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回顾一对985教授夫妻,将女儿培养成顶级科学家,结果变成美国人

2024-01-08科学

科技可以改造这个世界,也可以让人类的文明向前发展。

在人类的历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生物学家,甚至是化学家,他们都曾经为这个宇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说到现代中国的科学家,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邓稼先,钱学森,华罗庚;说到当代的科学家,大家想到的是袁隆平,钟南山,张文宏;但要说到当代的女性科学家,却很少有人能想到。

事实上,我国也有许多出色的女科学家,其中就有一名非常出色的女科学家,她就是鲍哲南。

当代科学界最杰出的人物

鲍哲南,对于不懂科学的学生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只要是在科学界混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她用自己的学识与才能,在美国斯坦福学院取得了重要地位,并取得了历史上第一个华裔女性校长的称号。

鲍哲南自幼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抱着一颗探究真理的决心,这让他的爸爸很高兴,也很有耐心地训练她的实践技能,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让她自己试验,寻找解决之道。

其中尤以人造肌肤为最。早在她刚开始带队时,她就有了一个很有野心的设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类似于人工肌肤的电子设备,用来改善人类的日常生活。

如果这个设想真的能够实现,那么将会对医学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甚至可以让残疾人通过人造皮肤进行日常活动。

只不过这种大胆的想法被很多人认为是幻想,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些人的疑问,鲍哲南充耳不闻,他继续带着自己的研究小组,不断地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理论。

一遍一遍的尝试,鲍哲南他们都没有气馁,一直在坚持着。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这个项目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鲍哲南的研究结果,称他们已经制造出能够感受微小的气压的人工肌肤。这一重大发现,简直就是全球的恩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她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还出版了不少书籍,大约有三百多篇,其中在两年的时间里,她的被引用次数超过了一千次,并且申请了三十多件发明专利。

鲍哲南曾荣获2017年度最优秀的女科学家奖,这个奖一年只有五名女科学家能拿到,但对于她而言,这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因为她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获奖了。

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她觉得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拿到诺贝尔奖!

很多人都认为她天赋异禀,成就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成就,可是仔细回想一下,她的成就却又是那么的清晰。

天赋与勤奋相辅相成

这年头,很多人都是从小就把自己的爱好和爱好都训练到极致,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落下风,但是鲍哲南却是其中之一。

她生于一九七○年,生于南京,两位在南京大学任教的老师,一个在物理系,一个在化工,在当时,这样的家庭条件,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鲍哲南的双亲,年轻时都曾历经国家战争与政治动荡,他们也清楚科技是中国争取更多发言权的最佳方式,唯有民族拥有雄厚的科技底蕴,国民才会有盼头。

他们夫妇两个都是为祖国奉献了一辈子,当然也想让自己的儿女将来出人头地。他们非常注重儿童的学习,有着自己的教学方式,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的训练,也正是这种学习方式,让鲍哲南最终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员。

鲍哲南继承了他的父亲和母亲的优良基因,又生活在一个学习气氛很重的家族之中,所以他也没有让他的父亲失望,他一直都是学霸,是所有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在高中的时候,她总是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每一次的期末考试,她都会名列前茅。

在上大学的时候,鲍哲南就对科学感兴趣了,每次有实验的时候,她都会亲自去验证。她对教室里的试卷并不满意,一有空就会去寻找更难的问题来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她高中毕业于南京十中,并以优秀的表现考入了南京大学,并就读于她妈妈工作的化工专业。

南京大学能在国内名列前茅,自然有它独特的地方。那时候,学校里有一个以聚合物合成为主的研究方向,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的薛奇教授,就是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毫无疑问,这里是所有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们的理想之地,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当时鲍哲南刚刚读二年级,就轻而易举地拿到了这份工作,也因此受到了不少人的指责,甚至有人说她是走后门进来的。

说实话,以鲍哲南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动用任何人脉,她在学校里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只不过,由于她的父母都是学校的老师,跟薛奇教授的关系也很好,而且她年纪轻轻就被选中进了实验室,这让很多人都很嫉妒,但也不敢当面冒犯,只能在背后嘲笑。

鲍哲南虽然被骂得很惨,但她从来都不喜欢为这种事情辩解,因为她知道,只有动手才能打败流言蜚语,所以她在实验室里更加刻苦地工作,终于,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份科研报告,用自己的才华,向所有人展示了她的才华。

去美之后的光辉业绩

因为父母要去芝加哥美国进行科研,所以鲍哲南也要随他们去美国留学。

那时候,她才大三,连毕业证都没有,即便是去了美国,也考不上芝加哥大学。幸运的是,芝加哥大学调查了她在南京大学三年的学业,最终还是同意了她的 GRE考试,只要她的分数达到要求,就会被录取。

鲍哲南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只花了20多天就重新开始学习,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芝加哥大学知道了她的考试结果后,信守承诺,给了她一份免费的硕士学位。

