行走。

它们的脑容量逐渐增大,慢慢地知道了合作劳动,开始进行思考……于是, 人类的祖先「能人」 就这么诞生了。

在不断进行劳动、脑容量越来越大的过程中,能人进化成了更先进的 直立人 ,后来又是早期、晚期 智人 —— 人类 ,一个历史性的种族出现了。

他们集群而居,开垦土地,圈养动物,组成部落、联盟、国家,有着自己的制度、文化、思想。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此划开了序幕!到这时,时间已经 又过去了几百万年

在如此漫长的时光中,地球本身甚至也发生了剧变。原本可能统一的巨大陆块开始分裂、漂移,并逐渐到达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位置——五大洲四大洋。这其实就是地球物理学中著名的 「大陆漂移学说」

而发生剧变的并非只有地球,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甚至包括太阳本身,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太阳的活动 时而增强,时而减弱,在恰好的时间段释放了合适的能量,才能让当时的地球环境刚好变化至生命可以诞生的程度。

如今我们熟知的 土星外围绕的一圈行星环 ,其实也并非是土星自诞生之初就拥有的。根据科学家推测,在几百万年前,很可能有一颗卫星在土星引力的作用下与土星大气相撞,成了碎片。后来,土星引力狠狠吸住了碎片外围的冰块,于是才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到的美丽光环。

几十亿年的时间中,太阳系足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未来的几十亿年,可想而知太阳系发生的变化几乎是我们难以预测的。

亿年沉淀——太阳系的剧变

在太阳系各天体的变化中,我们最感兴趣的显然是 地球和太阳的变化 ——因为,它们的变化,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

根据统计学计算概率,在一亿年内,大概率会有一颗巨大的 小行星撞击地球 ,它的威力将比66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威力还大上许多,如果直接与地球相撞,将会引发新一轮的物种大灭绝,届时人类也自身难保。

不过,也可能人类早在这之前就灭绝了;又或者,仍在延续的人类文明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已经可以轻松击碎这颗小行星。或许被击碎的小行星碎片也会像当初被土星引力撕碎的小行星一样,外围的冰块被地球吸引——那样的话,地球也会拥有美丽的光环,而身处地球表面的我们,也能因此观赏到无与伦比的绝景。

上十亿年过去,地球将不断经历大大小小的火山喷发、地震等灾害,这都来源于地球的 地壳运动 。几十亿年前,因为地壳运动,原本连接在一起的地球大陆地块分散成了现在的几个大洲与成千上万的小岛;而大概2亿年后,同样因为地壳运动,地球的面貌又将发生极大的改变。

届时,地壳间的撞击与结合,很可能使地球上形成一块 超级大陆 ——它与原始地球连成一片的盘古超级大陆类似,同样连接成一片。

这片大陆诞生的后果是使海洋季风难以吹至远离海洋的大陆中心,这会使大陆 靠近海洋 的地方 洪水、海啸频发,暴雨连连 ;而 远离海洋 的地方则成为 一大片沙漠 ,生命难以存活。

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一天也不再是24小时了,而是 25小时 。这是因为地球 自转的速度一直在减慢 ,虽然现在的我们没有任何体感,但上亿年的积累将使这个变化变得十分明显。

此外,人类持续的「作死」也会让地球发生剧变。若再不控制 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排量会逐渐超过地球的消耗速度,届时,地球的 氧气会越来越少 ,植物大量死亡,光合作用的减少又进一步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动物逐渐死于缺氧和饥饿,臭氧层也加速消失, 地球表面的生物都将迎来毁灭 ,地球又会回到原始的形态——只有海洋中的少数单细胞生物存在。

数十亿年后, 步入老年的太阳 也会变得面目可憎。它会逐渐变成红巨星,然后是白矮星、黑矮星,亮度较现在高出5%,看似变化不大却会放出更强的辐射,使包括地球在内的近地行星温度不断升高。

届时地球所处位置可能已不再是太阳系中的宜居带,人类必须像【流浪地球】中描绘的那样,带着地球 「搬家」 ,不断远离太阳,或是直接移民至距离太阳更远的行星上,最终甚至会达到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在这之后,太阳也将走到它生命的尽头,膨胀、爆炸,变成 黑洞 ,太阳系就此走向毁灭——不过,这至少也是 50亿年后 的事情了。

再看看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未来的 1000万至5000万年内 ,火星的卫星 火卫一 会因距离火星太近而与火星的大气层相撞,成为碎片,像曾经撞击木星的小行星一样,其碎片围绕火星,成为一圈美丽的光环。

这与地球和人类的关系似乎不大,但在千万年后,若人类文明还存在,我们很可能已经开发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并已经拥有了星际旅行的技术。到那时, 火星 可能已经是人类的一个殖民基地,而火卫一与火星的相撞,显然会影响到人类的工作进程——甚至,那时的人类会提前击碎火卫一,避免两者撞击的损失。

寿命局限——人类如何见证?

要说人类最大的缺陷是什么,答案无疑是 寿命 。人类的寿命多则不过八九十年,而在整个宇宙范围内,计算时间的单位都是 以亿起步 。这就意味着,即使人类拼尽全力,也很可能根本见证不了太阳系的剧变——因为在这之前,人类文明很可能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而消亡了。

那么,为什么又会有科学家认为,我们这一代人甚至也能有机会见证上亿年后发生的事情呢?其实,除了奋力发展太空探索技术之外,关键还在于新近兴起的 人工智能技术

近日,一则消息刷爆了互联网:曾经的著名音乐人 包小柏 ,因无法接受2021年女儿的离世,遂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并成功将女儿生前的语音数据、外观数据导入AI, 利用AI「复刻」了女儿

在美轮美奂的数字世界中,包小柏的女儿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仿佛又活了过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流浪地球2】中科学家 图恒宇 ,他将女儿丫丫的意识储存、上传到了数字世界,一个可互动的 「数字生命」 由此诞生。

这给了我们以启发—— 血肉苦短,赛博飞升! 若人类肉体的寿命局限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将意识提取成数据,上传至数字世界中,以此达到「永生」呢?时至今日,「脑机接口」、脑电波交互等技术越来越发达, 数字永生 似乎已不再是一个科幻概念,而非常有可能成为现实。

到时候,脑力劳动交给人类,体力劳动交给机器人,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人类科技的进步也将更加日新月异——若不出意外,稳步发展,我们迟早将拥有宇宙旅行、开采恒星资源的能力,也可保护地球安然存在到几十亿年后。那时,被上传到数字端的我们这一代人, 将在赛博空间里见证,太阳系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