鲍哲南的父母到美国后,出于对孩子的独立意识,停止了对鲍哲南的经济资助。为了养家糊口,她不得不在课余的时候做些兼职来养家糊口。

芝加哥大学学生鲍哲南,选了聚合物化工系的于鲁平当老师,老师对她也不算严格,但是鲍哲南却很清楚自己为何而来,她夜以继日地学习,甚至一天都呆在书房或书房,一遇到问题,便会忘记吃饭,忘记吃饭。

鲍哲南很开心,因为她在博士阶段就接触到了国际上对化学的研究,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研究上,为人类做出贡献。

鲍哲南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还向贝尔实验室提出了博士后申请,希望能够在科研之路上更进一步。贝尔实验室看中了她的天赋,让她成为了一名室内研究员。

贝尔的实验室绝不简单,稍微懂点学问的人都会明白,这里是全球最顶尖的研究机构之一,甚至可以说,这座实验站在了整个地球的最顶端,甚至可以说是左右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十三名诺贝尔获得者都是从这里毕业的,能够成为贝尔实验室的一员,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鲍哲南能够得到贝尔实验室的承认,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在这八年的工作中,鲍哲南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让她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人生哪有那么容易,难免会遭遇一些挫折。鲍哲南曾经卷入过贝尔实验室内部的一起学术欺诈事件。

她和她的同僚谢恩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进行研究,偶尔还会联合出版一些文章,但最近一段时间,舍恩却发生了意外,因为她的那些研究项目中,有一项被称为全球最微型的半导体器件,遭到了许多专家的质疑。

如果一个科学家将他的研究成果公布出去,并且让其他人有兴趣的话,完全可以将他的研究成果复制出来。

但问题是,舍恩对纳米晶体管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证实,这让很多人都开始质疑,鲍哲南是这份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这让她陷入了巨大的争议之中,无法自拔。

这件事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所有人都在谈论着鲍哲南,这对她这种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很有可能会毁掉她的研究事业。

如果真的被定罪,那就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了,而是一个人格和人格的问题。

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非常注重学术研究的国度,她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被怀疑。

好在后来的调查,证明她并不知道舍恩在研究过程中做了手脚,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这场足以让诺贝尔奖都黯然失色的风暴就此结束。

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鲍哲南并没有停下手中的研究,而是继续投入到了自己的学习中,这倒不是因为她害怕,而是因为她知道,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家,唯一的办法就是更加刻苦地学习。

风波很快就过去了,鲍哲南的日子也恢复了正常,她刚刚完成了贝尔的研究,准备去下一家公司上班。

她想了想,还是决定拒绝那些顶级名校的优厚条件,去斯坦福做一名教授。

那个时候,鲍哲南正想着换个研究项目,正好在斯坦福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于是便将注意力从化工转向了燃料电池,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可伸缩太阳电池,为能量电池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鲍哲南于2017年晋升斯坦福大学化工研究院的校长,成为斯坦福大学历史上首个由中国人担任的女性。

在人才的培养上,她已经培养出了三十多名美国博士。不过,她并没有因为这份荣耀而失去自我,而是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人生虽然美好,但公民身份引发争端

很多人都在想,一个出色的女科学家,是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保持平衡的?

尽管她在科研方面享有盛名,但这并不妨碍她做一个平凡的女人。她有一个相互扶持的老公,还有一双聪明又讨人喜欢的儿女,可谓是集工作与家庭于一身!

抛开她在职场上的成就,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很难兼顾这两个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她都会放弃自己的家庭,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但鲍哲南不同,她觉得这两件事都很重要,缺少任何一件,她的生命都是不完美的。

工作的时候,她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而工作之余,她又要陪着自己的家人。家庭是充满了爱的场所,工作无法填充,或者二者都无法兼顾。

鲍哲南的行为,对很多女人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启发,很多女人都选择了坚持自己的生活,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压力。鲍哲南选择了一条集事业与家庭快乐于一身的道路,其成功之道,是许多妇女应该借鉴与思考的。

这一路上,她一直都是敞开着双手,接受着无数的欢呼,这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在国内,她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她有美国公民身份。

争论的原因是,有些人觉得她是自己的家乡,不能因为自己的成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也有自己的家乡。也有一些人认为,鲍哲南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必须要了解更先进的科技,这样的话,他的研究生涯就会变得更加长远。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鲍哲南换国籍不只是他一个人,国内的高科技人员大量流失,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从科研和政府两个层面来做。

其实那个时代,中国并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科研设备,都远远比不上美国这样的先进国家。

尤其是对于鲍哲南这种生长在这种城市里的人来说,看着美国的繁荣景象,难免会有一些其他的心思,再加上在美国这么久,她已经完全融入到了那里,那里的风俗,那里的语言,那里的风俗,她都已经完全熟悉。

无论这件事引起了多大的争论,但鲍哲南所做的一切,却是无可辩驳的。